巜 我最崇敬的人》

梅开二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最崇敬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战友李守山同志,于公元二O二二年十二月五日因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噩耗传来,我万分震惊和悲痛。我和李兄的友情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战友和朋友可比。可以说我们俩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但遗憾的是,他离世时我人在海南岛,未能见到远在青岛的老友最后一面送最后一程……李兄往升极乐,我万般不舍心在滴血,几滴老泪已不足以表达我对他的哀悼,阴阳两隔鬼使神差我撰写成这篇祭文,并借助互连网展示给一众好友……谨以此文沉痛悼祭我最崇敬的战友李守山同志。</p><p class="ql-block"> 我和守山兄是老乡。我们的家乡位于大家熟知的革命老区一一沂蒙山区。沂蒙山其实并不是一座山,而是沂山丶蒙山两座山的合称;其中,蒙山位于临沂市蒙阴县和平邑县境内;而沂山则位于几百里外的潍坊市临朐县境内。</p><p class="ql-block"> 我和守山兄的家相距不到十公里,我们两家均毗邻沂河上游,离生态名山蒙山主峰几十公里。蒙山不愧为生态名山,一年四季风景秀丽:春季层峦叠翠,林海如潮;夏季流水飞瀑,云雾潦绕;秋季山清水秀,红叶辉映;冬季银装素裹,玉琢冰雕。唐代大诗人李白丶杜甫曾结伴游蒙山,杜甫写下“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的佳句。临沂还是王羲之丶颜真卿丶诸葛亮丶鬼谷子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乡。不得不承认,能生养在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丶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乃人生之大幸,祖先的高光大德让我们后人谈之为傲丶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守山兄戎马一生,尽显临沂人的般若之智和高尚情操。他一生堂堂正正做人、热情真诚待人;他干事尽职尽责丶廉洁奉公、鞠躬尽瘁;他成就虽不是尽善尽美,但平凡中尽显高尚丶正直丶正念丶正能量。李兄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临沂人遗传自祖先的优秀本性。因此,可以盖棺定论:李兄守山是真智者丶真善者,是真真正正的临沂人!</p><p class="ql-block"> 我和李兄相识于一九六八年。当年初春,我们一同参军入伍。我们一袭草绿军装,精神抖擞地踏进了崂山脚下的枯桃营房。军营规模很大,部局丶样式均是模仿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师级军事基地的设置。师部及师直属各连队及后勤各保障部门均驻守在这里,各种训练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营区背山面海环境优雅,北侧毗邻闻名遐迩的枯桃花卉基地。我们到达营区时,正值仲春时节,阳光明媚,春意盎然;营区周边,成方连片的崂山窝梨树已挂满白色的花蕾,沟沟坎坎上点缀着一簇簇黄色的迎春花;给人的第一印象,这里不像是自带煞气的神秘军事基地,倒象是美感十足的文旅特色小镇。营区东侧,距沙子口渔港约三公里,时有东南风带着大海的鱼腥味飘来,让我们这些内陆初来乍到的新兵倍感新奇。军营,大大超出了我们预想的绮丽和壮观,它驱散了我们因“文革”而中断了学业并不得不弃学从军的那一丝沉重和不甘,眼前顿觉豁然开朗,心里油然升起一股天高地阔的舒畅感觉。</p><p class="ql-block"> 新兵集训结束,我被分配到防化连。李兄由于长相英俊潇洒被分配到为首长服务的警卫连。李兄的人格魅力不几日即吸引了一众首长的注意,短短几个月又被选拔到政治部电影队。放映员是新兵趋之若鹜的体面工作,也就是从那时起,守山兄成了我们2000名六八年入伍的临沂新兵中的佼佼者。由于守山兄待人热情丶和蔼可亲,许多临沂新兵都愿意和他结交。每逢放电影,我总是在开映前挤上去和李兄天南海北聊一阵子;李兄年长我两岁,每次见面,他总鼓励我好好干丶为临沂人争气。</p><p class="ql-block"> 在李兄和一众战友的激励帮助下,我入伍六个月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伍八个月当了班长,一年零八个月被提拔为排长。一九七0年我们连队换防到崂山北麓。连部带三个排驻防在崂山县惜福镇公社辖区的傅家埠村,只有我当排长的喷火排单独驻防在一个叫童真宫的庙里。童真宫始建于汉代,有1800余年的历史,是古人为了纪念青岛地区历史上的一位廉吏一一汉代不其县令童恢而建。童真宫周围绿树掩映,庙外果园一片连着一片,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就是著名的崂山水库,可谓山水相连,如诗如画。驻防在如此优美愜意的环境里,最初我的心情并不轻松。因为,我们排是我们连队人数最多的一个排,三个战斗班外加炊事班共36名官名。我一个不滿二十岁的毛头小子,初登大任,因业务生疏(这之前我曾脱离连队在青岛日报社学习了一年多),缺乏领导经验,难免忐忑迷茫。恰在此时,李兄打来电话悄悄告诉我,计划之外为我们连加映一场电影,算是为我的晋升鼓劲加油。见面之时,李兄再三叮咛:别怯懦大胆干,别忘了自己是临沂人,敢拼敢干方显临沂人的英雄本色!李兄和连首长的鼓励和支持,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我踔励奋发三年,终于不负众望,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一九七三年我荣立三等功;一九七五年,我作为青岛警备区一万余名官兵的唯一一名代表,出席了山东省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p><p class="ql-block"> 守山兄对我的帮助不光体现在事业上,我生活中的困难窘境也多是他帮我化解,真可谓“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六年,我晋升为青岛警备区司令部防化处参谋。