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青春都去哪儿了------纪念南塘中学72届1班毕业50周年

渡舟人

<p class="ql-block">  南塘中学毕业已经50年了(1972-2022),老同学早就在筹备着这次聚会,计划在“丰收日”里师生欢聚一堂,共同追忆人生中,最值得留恋的中学时代;共同祭奠人生中,一去不复返的青葱岁月;共同纪念人生中这最珍贵的50年。</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72届1班的同学们走进“丰收日”的那一刻,你会突然发现,当年风华正茂的阳光少年们都不见了,当年清纯靓丽的扎着马尾辫的少女们也不见了,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群,两鬓斑白,眼袋下垂,满脸皱纹的老头老太......</p> <p class="ql-block">  唉,老了,都老了!当我们在感叹岁月像把杀猪刀 ,一刀一刀催人老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的青春都去哪儿了?是啊,青春去哪儿了,我们还没好好感受年轻,敬老卡怎么就揣上了;青春去哪儿了,我们还没好好走出家门 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眼睛怎么就花了;青春去哪儿了,我们还没好好跨出国门,在异国他乡游一游,腿脚怎么就不利索了。</p><p class="ql-block"> 毕业50个春秋,那是半个世纪啊,几乎是我们全部的“昨天”!重拾记忆的碎片让人百味杂陈:</p> <p class="ql-block">  我们忘不了,无辜受的罪。在那“大革文化命”的奇葩年代,孕育出的72届是畸形的。小学四年级遭遇“文化大革命”,一会儿停课闹革命,一会儿复课闹革命,断断续续一混就是7年,小学毕业证书还没拿到,69年稀里糊涂全部直升初中,直到72年初中毕业分配。</p> <p class="ql-block">  到了80年代初,当你在工作单位考虑提级,提干时候,却被告知学历不行,既没有小学文凭,又没有初中文凭。那个特殊年代,马列主义老太太们只认文凭不管是否有真才实学,没有文凭,没有英语等级,似乎是我们的原罪。于是乎,那种拖家带口,白天单位上班,晚上还要重新回炉拼命补习初中,高中文化,有的干脆直接上夜大,电大,成人自学高考,补完课有的还要再回单位加班。晚上补习文化课,成了当年一道靓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72届文化基础最低,要想在岗位上获得优势,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牺牲,如此才能拉回被“文革”耽误了的时间,才能无愧因“文革”拖累而无辜受的“罪”。</p> <p class="ql-block">  我们忘不了,纯真的师生情。69年我们这批童心未泯,稚气未脱的孩子,带着成为一名初中生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走进了南塘中学的校园。令人遗憾的是,那时的大背景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在工宣队进驻学校政治挂帅下,学校的文化教育显然不会是72届初中学习的主旋律,当时的课程除了《语文》,《数学》《英语》或《俄语》以外,工农业基础知识教育占了一定的比例。虽然老师尽可能会让同学们多学习一点文化基础知识,然而初中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初中三年,学工学农就学了整整一年。</p> <p class="ql-block">  如今看来,体验了工人阶级上班下班劳动吃饭的潇洒;感受了贫下中农“粒粒皆辛苦”的滋味,未必就能让我们觉悟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反而经过学工学农这一年,老师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风雨,共患难,缩短了同学与老师彼此之间的距离,培育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那种纯真深厚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至今我们仍然忘不了老师们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的身影;忘不了老师们在课堂外孜孜不倦的叮咛;忘不了老师带着我们去工厂下农村一起劳动,接受“工人阶级,贫下中农的再教育”。50年沉淀的是那份无法割舍的师生情深,也许才是我们中学时代最大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我们忘不了,坎坷的历程 ,心酸的泪。72年冬毕业分配,在“四个面向”的政策下,同学们打起背包各奔东西。边疆农村的广阔天地,有我们同学留下的汗水;崇明农场,有我们同学辛勤耕耘的足迹;工矿企业,有我们同学努力拼搏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分配进工厂,留在上海的同学是幸运的,而远赴边疆农村去插队落户或崇明农场同学的经历是最艰辛的。他们吃过苦,受过累,遭过罪,曾经躲在被窝里流过泪。蹉跎岁月,把他们割的遍体鳞伤 .</p> <p class="ql-block"> 终于熬出头了,熬到了回城那一刻,憧憬未来,生活将是多么美好! 然而好景不长,9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整个上海滩,到处都在轰轰烈烈地倒闭,下岗,待业,街头巷尾,讨论的都是“买断”、“内退”、“再就业”。无情的岁月再一次把他们打的体无完肤,即使留在上海工厂的同学也不能幸免。他们下岗待业,为了生计再一次到处奔波,欲哭无泪啊,可是魔都并不相信眼泪,为了改革开放,只得忍辱负重被下岗,只有牺牲自我再就业。</p> <p class="ql-block"> 50年我们人生的旅途走的多么艰辛坎坷,但是风风雨雨,沟沟坎坎,我们走过来了;艰难困苦,甜酸苦辣,我们走过来了;曲曲折折,无怨无悔我们走过来了!50年过去了,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50年了,我们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青春已逝,芳华不再,愿我们72届1班的老师和同学们平安,健康,快乐地度过接下来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坐在摇椅,感受夕阳的温馨,慢慢摇,慢慢变老……</p><p class="ql-block"> 假如有一天我们都去了天国,我愿您还是我的老师,我还是您的学生,你们还是我的同学,我们还都是72届1班的师生……</p>

我们

同学

初中

忘不了

老师

青春

师生

文凭

南塘

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