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南岛行(3)典雅的达尼丁

Vivian.周

<p class="ql-block">从蒂阿瑙(Te Anau)去达尼丁(Dunedin)路上,经过不少小镇,每个小镇基本都只有一条不长的主街。Clinton小镇的中心,是Clinton School学校和一个小小的中心花园,入口写明“参观必须向办公室报告”,看来还有历史故事呢。Milton小镇的中心有所教堂,外墙陈旧,应该在这里很久了。</p> <p class="ql-block">经过巴尔克卢萨(Balclutha)小镇,这是南奥塔哥(South Otago)地区最大的城市。当时看到这座桥,觉得很特别,上网一查,原来这是巴尔克卢萨(Balclutha)公路大桥,是新西兰南岛最著名的公路大桥之一。它横跨新西兰的第二长河克卢萨河(Clutha River),最初是建于1868年的木桥,现在混凝土打造的大桥建于1935年。因为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因此这座桥通常简称为“克卢萨桥”。</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达尼丁市中心(Central Dunedin)</b></h1> <p class="ql-block">达尼丁(Dunedin),奥塔哥大区的首府,是新西兰第四大、南岛第二大城市。不同于南岛其他地方,达尼丁被称为“苏格兰以外最像苏格兰的城市”。市中心八角广场(The Octagon)周围,分布着形状大小高低年代风格不同的建筑,带着历史气息又扬着现代活力,留住了来自四方的游客的脚步。苏格兰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雕像矗立在广场中心,他在1788年创作的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Auld Lang Syne)曾作为电影《魂断蓝桥》的主题曲而被更多的人熟知。</p> <p class="ql-block">建于19世纪初、1880年5月25日开放使用的市政厅(Town Hall),在1989年重修了钟楼和塔尖,它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部分是新西兰现存唯一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市政厅。</p> 经过多次修缮,市政厅的背后展示出截然不同的罗马式建筑风格,更简单明快又不失厚重。现在市政厅的正面又在修缮了,如果没有维修的话,我想应该可以进去参观吧。 与市政厅相连的是达尼丁图书馆(Dunedin City Library),旁边是达尼丁艺术馆(Dunedin Public Art Gallery)。这些建筑不仅外观精湛,内涵更是精彩。我们只能在匆匆而过中领略其外表的博古通今。<br> 紧挨着八角广场的圣保罗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圣公会教堂(英国的国教)在奥塔哥地区的主教座堂,一座哥特复兴式的建筑。第一座教堂于1863年在此地兴建,1894年升格为大教堂。1915年在保留了部分彩绘玻璃和家具后拆除重建,于1919年竣工投入使用。1971年又修建了现代风格的内殿和圣所(Sanctuary)。 参观寺庙要从左向右顺时针方向,参观大教堂也是要沿着顺时针方向的,我们就登上台阶直接进入教堂了。哥特式的柱子撑起高耸的半圆形的拱顶,高达二十米的屋顶是新西兰仅有的两个石拱顶之一,“白石之城”奥马鲁(Oamaru)出产的砂岩贴面的混凝土的材质让整个内殿充满现代气魄但依旧庄严肃穆。寂静的空间不自觉地让我屏住呼吸,放慢放轻脚步,神圣感油然而生。 彩色艺术玻璃作为装饰材料最早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最开始是教堂和修道院等宗教建筑的专属材料,11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开始大面积采用彩绘玻璃来装饰。圣保罗大教堂有五扇彩绘玻璃窗,在白石的衬托下更加美轮美奂,一眼就吸引了我这样的纯游客。 五扇彩绘玻璃窗从左到右分别描绘了圣约翰的生平和耶稣的受难、复活、升天等故事。彩绘玻璃窗下面是古老的洗礼池,而我只注目着这些绚烂的色彩,想起了小时候玩的万花筒,在这样的场景下,自己也不禁哑然失笑了。 <p class="ql-block">从八角广场到大教堂有38级台阶,由南岛尼尔森(Nelson)地区出产的塔卡卡大理石铺成。