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牧之一一中国电影第一人(3)

秦世营

<p class="ql-block"><b>中 国 第 一 部 音 乐 喜 剧 故 事 片 编 导</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袁 牧 之</b></p> <p class="ql-block"> 袁牧之(1909—1978)</p><p class="ql-block">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雄壮的国歌声,伴随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回荡的时候,使多少中华儿女心潮澎湃;这雄壮的国歌声,在世人瞩目的奥运会赛场上奏响的时候,令多少炎黄子孙热血沸腾!你可曾知道,这首国歌产生于建国前的1935年,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而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流亡大学生,就是袁牧之扮演的。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演员,而且还是著名的电影编剧、导演,编导了我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马路天使》,更重要的是他在1935年编导了我国的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都市风光》,为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b> 上海舞台的“千面人”</b></p><p class="ql-block"> 1927年的大上海,是旧中国的一个商业和文化中心。商家和文化场所的招牌五光十色,惹人眼热。在觅虹闪烁的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摆出一幅十人大照片格外醒目,那上面是当时西方世界的十位电影大师。其中有卓别林、鲁丁、“钟楼怪人”、“笑面人”等,路人以为是拼接的明星照。一家杂志在刊登这幅照片时揭开了这个秘密——是“千面人”袁牧之一个人化妆拍照的。于是,袁牧之的名字不胫而走。当时,他还是一位喜欢戏剧表演的大学生。</p> <p class="ql-block">   “千面人”——袁牧之。</p><p class="ql-block"> 袁牧之,原名袁家莱。1909年3月3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在家乡的启蒙教育时期,他表现出少有的学习热情,而且性格开朗,对文艺活动很有兴趣。13岁到上海读中学后,参加了左翼剧作家洪深组织的戏剧社,成为一名小演员。1927年考入大学之后,被邀请参加了辛酉剧社的戏剧活动,并且成为主角。他先后扮演了俄国安特列夫编剧的《狗的舞蹈》中的享利、契柯夫编剧的《万尼亚舅舅》中的万尼亚。袁牧之那逼真的表演和惟妙惟肖的造型,受到戏剧界和观众的欢迎。他在业余戏剧活动中,还特别注意研究化装,为了角色的需要,他喜欢把自己搞得“面目全非”。摆在大橱窗里的那张大照片,就是由他一个个地揣摩分析后依次化装拍照的。1931年,他终于出版了一本专著《戏剧化装术》。</p><p class="ql-block"> 进入三十年代,左翼文化运动在上海蓬勃发展,袁牧之对戏剧表演更加热爱。他不顾家庭的干涉,毅然从艺,全身心地投入到舞台。他先后主演了洪深编剧的《五奎桥》、田汉编剧的《回春之曲》、苏联特列泰柯夫编剧的《怒吼吧,中国》等话剧。</p> <p class="ql-block">  话剧《五奎桥》剧照。1933年5 月,复旦剧社演出,编剧:洪 深,导演:朱瑞钧,主演:洪 深、袁牧之。</p> <p class="ql-block">  话剧《回春之曲》剧照,1935年1月31日在上海金城大剧院首次公演。编剧:田 汉。主演:袁牧之、王 莹、金 焰等。</p> <p class="ql-block">  话剧《回春之曲》在上海演出时,聂耳等人弹六弦琴为演员伴奏。</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袁牧之,已经达到很高的表演水平,他的化装精湛逼真、表演深沉细腻,各种角色都表演得形神兼备,受到戏剧界和观众的好评,成为戏剧界真正的“千面人”。</p><p class="ql-block"> <b>投向恶势力的“重磅炸弹”</b></p><p class="ql-block"> 袁牧之弃学从艺,在戏剧表演的实践中,很快克服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把视线投向当时的黑暗社会。1934年,他进入了电通影片公司。这里被国民党反动派称为“赤色大本营”,而袁牧之却要在这里实现他的志向。进入“电通”之后,得到了左翼作家联盟执行委员夏衍的帮助,袁牧之写出了他的第一部电影剧本《桃李劫》,并由他主演。</p> <p class="ql-block">  电影《桃李劫》剧照,1934年月12月16日在上海金城电影院上映。编剧:袁牧之,导演:应云卫,主演:袁牧之、陈波儿。</p><p class="ql-block"> 他以深刻的现实主义洞察力,通过一对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的兄妹的遭遇,揭露了在黑暗社会中工人阶级、失业者被剥削的现实,呼喊出社会底层的心声。袁牧之在影片中扮演了男主角,表演得十分成功。《桃李劫》主题鲜明、深刻,结构严谨、简捷,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桃李动》成为“五四”运动以来的优秀影片,袁牧之的电影创作从这个高起点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电影《风云儿女》拍摄于1935年。由田汉、夏衍编剧,许幸之执导。由袁牧之、王人美、谈瑛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p><p class="ql-block"> 影片讲述了在抗战时期,只顾享乐的诗人辛白华最终因为挚友梁质夫的牺牲而投入抗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电影《风云儿女》宣传画,1935年5月24日上映。</p> <p class="ql-block">  电影《风云儿女》剧照。剧中男主角辛白华,由袁牧之饰演。</p><p class="ql-block"> 《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义勇军进行曲》主题深刻、生动,曲调高亢、激昂。是一首鼓舞人民英勇向前、努力奋斗的歌曲。