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堂上的“天地君亲师”,节日的“慎终追远”,既是对祖先、对历史的敬畏,也是对家风、门风的绍续。</p><p class="ql-block"> 枣阳市太平镇五里桥村张氏家族,经过数年的筹划、数月的准备,耗资近四万元。于2022年3月31日和4月3日清明节之际,在五里桥村张家祖坟地举行了隆重的祭祖活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张田进、张强、张家、张新春、张波(大)、张新风、张晓勇、张新功、张涛、杨慧的主持下:</p><p class="ql-block"> 为五里桥张氏(孝感籍)迁始祖张曰秀、樊氏的第五代孙;第六代孙;第七代孙;第八代孙等举行了隆重的复碑、立碑、纪念仪式。</p><p class="ql-block"> 为他们的第五代孙张鹤铭、毛氏;张顺铭、许氏举行了复碑纪念议式。</p><p class="ql-block"> 为他们的第六代孙张大政、陈氏举行了立碑纪念仪式。</p><p class="ql-block"> 为他们的第七代孙张有瑞、乔氏举行了立碑纪念仪式。</p><p class="ql-block"> 为他们的第八代孙张诚珠(吉良)、张德增;张诚山(金山)、刘承志等已故亲人们举行了纪念仪式。 </p><p class="ql-block"> 说明: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破旧立新”运动,导致了祖墓被毁,许多墓碑散失各处。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后,1997年的清明时节,我们已把先祖张鹤铭、毛氏的墓碑请回祖坟地复位。这次又把先祖张顺铭、许氏的墓碑请回祖坟地复位。以安慰先祖的在天之灵,以弥补后人的孝道之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祭祀仪式开始:</p><p class="ql-block">第一项,为故显祖张顺铭、许氏;张大政、陈氏;张有瑞、乔氏的墓碑举行复碑、立碑、揭幕、净碑议式。鸣炮、奏乐。</p><p class="ql-block"> 在张鹤铭的第五代孙(玄孙)张明林的主持、指挥下,家族亲人们群策群力,先后把张顺铭、许氏;张大政、陈氏;张有瑞、乔氏的墓碑稳稳的立在他们的墓前。</p><p class="ql-block"> 由张明运、张明召为伯曾祖父母张大政、陈氏的墓碑揭幕。</p><p class="ql-block"> 由张新风、张强为曾祖父母张有瑞、乔氏的墓碑揭幕。</p><p class="ql-block"> 由张晓勇、张强、张进军、张金辉分别为故显祖张鹤铭、毛氏;张顺铭、许氏;张大政、陈氏;张有瑞、乔氏清洗墓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项:由礼仪人员,为先祖摆放祭祀贡品。全体人员肃立,向先祖们鞠躬致敬!奏祭祖乐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项:由三代家人代表张明运、张田洋;张明良、张波(大);张田福、张新功;张进军、张金辉分别向故显祖张鹤铭、毛氏;张顺铭、许氏;张大政、陈氏;张有瑞、乔氏跪拜,上香、送纸钱。鸣炮、奏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项:由家人代表张田进致祭文。</p><p class="ql-block">各位家人、亲戚朋友:</p><p class="ql-block"> 在春光明媚,和风习习的清明之际,我们聚集在故显祖:张鹤铭、毛氏;张顺铭、许氏;张大政、陈氏;张有瑞、乔氏;张诚珠(吉良)、张德增;张诚山(金山)、刘承志;张明顺、张明华的墓碑前,以无比崇敬的心情,隆重纪念我们已故的先祖。</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饮水定当思源,为人不忘根本。传承他们良好的家风,是我们后人应尽的职责,是我们应有的孝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 为了继承先祖优良传统,不忘先祖福泽佑护,感激先祖养育教诲,常念先祖恩德永垂。今天,家人齐聚,祭奠先祖,修墓立碑,愿先祖含笑九泉,佑护家族显贵昌荣。</p><p class="ql-block"> 我们追思先祖的功德,联络后人的亲情,共谋家族的发展,憧憬美好的未来,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幸。</p><p class="ql-block"> 先祖已乘黄鹤去,辉煌前程待后人。我们后人当弘扬先祖的精神,颂扬国家的强盛,发挥各自的能力,发扬各人的成绩,积极促进亲情联谊,以全族大局利益为重,精诚团结,增强家族凝聚力。互通有无,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携手发展。</p><p class="ql-block"> 我们欢聚在先祖的墓碑前,为他们立碑,给他们扫墓,寄托我们的哀思之情!表达我们的怀念之意!</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办好自己的事,办好家族的事,共同奔向美好的明天! </p><p class="ql-block">先祖功德永流芳,</p><p class="ql-block">寒来暑往孝思长。 </p><p class="ql-block">世世代代不忘本,</p><p class="ql-block">优良传统万古扬。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项:由枣阳市张慕骞红色文化研究会、枣阳市张氏宗亲会名誉会长,枣阳市人大领导张承明讲话。</p><p class="ql-block"> 他首先肯定了这次祭祖活动的意义。他说,本次祭祖活动效果好,有很好的辐射作用。通过祭祖,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家族文化和良好家风,彰显了社会正能量,很有教育意义。</p><p class="ql-block"> 他接着讲:“家”是“国”的基本构成单位,家国一体,家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家族文化,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延续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就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文化。</p><p class="ql-block"> 他强调: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祭祀祖宗就是弘扬祖德,传承良好家风,就是家族的孝道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家族文化中的个人修养,应做到“施恩无念,受恩莫忘”。