大教堂内设有帕拉塔小礼拜堂、罗宾逊门廊、布道坛、圣餐台、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窗、管风琴、大教堂画廊等,每一部分都赋予有使命,记录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虔诚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奥塔哥第一教堂(First Church Of Otago)是达尼丁另一座著名的教堂。教堂始建于1862年,于1873年11月23日开放,在1991年~1992年间进行了全面维修,是达尼丁基督教长老会的主教堂,也是新西兰的第一座教堂,这座城市的历史悠久可见一斑。</p> 教堂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和虔诚的基督徒Robert Arthur Lawson设计、建造,一样采用哥特式风格,12个小尖塔簇拥起56米高的主塔,使教堂的塔楼状似一顶皇冠,凸显出第一教堂的与众不同,站在八角广场中心就可以望见它。尽管天色阴沉,依旧是器宇轩昂、玉树临风。 <p class="ql-block">我们没有进入教堂内部参观,教堂前面有一片松软油亮的草坪,坐在中间的长椅上欣赏教堂,犹如在绿色的海洋中仰望古老的灯塔。如果这时候阳光明媚,金黄色光晕下的塔楼肯定会更美。教堂外面的围栏也满怀年代的韵味。</p> 《奥塔哥日报》(Otago Daily Times)大楼,建于1928年,《奥塔哥日报》前身是星报,大楼顶部的星星和150年的字样展示了《奥塔哥日报》的历史。这家新西兰最古老的报纸也成为早期苏格兰移民熟悉周围环境、了解当地新闻、表达对故乡思念的重要途径。 <p class="ql-block">1848年3月23日,约翰·威克里夫号轮船抵达达尼丁查尔默斯港,自此第一批苏格兰移民抵达新西兰。每年离3月23日最近的周一,整个奥塔哥地区都会放假一天来纪念“但尼丁日”。大批欧洲移民,尤其苏格兰移民的进入,使达尼丁成为新西兰英伦风情与苏格兰文化最为浓厚的地方,城市中19世纪风格浓厚的欧式古建筑,教堂、法院、剧院、商会、历史厂房、博物馆、银行等,俯拾即是,多方面地展现了但尼丁的城市风采。</p> 八角广场(The Octagon)被称为达尼丁的“城市之心”,最早于1846年开始规划建造,从19世纪末开始,八角广场就已成为达尼丁的中央商务区。围绕广场,不同年代的建筑描绘出了一幅充满历史底蕴和城市风貌的画卷,而达尼丁火车站(Dunedin Railway Station)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城市的重要地标,也是游客们必到之地。达尼丁火车站始建于1875年,1906年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外墙在维修,只能想像下被称为最美的“姜饼之家”( Gingerbread House)的富丽堂皇了。 <p class="ql-block">火车站1999年进行了全面修复,2000年10月再次开放,这块纪念铜匾记录了修复工程的参与者。红底金字的牌匾是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站阵亡的火车站员工的。</p> 这座佛兰德文艺复兴(Flemish Renaissance)风格的建筑,整体黑白红相间相融,永远的经典配色。黑色的是科孔加玄武岩(Kokonga),白色的奥玛鲁(Oamaru)石灰石作为装饰,屋顶橘黄色的涂料让整座建筑更熠熠生辉了,雕栏玉砌,玲珑剔透,吸引力了无数游客走进这座童话的城堡,感受昔日的兴盛和今日的奢华。 由于淘金热潮,在19世纪60年代达尼丁曾经是新西兰人口最多的城市,一公里长的主站台是新西兰国内最长的站台,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熙熙攘攘。现在的火车站,早没有了往日的忙碌,穿梭的是像我这样拍照打卡的游客。 现在达尼丁火车站没有定期的客运列车,只有少量旅游列车开往奥塔哥腹地的历史金矿区域。每年10月,南岛(South Island)的主要时装秀都会在这里举办,那时这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时装秀T台,“最美火车站”继续绽放着它独一无二的魅力。 <p class="ql-block">火车站的一层是原来的售票大厅,现在大部分地区已改成饭店。大厅的马赛克地面是由皇家道尔顿瓷器厂(Royal Doulton)生产的75万块瓷砖铺成的,并镶嵌有“NZR”(新西兰铁路)的标识。大厅墙面的上方四壁装饰有精美的图案,也是由皇家道尔顿瓷器厂烧制的。