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爷爷林清和

Art

<p class="ql-block">爷爷走了,疼我的人又少了一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童蒙时,懵懵懂懂,总觉得身边长辈的呵护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唯有到了自己养儿育女之时,方才感受到亲恩浩荡。中年之后,看遍人间冷暖,地球八十亿人口,与我相关者几何?真心真意疼爱呵护之人,又能有几个?偏偏在社会之中行走,还需戴着坚强的面具,其实内心里,谁还不是个需要人疼的小公主小儿郎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开始记事时,爷爷已经退休,但仍然返聘在校,教授高中语文、主编校刊,事务繁忙。有时在冬夜里,我挤到爷爷奶奶床上去睡,床头拉着一盏明亮的电灯,爷爷就在离灯很近的地方批阅试卷、作文。灯光和爷爷的轮廓合在一起,共同发出热力,以至于我竟不记得当时有一丝的寒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我入学发蒙之时,爷爷对我的课业自然是十分抓紧,严格督促。那时父母在外地工作,我和爷爷、奶奶、曾祖母生活在一起,被我初中班主任(他是爷爷学生的学生)戏称为三老一少的“四人帮”。爷爷空余时间少,于是往往在饭桌上对我提问题,讲知识。他的语文教学自有一套逻辑,并不全然沿着教科书的脉络。先是给我讲历史,然后让我自己看书背古文;稍大一点,就给我讲语法,既有现代汉语的“主谓宾定状补”,也有古汉语的“使动意动、互文、偏义复词……”。他常说,小孩子要多读点经典文章,就像是盖房子时要用磐石打好基础,娱乐时文、小说只是装饰的花花草草,大了再看不迟。诚哉斯言,我的语文基础,便是在爷爷悉心指导中打磨出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业之外,爷爷还教我们弹琴、下棋,写毛笔字。他天天都会弹一阵子脚踏风琴,还喜欢填些词曲。中学母校的校歌,就是爷爷填的词做的曲。我虽有兴趣,但疏于练习,未能接过衣钵,但几个表弟表妹,却从爷爷这里学有所得,发扬光大。爷爷还教我们写对联,作格律诗。他写的楹联或古意盎然,或文采缤纷,契合场景,含义隽永。四乡八里的乡邻在起屋落成,婚丧嫁娶等等时候,常常来请爷爷拟几幅冠头嵌字的楹联,借借文气,爷爷从不推辞,我们也在其中学到许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种教育之中,爷爷首重品德,要求几近严苛。以诚待人是基本要求,脚踏实地是学习态度,朴素宽容是家传之风。严禁抽烟喝酒、赌博嬉游,扑克牌都不准小孩们玩。他的教育理念是:桑条从小抑,长大抑不屈。我们家是教育世家,除了爷爷奶奶,我母亲、四个姑姑、四个姑父都曾是教师,从小学到大学,从文科到理科,从教研到行政,覆盖面很广。耳濡目染,现在的我也喜欢教教小孩,但在当时,常常被爷爷斥责,说我“好为人师”,学习态度不端正。初入社会,还觉得爷爷有时方正过迂,现在想来,并不是他不知变通,而是更愿意坚持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等我上了大学,不在爷爷身边时,他反而对我更加关注,一封封的来信教导。翻开当时的信笺,看到爷爷这样写道:“你班集全国精英,强手如林,你勤学苦练,得此优异成绩,实难能可贵。不过,不能单看分数,还要看各种实际工作能力。要谦虚谨慎,要尊重他人,要有自知弱点之明。道德品质决不能丢,这些是你应该知道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学暑假期间,我和同学筹划进京游玩,爷爷忙着给我介绍他的学生:“某某曾来拜访,你应代我问候;某某工作繁忙,不可多加打扰:某某为人热情,若有缓急可向他们求助,我已经去信说过……”谆谆之言犹在耳,只是笑容已渺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往后,爷爷年逾古稀,不再执鞭杏坛。但他仍然天天读书、弹琴,写文章,还向我们学英语,学如何使用电脑和手机。他凝聚了多年语文教学的经验,出版了《语文毓英纵横谈》一书。从撰稿、编辑、联系出版、排版、校对、交付印刷、发行,花费心力不知凡几。现在我仍不时从书架上拿下这本书反复阅读,常有新的收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些年,曾祖母也已九十多岁,父母、爷爷奶奶、曾祖母一起住在晋江上游,留安山下,桃溪之滨。傍晚时分,爷爷推着坐着轮椅上的曾祖母,和奶奶一起在溪边栈道慢慢行走。“日长萱草连云秀,风静兰芽带露浓”,描绘的就是这样的画面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零零七年,曾祖母百岁时辞世。零八年,奶奶因病去世。骤失亲爱,爷爷之悲恸压抑,难以排解。我接他来我居住的城市,几个月后,故土难离,他还是要回泉州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幸爷爷读书写文章的热情仍然很高。他找出他年轻时遗留的文存,编纂成集,名之曰《青禾文集》。