可以说,“国”文化正是通过“家”文化这个载体,扎根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言行指南。陆游《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陈毅《示儿女》中“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等,都体现了古今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我们只有传承家族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延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开拓创新,我们才能不断巩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实力和竞争力,以文化为引领,实现家富国强,民族振兴!</p><p class="ql-block"> 他最后讲:我们枣阳市张姓是大族、是旺族(约10万人),支系分布乡镇的各个地方。古今出现了许多引以为荣的代表人物,如张履中、张慕骞等。</p><p class="ql-block"> 张履中(1896—1930),枣阳南城李桥村张湾人,1925年考入黄浦军校,同年入党。1926年参加北阀战争,任营长。1927年,任枣阳县第一支革命武装部队——枣阳县农民赤卫队队长、红九军鄂北总队第一中队中队长。1930年,任鄂北五县(襄、枣、谷、光、均)暴动军委书记,在光化不幸牺牲。</p><p class="ql-block"> 张慕骞(1906—1940),太平大张庄人。1925年襄十中学生,同年底入党。1926年春回枣北开展农民运动,成立枣北第一个党小组——大张庄党小组并任组长。1927年元月,成立枣北战斗区委,任组织委员;四月底在唐梓山率农民武装千余人,打败县反动民团数百人。1928年,任中共枣阳县第三区区委书记、邓县县委书记。1930年,任枣阳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枣北特支书记。1931年,任红九军第26师政委、鄂北分特委书记。1932年,任红九军总指挥兼湖北省军委会参谋长。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二八师政治部主任,做军运工作。1940年,率部在汉江边为掩护将士免遭日机轰炸而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 我们枣阳市张慕骞红色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其目的就是要挖掘枣阳乃至鄂北红色文化资源,宣传红色文化故事,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其中包括张氏家族的红色文化和家族文化。</p><p class="ql-block">祝本次祭祀纪念活动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祝张氏家族人丁兴旺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六项:由亲人们向先祖点歌纪念;由礼仪人员向先祖摆放灵屋和用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七项:由家人代表向先祖敬献鲜花,奏《献花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八项:家人们向先祖献纸钱、灵屋、用品,叩拜祝安,鸣炮,奏乐,活动结束。</p> <p class="ql-block">4</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枣阳城区、五里桥村、武汉市、新疆等地的家人代表;亲戚代表;枣阳市张慕骞红色文化研究会的代表;枣阳市张氏宗亲会的代表;湖北省张氏修谱协会的代表;枣阳市电视台的代表共百人左右。</p><p class="ql-block"> 家人代表有:张明庆、张春琴、何顺英、张明运、张明长、张明金、杨宪芝、张明一、张明志、张明忠、张明召、陈桂荣、张明彩、张明书、张明良、周银平、张勇志、张明星、张明林、王玉荣、张明伍、张磊、张明兵、张春香、张琦、张田福。张田宽、高正清、张田清(于2022年7月9日,阴历六月十一去世)、张彪、韩春芝、张田贵、董秀梅、张田进、张田杰、张波(大)、张新风、张田洋、张新功、骆琴琴、张涛、张新春、卞国荣、张喜林、陈风林、张晓军、张晓勇、张志强、张新文、张晓明、张波(小)、张久雪、张强、徐书杰、杨慧、张秀风、高朝义、张田林、张玉林、孟照庆、张华、王强、张艳林、张霞、冯锐、张玲、郭锋、路成平、袁初勇、张向东、张小风、张辉、张进军、张家、唐晓辉、张金辉、张星、张霞霞、王鹏启、施夏杰、张恒、陈艳、张艺晶、杨晨曦、张路、张雨童、张飞扬、张翌秋、张伟豪等。</p><p class="ql-block"> 亲戚代表:张春堂、张清泉、张清田、张清林、张清群、张可(小福)、刘万年、卫拥军、卫爱軍、鲁金保、鲁金忠等</p><p class="ql-block"> 枣阳市张氏宗亲会的代表有:张承明、张承涛、张道兵、张春军、张田进、张文萍、张远强、张琦、张正良、张贞攀、张莉、张学强、张承菊、张秀献、张道平等。</p><p class="ql-block"> 枣阳市张慕骞红色文化研究会的代表有:张承明、张道兵、张春军、张承涛、张田进、张文萍、尤晓红、罗燕、檀忠辉、李建军等。</p><p class="ql-block"> 枣阳市电视台汤荣国台长和李雪琴编辑现场录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巍巍唐梓山,悠悠家国情。</p><p class="ql-block">以张慕骞、张宗厚、张地山、张绍良等为代表的张氏族人,是从唐梓山走出来的革命英杰,是枣阳的光荣,是张氏族人的骄傲。我们张氏后人应向先贤们、向故显祖们学习、致敬!传承他们的优良作风,弘扬他们的优秀精神,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活动主办:张田进 张 强 张晓勇</p><p class="ql-block"> 张新风 张 波 张新春</p><p class="ql-block"> 张新功 张 涛 张 家</p><p class="ql-block">活动协办:张明林 张明一 张明运</p><p class="ql-block"> 张田洋 张明召 张明良</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张田进</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张新风 汤荣国 李雪琴</p><p class="ql-block"> 张田进</p><p class="ql-block">视频拍摄:张新风</p><p class="ql-block">综合视频:电视台</p><p class="ql-block">图片选用:张田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