学习新课程 把握新思维

将军路第三小学郭灵芝

<p class="ql-block">  为了引领教育工作者深度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展示思维型教学的实践成果,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举办了《第四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新课程背景下的思维型教学”线上高峰论坛》。 </p> <p class="ql-block">  12月10日上午8:30,论坛准时开始,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金卓明主持开幕式,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胡卫平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校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总校长陈国荣在开幕式上发言。 </p> <p class="ql-block">  开幕式后,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龙做了题为《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定位、突破与发展趋势》的报告,他从三个大的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第一方面,我们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定位,了解国际课程改革的定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二方面,他介绍了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突破点,即完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凝练核心素养,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等。第三方面,他指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改革创新。</p><p class="ql-block"> 接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教授向我们做了分享,主题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美国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他提到要明确学校的定位,以研究项目为手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价值认同,跟大家分享了IMSA的自主选择的研究项目程序、周期、探究标准等,并以真实案例:“老鼠夹”项目–在设计中学习数理,分析带给我们的启示,启发大家开放性和参与性才能塑造思维课程与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随后,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做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维型教学》主题报告,他提到,放眼当下国家的人才培养,创造力是其区别于一般人才的最显著标志,而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思维是核心素养的内核,课堂是承载思维教学的场所,教师既是引领学生思维发展的指路人,也需要依靠思维来发展和夯实自己的专业素养。</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深圳市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单欣欣老师以《思维型教学理论在区域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为主题做了报告,她分享了基于“学思维”活动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课程探索经验。最后,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研员邵发仙则基于教学实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介绍了思维型教学所取得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论坛的“学思维”部分,郑之翔老师就五年级学思维《寻找热能》这一课进行了教学展示。郑老师通过创设科考队员到寒冷的星球考察这样一个情境,定义到解决人如何维持体温这一个现实问题。学生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以此让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形成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利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课堂展示结束后,郑老师以“聚焦思维方法,开展学科实践“为主题进行了说课展示。随后由李霞专家围绕”问题驱动下的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这一主题进行点评及分享。</p> <p class="ql-block">  12月11日下午,众多专家和一线老师进行了主题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思维型教学探索”的分享交流。大家从思维型单元教学、教学实践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  武汉市东西湖区科学教研员和全体科学教师通过网络直播参与了本次论坛。</p> <p class="ql-block">培训感悟:</p> <p class="ql-block">  通过《寻找热能》这节课,我了解到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的基本模式是聚焦于问题导入,再进行问题的剖析,产生解法,解法优选,评价反思,最后在真实情境中迁移巩固。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界定,要把发现的问题变成学生可以解决的问题,把问题圈定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第二要注意解决问题的标准,这个目标要合理,可达成,可衡量。只有这样才能在问题解决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将军路小学 张云鹏</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的线上论坛会,我深刻的了解并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以素养为导向,强调综合,突出实践,重视思维,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而思维型教学目标指向核心思维,聚焦学生的深度思维,为教师、学生、学校的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友谊小学 颜甘霖</p> <p class="ql-block">  我有幸聆听了此次论坛培训,深受启发。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途径,教育应该站在世界文明变革的前沿,感知世界的变化。从教师视角上来说,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拥有应对世界不断变化的能力以适应变化的不确定性,这种能力实际上就是思维。思维型教学目标指向核心素养,聚焦学生的深度思维,从根本上解决了立德树人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问题,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有效教学架设桥梁,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精准铺路。 通过一上午专家们的报告,我对思维型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认真落实思维型教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万科高尔夫小学 亓艳晓</p> <p class="ql-block">  教学过程需要思维型教学。正如胡卫平教授所言,课堂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领,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在科学课上,学生们要有话说,这就需要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联想,进一步产生探究与学习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我们再提取有用的信息,把握住学生不好理解或者是难以清楚表达的点,因势利导,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与学的过程,完善学生的科学认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华一美联学校 黄雪怡</p> <p class="ql-block">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学改革又迈上了新的阶梯。思维性教学目标指向核心素养,聚焦学生的深度思维。学习了胡卫平教授深度剖析思维能力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性,作为一线教师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有了新的感悟。第一,教师自己要明确思维对学生素养发展、成绩提高的重要价值,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思维的培养;第二,教师要灵活应用多种思维培养的方法,有得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思维;第三,教师要学习胡平教授提供的“三步走”,不断践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金银湖二小 程丹丹</p> <p class="ql-block">  新一轮的课改整体以素养为导向,思维型课堂聚焦学生的深度思维,从根本上解决了立德树人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问题,为一线教师的有效教学架设桥梁,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如何在课堂中突出思维和实践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是根本问题也是个难题。经过两天的学习,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有精彩的各学科案例,从理论到实践,让我们充分了解了课改的具体路径和实操策略,为思维型课堂指名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黄狮海学校 章琼</p> <p class="ql-block">  在两天的网络直播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李霞老师的分享。李老师以《聚焦核心素养的思维型单元教学》为主题,针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p><p class="ql-block">1、在时间有限的学校和课堂里,学什么对学生是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2、怎样计划和传递教学内容才能让教学产生高水平的学习,怎样选择和设计评估工具和程序能提供学习效果的正确信息?</p><p class="ql-block">3、怎样确保目标、教学和评估三者之间保持一致?带领我们聚焦核心概念、单元教学规划、教学目标、学生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认知顺序,整合优化单元教学内容,利用思维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通过分享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启发我们从单元学习内容规划、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学习评价、学习情况的分析、单元学习进程的设计、学习反馈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设计思维型单元教学方案。通过网络论坛学习,我受益匪浅。从专家的分享中,我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会把学到的思维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径河小学 陈谦</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学习让我对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落地的具体途径及思维型教学的实践有了更深、更新的感悟。专家们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立体式解读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和重要立意,提供了新课改落地的具体路径和实操策略,明确新课改整体上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维型教学目标指向核心素养发展,聚焦学生的深度思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动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吴家山五小 褚丽芳</p> <p class="ql-block">  本次论坛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立体式解读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和重要立意,提供新课改落地的具体路径和实操策略,为广大科学教师指明了思维型教学实践的新方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审核:姚文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排版:郭灵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组稿:亓艳晓 张云鹏 颜甘霖</b></p>

思维

教学

学生

素养

实践

教师

学习

新课程

课程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