温暖的鹅黄色中一列火车穿越峡谷迎面而来,阳光透过拱顶和窗户,晒满大厅,满屋都是浪漫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金色大听里,每一个角落都蕴涵丰富的古典美。难怪当时的报纸《明星晚报(Evening Star)》对新火车站进行了不吝溢美之词的报道:“天花板的装潢美轮美奂,整个火车站给人一种奢华典雅的感觉……洗手间和卫生间都非常豪华”。 现在还在后悔当时应该去一下洗手间了,哈哈。</p> <p class="ql-block">二层现在是美术馆和体育名人纪念馆,被网络誉为拍照圣地,尤其深得女士们的厚爱,彩绘玻璃的明艳、柔美的栏杆、和煦的光线,满满的华丽优雅充盈着整个空间。 </p> <p class="ql-block">看看建筑,瞧瞧街景,逛逛商店,戴一下苏格兰风情的格子贝雷帽,试一下方格苏格兰呢裙,很喜欢这些苏格兰的传统服饰。</p> 走累了,走进达尼丁当地著名的汉堡店“Velvet Burger”,喝喝咖啡,吃吃汉堡和薯条,继续在城市游览。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达尼丁隧道海滩(Tunnel Beach,Dunedin)</b></h1> 离开市中心,我们就直奔海岸了,去一个有故事的海滩—隧道海滩(Tunnel Beach),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临近傍晚,小停车场上没几辆车,周围都是私人的土地,沿着一条黄土路进入海滩。 <p class="ql-block">夹着小碎石子的土路坡度很大,一直45度倾斜着向下延伸,路上返程的游客都有点气吁吁的。可惜没有遇到好天气,少了碧海蓝天,再美的风光也逊色了几分。</p> 沿着隧道海滩的步行道(Tunnel Beach Walking Track),渐渐地可以一览海岸线上的岩石、岬角和各种植物。小路边标注着奥塔哥大学的指示牌上写着:海岸草坪修复工程,提醒不要进入这个岬角,这是一片脆弱的、极度濒危、正在修复的原生植物家园。 <p class="ql-block">经年累月,海滩上留下了狂野的太平洋的杰作,峭壁岩石,嶙峋起伏。远远望去,前方的岩石像一只巨人的手掌拍在了海面上,溅起海浪阵阵。右边的岬角形成的天然石拱门,又像是巨人的另一个手,空心握拳轻轻地放在海面上,任凭海水穿拳而过,而巨人就这样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壮观的海岸景色。<br></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步道的尽头,有个更陡的石台阶隧道,穿过去,就是一片被岩石包围着更幽静的海滩。我们来的正是时候,没有涨潮,要不就无法进入隧道了。这个海滩还有新西兰海狮,母海狮可能躲避公海狮在这里繁殖。</p> <p class="ql-block">这条手工岩石隧道共有72个台阶,据说在1870年代,一个曾服役于皇家海军的成功的商人约翰•嘉吉,全家都很喜欢大海。有一天,他的小女儿在此地被海浪卷走了。为了纪念失去的女儿,他用双手一寸一寸地开凿了这条隧道。但实际情况是1870年总督William Cargill为了给家人一个不被外界打扰的环境,雇用当地工人,开凿了这条隧道,打造了这片私人度假海滩。无论传说还是实情,这都是一条“以爱的名义”的有故事的海滩。</p> <p class="ql-block">进入隧道之前,两个来自欧洲的游客就提醒我们,隧道口有海狮。走出黑暗的时候,我们还是被它惊喜到了。而轻手轻脚的我们,也惊扰到它了。看这肥硕的身形和长相,应该是海狮妈妈在培育下一代吧。</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和一头大海狮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瞬间更兴奋了。左看右拍,海狮也很配合,摇头晃脑地跟随者我的镜头蠕动着略微笨拙的身躯。</p> <p class="ql-block">它通体青色和白色,一动不动躺着的时候,似一块光滑的大岩石。探头仰望的时候,又与岩石浑然一体。侧面看它,似兔子般温顺。正面看它,又如小狗般好奇。四只鱼鳍般的小腿紧紧贴在圆鼓鼓的身体下面,隐藏得很好。</p> <p class="ql-block">真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海滩。站在巨大的岩石之间,看着海浪一波一波涌来,又轻缓地层层退去。