从基层连队调升到领帅机关,我铆足劲拼命工作,试图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但时运不济,我碰到了一个心胸狭隘又爱贪小便宜的顶头上司;在我和他共事的六年里,他多次或明或暗地拖着我意图贪占军费和战备物资,我原则在心没有遵从他的旨意。一九七九年济南军区防化兵大比武,我组织训练的参试官兵,又出人意料地拿回五个比武项目中的三个第一名丶一个第二名和一个第三名;当时,青岛警备区的防化兵力,占济南军区防化总兵力的四十分之一,按概率分析,能在比武中拿回一个第一名已是难能可贵,谁能相信我们能把多数奖项尽收囊中。为此,我又立了一个三等功,总参防化部还把我研制的淋浴车用鼓风机列入了全军的制式装备。正当我豪气满满丶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我的顶头上司怕我功高盖主危及他的处长宝座,又因我不配合他的贪腐行为而怀恨在心,遂借裁军之机确定让我转业。当我得知这一消息时,青岛警备区党委已开会通过了干部转业方案;我连夜找了管干部的副政委,他表示会议已表决通过,板上钉钉无力回天了。怎么办?如老老实实奉命转业,我有两大个人难题无法妥善解决:一是我爱人当时在临沂红旗车辆厂青岛办事处工作,人在青岛但工作关系丶户口均在临沂,按转业按置规定,我转业就必须去临沂工作;二是我在崂山惜福镇公社辖区驻防期间,已先后介绍我两个妺妹在驻地农村结了婚,她们视我为依靠,不同意我抛下她们而再回到老家临沂工作。形势告诉我,在我爱人没获得青岛户籍和工作关系前我确实不易转业。思前想后,我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横下心给济南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和政委肖望东写了一封告状信,信中披露了一些个人表现情况和我的顶头上司涉嫌妒贤嫉能丶挟私报复的情况。军区政委肖望东在信上批示:责成军区纪委会同青岛警备区纪委调查处理,如该同志反映情况属实,建议青岛警备区这一批不要按排其转业。两级纪委联合调查组经调查认定:我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决定给予处长纪律处分并责成其提前退休;同时,决定撤销我的转业决定,继续留任司令部防化参谋一职。</p><p class="ql-block"> 经此变故打击,我意识到部队上层人心险恶的一面,事业心一落千丈。我不再幻想长期从事部队工作,而把精力转向了解决个人问题上。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守山兄伸出援手,四处奔波丶求爷爷告奶奶,历时一年多终于将我爱人的工作关系调到了青岛蔬菜公司并把户籍迁入青岛。问题解决后,一九八四年,我主动申请转业到地方工作,又是守山兄帮忙把我按排到台东区政府工作。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守山兄的援手,我绝没有扎根青岛的机会,更谈不上后半生在政府工作的风光和愜意的退休生活。</p><p class="ql-block"> 守山兄在部队十七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机关工作。特别是转业前他在青岛警备区江苏路招待所任教导员多年,积攒了大量社会各界的人脉资源。他是个热心肠的人,临沂老乡丶战友有需求时,他总是尽其所能丶倾其所有丶不图回报的帮助他们。一九八五年,我老父亲患恶性肿瘤,临沂市人民医院已束手无策。无奈之下,我求助李兄。他千方百计把青岛医学院崔子介教授请到龙山路自己家中,把家中最好的酒菜拿出来,招待这位全省最箸名的外科手术权威。崔教授亲自操刀这台难度极大的手术,历时六个多小时,从我老父亲腹中切除了近七斤重的恶性肿瘤,把我的老父亲从阎王殿的门口抢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世间人人都说菩萨普佑众生,菩萨救人于水火,这些我听过但未曾见过;但李兄的菩萨心肠在我们临沂战友中确是有口皆碑……二O二O年,我回临沂,一位几十年不曾见面的临沂老乡请我吃饭,席间她饱念激情的提到李兄任江苏路招待所副所长时,为她旅行结婚按排婚房,提供了种种方便……二OO四年,我陪李兄去临沂为一位战友的亲属协调工作按排;席间,时任临沂运输公司老总的退役战友朱振瑞,多次提到在凭票供应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是老李求助自己的爱人,给他买过好几块青岛手表(老李的爱人陈瑞春曾在青岛手表厂供销科工作过)……一九八八年,我到台东区北仲街道办事处任党委书记。这是一个全区最穷的办事处,街道当时只有两个企业26名职工,企业年营业额不足百万丶利润不足十万。面对困境,李兄帮我在二轻系统物色人才丶项目(李兄时任青岛二轻局组织人事处长),特别是把已离休的原二轻局局长王长龙介绍给我们当经济顾问,各路大神一齐使劲,北仲街道办事处的经济短时间内打了个翻身仗。到一九九八年,街道的企业就发展到66个,职工队伍壮大到2000多人,企业年营业额达三亿多元,年利润达七百多万元……</p><p class="ql-block"> 李兄一生帮过多少人已很难说清,他的离世,使像我这样一生受惠于他的老战友们伤心欲绝。这几天我总是含着泪水幻想:互连网时代,天堂或许也有WLAN信号,那样我就可以和我最崇敬的守山兄建立起联系……守山兄啊!你招呼也没有就匆匆驾鹤西游太不应该了……守山兄啊!!你知道你的这些老战友丶老朋友丶老弟兄有多想你吗……守山兄啊!!!我会一直保留着与你的微信帐号,但愿你在天有灵能再和我联系…联系…联系…那怕传过来的是一声微弱的叹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姜开梅二O二二年十二月十日写于海南岛东方市山海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