爷爷说:失去挚爱,犹如失去一半的自己,所以“清和”只剩“青禾”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是从这些文章里,我看到了另一个爷爷,挥斥方遒的风华少年,热血沸腾的进步青年,激扬文字的知识分子,醉心传统的师范学生,孜孜不倦的年轻教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爷爷少时聪颖,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学,高中就读培元,毕业后就读海疆大学。这是当时政府为了准备接收台湾而在闽南专门创立的专科学校。爷爷毕业后,因家庭变故无法与同学一同去台,回家乡毓斌中学任教,中间又有一段时间在同安启悟中学任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爷爷当时写过许多抨击黑暗时弊、社会不公的文章,属于“思想进步”的新青年。学校的地下党几次要发展他,他也有意投身革命,但他听说入党要放弃基督教信仰,终究还是不愿意。解放初期,他在启悟中学恰好遇见同乡前辈,从北方南下任厦门书记,正缺助手,很欣赏爷爷才华,力邀他从政。但他终于还是拒绝了。有一次他和我们说,当时要是去了,也许会平步青云,但更可能熬不过文革的风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爷爷安心在家乡教书育人五十年,之后又在退教协发挥了十年余热,成绩斐然,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育世家……各种荣誉等身。我想,能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奉献六十年,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一种幸福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这几年,爷爷和父母居住在晋江海尾不远的房子里。他的身体渐渐衰弱,听力下降很多,腿脚也不灵便了。轮到他坐在轮椅上,父亲推着他在晋江之滨走动了。但是他精神很好,读书动笔的习惯一直没变,在家庭微信群里,常常像当年批改作文那样评点家人的诗文。看看他写的文章:《祝福新生一代》、《深圳春节生活絮谈》、《夜读思亲》、《我家在困难时期》、《孩子读书的不同方式》、《读安宁诗后》、《纪念百龄五代老奶奶逝世两周年》、《纪念毕生劳苦坎坷的父亲》、《泉州菊花展》、《一个耳聋病人的自述》……用功之切,让我们后辈自惭形秽,不敢直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疫情三年来,交通隔离,往来不便。每回带妻儿回泉州,短居速离,只能带点东西,拉着他的手用最大声量和他说几句话。他仍然像当年那样,还要用不太清晰的话语给我和孩子讲讲人生道理,让我读读他最近写的文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燃尽一生,照亮一方,即使生命的最后,仍传递出不尽的温暖之意。如今,风中之烛已灭,我唯有点亮这传下来的心火,为身边的人映照出一点道路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爷爷生于晋江上游,归于晋江入海口。用这一首晋江之歌,伴着爷爷西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从永春走到海尾</p><p class="ql-block">看遍蓬山壶水</p><p class="ql-block">流过鹤渚凫汀</p><p class="ql-block">从流珠泄玉的桃溪</p><p class="ql-block">变成浮光跃金的晋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从民国走到今天</p><p class="ql-block">经历了抗战和解放的烽火</p><p class="ql-block">度过了文革和改开的沧桑</p><p class="ql-block">江风吹起道道皱纹</p><p class="ql-block">饱含喜悦和悲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养育了儿女孙辈</p><p class="ql-block">你教化了桃李一方</p><p class="ql-block">不舍昼夜</p><p class="ql-block">你的流淌</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禾苗得到灌溉</p><p class="ql-block">田地受着滋养</p><p class="ql-block">空气变得湿润</p><p class="ql-block">你的名字</p><p class="ql-block">不在唇齿在心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水天一色的出海口</p><p class="ql-block">我们跟着你前行</p><p class="ql-block">听你喃喃讲述</p><p class="ql-block">从培元到海疆</p><p class="ql-block">从启悟到毓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12.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