</p> <p class="ql-block">岩石的倒影也是隧道海滩的独有景象,尽管今天的倒影不是最美,但在细腻的海滩上,一面面、一块块的岩石倒影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周围的岩石峭壁陡立,顶部高耸巍然,下方色彩斑斓,多种海洋里的小生物附生在岩石上,形状颜色排列都不相同,为嵯峨突兀的岩石增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离开隧道海滩的时候,海狮睡醒了,竖起身体,露出四肢,搔首弄姿,摇头摆尾,给我们了一个热烈的欢送仪式后又倒头睡觉了。</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达尼丁住宿地</b></h1> 离开市中心穿行在绿阴遮盖的街道,前往我们在达尼丁的住宿地阿蒂卡艺术住宿(Artica Art&Accommodation)。 按照我们的喜好和网站高好评率预定了这个B&B,温文尔雅的女主人和秀而不媚的房子让我们立马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p class="ql-block">在后面停车位等待我们的女主人轻声细语地给我们简单了介绍了她的家。外观朴实无华但装饰雅致的二层楼房,建于1875年,已经有近150年的历史了,不禁让我对它刮目相看。左边被用来做B&B,右边的是主人的家,各自独立互不干涉。整幢房子安宁静谧,好像就三个人,我们俩和女主人。</p> <p class="ql-block">走进百年的房间,全然没有陈旧沧桑,泛着黄晕的灯光烘托出一片温馨惬意。女主人是个设计师,房间内的所有配饰、灯具、壁画以及玻璃柜里陈列的可以出售的精美小件都是她亲手设计制作的,床品、洗手间和房间各处的细节都体现出女主人的用心和贴心。</p> <p class="ql-block">我们预定了早餐,本想是感谢主人的周到服务,哪知道端来的欧陆式早餐实在太丰富了:牛角包、全麦面包、白面包、麦片、混合坚果、培根、火腿、牛奶、酸奶、鲜榨果汁、黄油、三种果酱、三种水果,我们都不知道该吃什么了。边吃边想,这每人15新币的早餐,女主人会不会亏钱了呀。三瓶果酱和果汁最后我们都没有打开,想这样就不会浪费了。在澳洲和新西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在这样的相互信赖中变得更温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查尔莫斯港(Port Chalmers)</b></p> <p class="ql-block">Artica Art&Accommodation B&B所在的地方是查尔莫斯港(Port Chalmers)小镇,也是达尼丁的主要港口,人口约为3000人,达尼丁的大部分海运贸易都是在这里进行的。由早期殖民者维恩船长(Captain Wing)命名为查尔莫斯港,以纪念苏格兰有名的早期政治家、宗教领袖托马斯·查尔莫斯。</p> <p class="ql-block">在19世纪,港口已经展开各种海运服务了,为达尼丁的快速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查尔莫斯港在人类探索南极洲的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英国海军军官和极地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在探索南极洲之前最后停留的海港。早期的繁荣和富庶在这个海边小镇上留下不少波希米亚风情的建筑。而现在这个小镇的遗产景点、咖啡馆、美术馆和商店,也成了达尼丁人喜欢的度假胜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阿蒂卡的女主人给我们推荐了Careys Bay Historic Hotel吃晚餐,这是小镇一家著名的热门酒吧和餐厅,但告诉我们没有预约也许没有餐位,我们想就一边逛小镇一边去试试运气呗。沿着港口走了半个多小时,几乎是在再没有路的地方终于看到一幢精美的二层小楼,维多利亚时代流行的石头砖块建筑风格,透着年代的低调奢华。我们推门进去,刚才一路上都没有见到一个人,似乎小镇的人都在这里喝酒吃饭聊天了。暖色调的木质家具配上舒缓的音乐,满满的怀旧复古情调,看到不少客人还穿着西装长裙在吃饭。服务员知道我们没有预定以后,去查询了几分钟,最后抱歉地对我们说没有位置,尽管大厅有不少空座。我们说可以坐在外面,答复说因为没有足够的服务员提供服务,所以室外不能用餐。有时候真佩服老外的认真态度。</p> <p class="ql-block">我们只能回到小镇上,不长的主街,除了有一两家炸鸡和汉堡店,其他的商店都关门了,在晚上八点左右要在这样的一个小镇上找到营业中的餐厅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在我们打算吃汉堡的时候,看到了一家两个中年中国男人经营的中式快餐店。