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十九,扬帆起航】“线上共学新课标,聚焦素养明方向”——平城区十九校语文学科线上教研活动纪实

清凉泉水

<p class="ql-block">  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成为教育工作的行动纲领。为了切实践行新课标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不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12月2日晚,在谢伟副校长的主持下,平城区十九校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在线上开展了主题为“线上共学新课标, 聚焦素养明方向”的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一周前,王华主任对本次语文教研活动做了详细安排。</p> <p class="ql-block"> 领导、老师们再次在线上认真地观看了《语文义教课标解读》公益讲座,她对义务教育新课标改革提出的观点,让我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本次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吴欣歆教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解读。首先吴欣歆教授对2011年版和2022年版的课标目录进行了对比,她指出2022版新课标提炼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新增加了课程内容、新增加了学业质量、在课程实施部分新增加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按照课标前言的总括,吴欣歆教授从五个方面为我们解读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 二、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三、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四、增强了指导性 五、加强了学段衔接。</p> <p class="ql-block">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p><p class="ql-block">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2022年版的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按照这样三个层面、三个类别呈现了六个学习任务群。这六个学习任务群,这六个学习任务群之间有内在的关系。这六个学习任务群的最终呈现能够体现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群,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包括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用群,包括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主要从学业质量研制思路,学业质量基本框架,学业质量重点关注的问题三个方面做了介绍。</p> <p class="ql-block">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从目标确定,内容选择,活动设计,时代要求四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分为过程性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两个方面。学习任务群的评价:教、学、评一体化。</p> <p class="ql-block"> 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在课标内容的呈现上,主要在这三个方面呈现了不同学段的衔接,首先是注意幼小衔接,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是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的。第二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段的衔接,分三个层面设置6个学习任务群,每个学习任务群均贯串4个学段,第3个方面体现的是课程目标,在义教和高中方面的衔接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认真聆听,用心记录。通过学习语文新课标, 老师们不仅了解了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和变化,还对语文课程的教学实施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更开阔的视野。力学笃行共远行,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们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把自己的收获、感悟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  新的课程方案和标准为我们描绘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蓝图,极具指导意义。教育家程颐说过: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我们将继续坚持终身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立足教学实践,适应时代要求;不忘初心,跟随教育发展的脚步;砥砺前行,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全力以赴,奋力向前!</p>

新课标

学习

学业

任务

义务教育

语文

衔接

素养

语文课程

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