在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p> <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p> <p class="ql-block"> 聂耳(左)和田汉(右)</p><p class="ql-block"> 在《风云儿女》之后,袁牧之开始扫视旧中国大城市的光怪陆离,编导了揭开黑暗社会糜烂本质的《都市风光》,影片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对于腐朽的恶势力在叙述中抨击,在夸张中讽刺,是中国电影的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为中国影片的多样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电影《都市风光》剧照,1935年摄制。编剧、导演:袁牧之,主演:张新珠、唐 纳。</p><p class="ql-block"> 袁牧之创作的《都市风光》是投向恶势力的重磅炸弹,使国民党反动派感到震惊,便疯狂地“围剿”电通公司。1936年,“电通”被迫停业,袁放之进入了明星影片公司二厂。</p><p class="ql-block"> “电通”被迫停业,袁牧之不但没有被压服,反而创作欲望更加强烈,决心向恶势力再投一枚“重磅炸弹”。</p><p class="ql-block"> 为了探讨创作问题,袁牧之和著名电影演员赵丹、魏鹤龄等人经常在小酒馆相聚,接触了社会的底层,使他们形成了歌颂社会底层人的主题。后来袁牧之又到茶馆、澡堂、理发店去观察体验生活。1937年7月,袁放之编剧的新片《马路天使》上映了。影片成功地塑造了小歌女、吹鼓手、报贩、剃头匠、失业者等艺术形象,热情歌颂他们的纯朴、善良、互助和不怕牺牲的精神,通过揭示他们的贫困、被人凌辱的遭遇,尖锐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影片轰动了舆论界和观众,被称之为“中国影坛上的一朵奇葩”。</p> <p class="ql-block">  电影《马路天使》宣传画。编导:袁牧之,主演:赵 丹、周 旋。由田汉作词、贺绿汀作曲,周旋演唱的插曲《天涯歌女》一直流传下来……</p> <p class="ql-block"> <b>在宝塔山下</b></p><p class="ql-block"> 在决定中国民族命运的抗日战争中,延安象一座指航的灯塔。在宝塔山下,集合了中华民族的精华。1938年,周恩来同志在汉口八路军办事处同袁牧之谈话,希望他到延安去,运用电影来纪录革命圣地,宣传八路军的抗日业绩。袁牧之欣然应允,并和陈波儿等人进行了策划,得到了国际著名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斯的支持,很快就购置了摄影、洗印和放映器材。当年8月份,袁牧之从汉口启程,奔向延安,踏上了新的艺术旅程。</p><p class="ql-block"> 袁牧之到延安后,组建了八路军政治部领导下的延安电影团,书写了中国电影史上光辉的篇章。袁牧之到延安两个月之后,就开始编导大型历史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影片分为四个部分:其一,各地爱国青年投奔延安,参加抗日。其二,延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风貌。其三,八路军的战斗生活。其四,延安的火种撒向抗日前线。</p> <p class="ql-block">  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海报,1939年拍摄。编导:袁牧之,摄影:吴印咸、徐肖冰、吴本立,音乐:冼星海。</p><p class="ql-block"> 1939年1月,影片的延安部分已经拍摄完毕,袁牧之和徐肖冰去晋东南,吴印咸去晋西北,兵分两路拍摄八路军生活。他们时而冲破封锁线,时而跟随游击队跋涉。历尽艰险。共耗时两年,拍下了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纪录历史的巨片,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1940年袁牧之和担任影片作曲的冼星海同志,携带影片的全部素材,到苏联去考察学习,以便最后完成这部影片。由于苏德战争的关系,直到1946年2月,袁牧之才重返延安。</p><p class="ql-block"> <b>为了新中国的电影事业</b></p><p class="ql-block"> 全国解放前夕,按照党组织的指示,袁牧之与其他同志到了长春,对伪“满映”实行军管。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将全部电影器材搬迁到黑龙江省的佳木斯市。1946年10月1日,成立了东北电影制片厂,这是我国人民电影事业的第一个基地。袁牧之担任厂长,他开始了新时期的工作。在当时困难的条件下,他带领着电影厂的同志们,进行了人民电影的开创性的工作:拍摄出了新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故事片《桥》,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第一部科教片、动画片、木偶片、纪录片相继在这里诞生了!</p><p class="ql-block"> 1949年3月,党为了发展电影事业,将袁牧之调到北平,筹建并成立了中国电影局,袁牧之任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袁牧之担任文化部电影局局长。致力于中国的电影事业,使其得到较大发展。同时,他还担任了中国文联常委、主席团委员、中国影协第一、二、三届常务理事、副主席。1954年,袁牧之因病离职休养。</p><p class="ql-block"> 1978年1月30日,袁牧之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他为开拓中国电影事业所建立的功勋,他所编导的经典影片,永远记载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史册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1998 年初稿,原载 2007年7月26日 新浪个人实名博客,2022年12月9日修改并制作美篇。资料来源:哈尔滨市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百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秦世营 :1943年生,哈尔滨市退休教育研究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会员。从1964 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在文学、史学期刊和各类报纸上发表了散文、诗歌、短篇小说等大量文学作品,出版过个人散文集,近年文学作品散见于纸媒或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