聊天中知道他们定居在这里很多年了,他们也很惊喜这个时候有中国人会来到小镇,他们说新西兰太冷了,夏天都要穿羽绒衣。两份中餐量足价优味美,打包盒质量太好了,留了一只,没想到后面行程中的自制中午餐缺它不可了。</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鲍德温大街(Baldwin Street)</b></h1> 来达尼丁的游客都会来这里:鲍德温街(Baldwin Street),2019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证为“世界最陡的街道”,目前仍然是南半球最陡以及世界上最陡街道之一。 鲍德温街就是一条普通的街道,两旁都是民宅,实际上是由鲍德温街(Baldwin Street)、考尔德街(Calder Avenue)与阿诺德街(Arnold Street)三条街连接而成的,后两条街的上段是鲍德温街最陡处,现在已经被拆除了。鲍德温大街是以威廉·鲍德温(William Baldwin)的名字命名的,鲍德温是奥塔哥省议会成员,在1873年创办了《奥塔哥卫报》。 鲍德温大街是一条短而直的街道,全长约350米,顶部长161.2米,垂直高度为477.22米,平均坡度为1/3.41(约29%)。最陡处的坡度约1/2.86(19°或35%),即每走2.86米,高度就提升1米。街道下缓上陡,走到最上面还有点喘气,往下看,确实坡度很大。 <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的居民应该已经习惯家门口这样的道路和来来往往的游客,不过我想当地居民应该还有其他的步行道,要不经常走上走下的,也够累的。这条估计主要是行车道,我看到一辆车呼啸而下,看着太刺激也很害怕。</p> <p class="ql-block">走到顶部有一面石墙和一张长椅,墙上雕刻有鲍德温大街的图案和关于大街的介绍。长椅是给走上斜街的游客休息拍照的吗?一位当地老先生戴着墨镜边听音乐边晒太阳,听说我们是从悉尼来的,他说自己在悉尼附近的小镇工作过。他很享受这把长椅,我也只能把他和场景一并入镜了。</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自1988年起的每年夏天(通常在2月),这里都会举办竞跑比赛“鲍德温街大挑战”(Baldwin Street Gutbuster),每年吸引很多选手参与竞赛,但也发生过不少事故。自2002年起,每年7月超过10,000个球形的巧克力糖会从最高处滚落,每一颗巧克力糖都由一个人赞助,筹得的资金则捐给慈善机构。让我想起看过的一篇关于新西兰居民捐钱拯救吉百利巧克力工厂的文章,这家工厂就在鲍德温大街。善良的人们和感恩的行动让这条大街更充满温情。<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b></h1> <p class="ql-block">成立于1869年的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是新西兰第一所大学,迄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了,是新西兰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也是世界顶尖大学之一,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94位。除了在新西兰的学术地位外,校内的建筑也使奥塔哥大学颇负盛名。大学的主要校区在达尼丁市,因此达尼丁又被称作“大学城”。</p> <p class="ql-block">在新西兰的所有城市中,达尼丁是拥有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德华七世时代建筑物最多的城市,而奥塔哥大学的钟楼(Clocktower Building)是其中最突出的建筑,是达尼丁(Dunedin)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 钟楼是大学的行政大楼(Registry Building),是仿照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Glasgow University)的主楼建造的,与达尼丁火车站的外墙一样,采用深色玄武岩和浅色奥玛鲁石作为主要建材,色彩分明亮丽。大楼历经修缮,内部一楼大厅的瓷砖和古朴的楼梯都保持了刚修建时的原貌。现在一楼可以参观,校长办公室在二楼。<br> <p class="ql-block">钟楼位于奥塔哥大学校园的中心,也是校园内最古老的建筑。