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精神,深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进一步研究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策略,改变备课方式和转变课堂教学生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开展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核心素养---“运算能力”解读活动”。</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围绕以下三个主题开展:</p><p class="ql-block">1.运算能力的内涵及其在教材内容中蕴含; </p><p class="ql-block">2.课堂教学中落实运算能力的举措; </p><p class="ql-block">3.如何评价运算能力是否落实到了学生身上。 </p> <p class="ql-block"> 包头市青山区教研中心田红霞老师进行了《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核心素养“运算能力”解读》的讲座,主要从运算能力的内涵、路径、评价三个方面入手,理清算理和算法的关系,注重数的运算学习路径的一致性,关注运算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数与运算的一致性,发展思维,落实核心素养,用结构来促进“理解与迁移”,田老师结合大量教学实例,生动形象的解释了运算能力的内涵及其在教材内容中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包头市青山区文学道小学的生若楠教师为我们做了一节《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第一课时)》的研讨课,该课以新课标为背景,以知识统整,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开展教学,把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落在实处,体现出“算理为法则提供了依据,法则又使算理可操作化”。今后的教学要设计聚焦核心概念的开放性任务,整体建构课程体系。</p> <p class="ql-block"> 包头市青山区北重一小的任玉芳老师就研讨课进行说课,一节好课的背后需要教师做大量工作——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设定学习任务,开展教学实施。每一节课都需要教师做专业的教材解析,寻共性的教学本质,探有意思的教学改进。成功的背后需要不懈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 包头市青山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陈志芳老师,从“数与运算的一致性”角度出发进行评课。核心素养导向的好课,致力于: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构建学习中心课堂;整体建构课程体系、建立联结概念。</p> <p class="ql-block"> 新城区名都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教导处赵主任的带领下,聆听了名师的报告,用心领悟观点,吸取精华,提升认识,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对于小学的教学内容而言,数学运算是最关键最核心的教学任务之一,在进行数学运算的教学时,要遵循课程标准对内容的要求,数学运算教学应充分的利用学生也有的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新的运算,明白数学运算技能后面所蕴含的数学方法,不能够采用死记硬背和机械型的训练。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思考数的运算的本质让学生感悟到整数、分数、小数在加减乘除中的一致性,循序渐进,真正的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p> <p class="ql-block"> 聆听专家讲解和认真研读,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小学低年段要利用画图,实操等方法体会、学习,形成初步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三会"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本次新课标培训,使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新课标更注重强调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小学阶段更侧重对经验的感悟。运算能力是最关键最核心的教学任务之一,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算理,了解算法,数的运算以核心问题为主线,贯穿运算的学习,要知道为什么用加、减、乘、除法计算,要怎样进行计算,为什么这么算,小学运算要由浅入深,螺旋上升,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p> <p class="ql-block"> 2022年版的课标教学提示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阐述如何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创设真实的情境,提出合适的问题,指出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等。通过学习让我更加深刻的领悟到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还要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再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活动。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p>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的“新”在于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每门学科都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特别突出了实践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p> <p class="ql-block"> 通过今天的培训使我们明白数概念本质体现在,无论整数、小数、分数都是对数量或数量关系的抽象,且都可以从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个数的角度来认识。数概念的一致性是学生理解运算一致性的基础,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管是数的认识或者数的运算均要以“计数单位”为核心,因为数运算的本质就是计数单位之间进行四则运算,所以在教授数的认识时,了解数的本质尤为重要,为学生接下来学习运算作铺垫。运算的一致性是指算理和算法一致性,根据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又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而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学生感悟了运算的一致性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建立运算之间的联系,从而建构出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p> <p class="ql-block"> 本次学习使我们更能深刻的理解课标,让我们去思考背后的教育价值和核心概念,促进我们要能够质疑问难、反思自我、勇于探索、深入学习,从而掌握新课标核心思想的脉络,把握新时代教育思想的脉搏,凝心聚力!再前行!</p> <p class="ql-block">编辑:王英华</p><p class="ql-block">图片:数学组教师</p><p class="ql-block">初审:赵润元</p><p class="ql-block">复审:聂改青</p><p class="ql-block">终审:齐英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