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于洪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七次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玲出席会议并讲话。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俊刚、曲万成、于东出席会议,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东主持会议。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葛宝玉同志,区政府副区长王永亮同志,区监委代主任李红明同志,区法院院长孙浩同志,区检察院检察长刘巍同志,区政府办公室、发改局、教育局、工信局、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房产局、城建局、交通局、卫健局、审计局、营商局、城管局、永安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有关领导,拟任人列席会议。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调整于洪区2022年财政预算的报告,区政府关于于洪区2022年政府债务限额及2023年债务预算安排的报告,区政府关于项目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和“两邻”工作情况的报告,区政府关于2021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区监委关于扎实推进“阳光三务”、助力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工作情况的报告;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区政府调整于洪区2022年财政预算的决议,关于批准于洪区2022年政府债务限额和2023年债务预算安排的决议;作出了关于接受马清泉同志辞去区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请求的决定,关于接受赵淑英同志辞去区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请求的决定;决定了人事任免事项。 张玲强调,区政府及财税部门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科学合理确定预算收入预期和支出规模,避免年初预算与执行结果差异过大。要把保障民生支出摆在首位,积极统筹财力,织密兜牢民生底线,确保民生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和安全高效运行。要加强政府债务的规划和审核,严格规范程序管理,合理确定债务规模,提高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政府债务资金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br> 张玲指出,要聚焦发展,树牢“人人招商”理念,把培育壮大产业作为核心竞争力,以增量扩张带动经济增长,努力提升我区实体经济的整体水平。要优化项目考核方案,科学设计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鼓励、支持全区招商引资形成热潮。要强化重点项目谋划,确定产业发展规划,兼顾零地招商及总部经济,采取超常规手段、突破固定思维、创新举措,千方百计破解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开工。要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营造高效、透明、优质的服务环境,形成项目洼地,吸引各类企业落户于洪。<br> 张玲强调,要深刻理解“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深刻内涵,通过反复领悟、学习和思考,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切实增强社区治理效能,积极调动全社会力量,整合加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治理平台建设。要持续形成工作合力,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环境治理、治安综合治理等活动,实现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共惠。要积极推进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四大民生品牌在社区落地落实,不断提升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的幸福指数,真正使社区百姓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家”的氛围。<br> 张玲指出,要精心谋划,全力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主动作为,加强多方合作、上下沟通,破解资金难题,保障和助推于洪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顺利实施。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提升管理水平、能力、手段和措施。对城市绿化、亮化、色彩、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范,将精细化标准落到实处。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要善于利用人大代表力量,倾听代表声音、落实代表建议,形成工作合力,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硬件基础。<br> 张玲强调,要提高站位,进一步优化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机制,加大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做好“扫尾”工作,切实逐条逐项整改到位。要统筹兼顾,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整改机制,针对审计查出的突出问题、普遍问题,建章立制,持续跟踪、统筹施策,确保整改落地落实,实现标本兼治。要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审计监督,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为抓手,推进预算绩效审计监督规范化建设,增强审计监督实效。<br> 张玲指出,区监委机关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持续健全完善“阳光三务”工作的责任落实机制、基础保障机制、业务培训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要着力抓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阳光三务”监督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把全面推行“阳光三务”与全力推进信访减量退位结合起来,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结合起来,借助“阳光三务”公开各类载体平台,真正把“阳光三务”工作做成让干部群众满意的“惠民工程”“实事工程”“阳光工程”。 张玲强调,新任命同志要倍加珍惜组织的信任,始终牢记法律赋予的职责,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助推新时代社会公平正义、全区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