周围草木欣荣,枝繁叶茂,草地的绿与塔顶的翠相得益彰,一条小溪蜿蜒串起四季繁花似锦,各种景致汇聚成钟楼典雅华丽又超凡脱俗的美。</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钟楼里的钟的故事也很悠长。钟楼于1879年建成,但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的50多年时间里,备受青睐的钟楼里面一直没有钟。这座25克拉重的钟是爱丁堡制造、1863年运到达尼丁的,1868年,被搬到了王子街(Princes Street)的新邮局大楼,1871到1877年,新邮局大楼成为了新西兰第一所大学,就是奥塔哥大学的原址。1877年大学将原址卖给新主人殖民银行(Colonial Bank),而银行拒绝归还该钟。1969年,这座后来又成为证券交易所的大楼被拆除,钟也不知所踪了。直到1997年,此钟在Meridian购物中心展出。</p> 20年后,一位大学员工将钟与原来的大学建筑连接在了一起,这座广为人知的钟才终于归还给了奥塔哥大学,并于2019年1月大学150周年校庆时候被放置在校园内内。现在这座百年流失在外的钟楼的钟,在钟楼后侧的地质楼门前南侧,与周围各种百万年古老的化石一并陈列,供公众参观。 校园内还有前奥塔哥大学矿业学院(University of Otago School of Mines)的拱形楼(Archway Building),地质楼(Geology Building),马拉马大厅(Marama Hall),音乐厅以及前戏剧研究系的艾伦大厅(Allen Hall)等。 哥特式、意大利式、帕拉蒂奥式和乔治亚式的建筑风格都在校内大放异彩。 奥塔哥大学有新西兰第一所医学院,是南岛的医学研究中心,而且是世界上第一个将试管婴儿付诸实际的医学中心。校园内的现代建筑和雕塑将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浓厚的文化气息、学术氛围和当代潮流相融共生,每年都有2万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这里享受学习的美妙时光。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奥塔哥半岛(<span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center;">Otago Peninsula)</span></b><br></h1> 奥塔哥半岛(Otago Peninsula)位于达尼丁海港的南侧,靠海的一面地势高且凹凸不平,站在岸边,说话声都被淹没在海风的呼啸声中。靠海港的一面则微风拂面,温暖舒畅。这里原来是一座火山,现在的半岛就是大型死火山口岩壁的一部分。 沿着海岸公路,一路欣赏半岛的绝美风景,这里是各类保护动物的家园,也是我们的视觉盛宴。天空变幻莫测,大地色彩斑斓。浅蓝色的天,淡蓝色的海,青绿色的草,金黄色的路,车窗外俨然是一幅幅中国的青绿山水画,可惜很多地方路窄不能停车拍照,只能一饱眼福。<br> <p class="ql-block">沿着斗折蛇行的小路盘旋上山前往拉纳克城堡(Larnach Castle),雪白的羊群像一朵朵白云洒落在绿毯似得的牧场上,远远望去,一丛丛树木像一个个绿绣球点缀其中,抬眼四顾皆是风景。新西兰的牧场总是比澳大利亚的牧场更润泽、更精致一些。</p> <div>拉纳克城堡(Larnach Castle)是新西兰历史上两座城堡式建筑之一,另一座城堡现在已是废墟,因此拉纳克城堡是新西兰唯一一座现存的城堡建筑。哥特复兴式的建筑是银行家威廉·拉纳克(William Larnach )在1871年为妻子伊丽莎而建,200名能工巧匠耗时15年最终完成。在经历了拉纳克家族的传奇故事和世界大战的洗礼后,一对年轻夫妻在1967年的蜜月旅行中,无意间发现了这座已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城堡。他们买下了城堡并用余生来修缮和守护。现在城堡的主人是巴克家族(Barker Family)。我们只是来打卡了这个地点而已。</div> 城堡位于奥塔哥半岛的一个山丘上,隐秘在一片丛林深处,门口有一段平坦的小路,站在路边,居高临下,可以一览半岛海景,层层叠叠的草甸似一道道波浪在山丘上起伏,无垠的蓝色镶嵌在两岸的绿色中,非常享受地沉浸在这时刻的风平浪静里。<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皇家信天翁中心(Royal Albatross Centre)</b></h1> <p class="ql-block">沿着奥塔哥半岛(Otago Peninsula)的海岸公路直达最东端的泰瓦罗瓦角(Taiaroa Head),就是皇家信天翁中心(Royal Albatross Centre),是世界上唯一的大陆信天翁繁殖中心。自从1938年第一只信天翁雏鸟落户在泰瓦罗瓦角的山岬上开始,这里就是它们的家园。</p> 信天翁是一种巨大的海鸟,两翼展开可长达3米多。擅长滑翔,栖息地是海洋,飞翔时勇猛,在岸上时又会是十分驯顺。它需要助跑或从悬崖边缘逆风起飞,这里挺拔险峻的悬崖和风起云涌的南太平洋,非常适合信天翁的生活习性。站在悬崖边,我们拍到了迎风展翅的信天翁。 奥塔哥半岛拥有精彩的海岸生态圈,除了信天翁,还生活着新西兰皮毛海豹、小蓝企鹅和黄眼企鹅、斑点鸬鹚、皇家琵鹭等。悬崖下的岩石堆中和草地上,很多只海豹在嬉戏,或躺或坐或游或叫。 在皇家信天翁中心,还有一个蓝企鹅(Blue Penguins)的归巢观看点。小蓝企鹅白天在海上活动,傍晚时分回到沙滩上的家。沿着小路有木栈道延伸到海岸边,岸边的草堆中也筑了不少小蓝企鹅的家。天黑后就可以站在木栈道上欢迎小蓝企鹅回家。我们在塔斯马尼亚看过小蓝企鹅归巢了,所以我们就不在新西兰等它到半夜三更了。 从皇家信天翁中心的停车场开始,然后沿着木栈道走到悬崖边的瞭望台,满地都是海鸥留下的痕迹,满眼都是各种姿态又肆无忌惮的海鸥。 来到澳大利亚后,以往脑海中海鸥的好印象早已荡然无存,尽管海鸥长得还是不错的。抢夺食物,扰乱秩序,澳大利亚各地的海鸥都擅长,新西兰的海鸥也不例外。这里海鸥铺天盖地,姿态万千,双双对对的红嘴海鸥相亲相爱的模样倒是十分动人。 第一次看到海鸥孵小海鸥,场景很温馨。小海鸥乖巧可爱,海鸥妈妈也是慈爱可亲,原来破茧成蝶也适用于海鸥啊。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达尼丁植物园(Dunedin Botanic Garden)</b></h1> 成立于1863年的达尼丁植物园(Dunedin Botanic Garden),是新西兰最古老的植物园,也是新西兰最大、植物种类最多的专类园之一。从整齐的上层花园,到山坡上的原始森林,这座占地28公顷的植物园共拥有6800多种植物。 <p class="ql-block">南岛的每个城镇都有一个植物园,每个植物园都有一个玫瑰花园,达尼丁植物园的玫瑰花园面积很大,分为自19世纪60年代从各种玫瑰杂交发展而来的现代玫瑰、现代玫瑰起源的老花园玫瑰和野外自然生长的品种玫瑰三个区域。暮春初夏的季节里,尽管花园里绿肥红瘦,但红玫瑰、粉玫瑰、黄玫瑰、白玫瑰等各种颜色都在摇曳生姿。</p> 达尼丁植物园始建初期以丰富的杜鹃花品种而闻名。现在美丽的白色爱德华冬季花园暖房(Edwardian Winter Garden Glasshouse)内种植了热带、亚热带、仙人掌科及多浆植物,成为了低海拔花园中的一大亮点。<br> 植物园由多个主题花园组成,有玫瑰园、暖房、草本植物园(Herb Garden)、地理植物区(Geographic Collection)和一个日式花园。林赛河(Lindsay Creek)环绕四周,溪流潺潺,曲径通幽,野鸭们无拘无束地在池塘里划水、在草坪上漫步。<br> <p class="ql-block">植物园内一年四季繁花似景,花红柳绿。春天的开花樱桃树、杜鹃花和山茶,夏天的草本植物园、玫瑰花园、岩石花园,秋天的落叶树和树木花园,冬天的澳大利亚植物、暖房和本地植物园。全年免费开放,是当地人的大花园,也是我们在达尼丁很喜欢的一个景点。<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摩拉基大圆石(Moeraki Boulders)</b></h1> <p class="ql-block">离开达尼丁前往我们的下一站奥玛鲁(Oamaru),沿着奥塔哥北部海岸,临近奥玛鲁(Oamaru)的时候,就看到了神奇的摩拉基大圆石(Moeraki Boulders)。</p> 天色渐暗,也没有涨潮,整片海滩就我们两个人和这些圆鼓鼓的大石头,据说有50多个,有些凸显一点点,有些大半个都暴露在沙滩上,还有几乎就是整个被摆放在这里了。像退潮后留下的巨型鹅卵石,像恐龙蛋,像庞大的海龟,紧挨在一起的仿佛是串串海葡萄,又犹如遗落在海滩上的一束气球。我天马行空地描绘着它们的形状。 <p class="ql-block">据毛利人传说,几百年前,独木舟阿雷德欧鲁号(Araiteuru)在将要在新西兰靠岸时翻船,船上的很多葫芦被冲上岸,就形成了这样大圆石。 其实经过科学认证,是六千五百万年前形成的方解石凝结物。饱含会结晶的钙与碳酸盐微粒的海底沉积泥,经过四百万年,一点一滴慢慢形成这些大圆石,过程与珍珠的形成类似,海浪和风雨又将它们逐渐从海底深处挖掘了出来。这些胖乎乎光溜溜的石头,摸起来挺有乐趣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