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俩的婚姻

星耀

<h3>我和我媳妇的婚姻,既不是自由恋爱,也不是父母包办,而是由媒妁之言结合而成的。</h3><h3>1974年春季,我们学校的郭佩兰老师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对象,所介绍的对象便是我现在的媳妇王招弟。当时郭老师向我介绍了她的情况:她家住在五福堂村,人长得不错,很守本分,非常勤快,各种家务活儿都会干。让我找时间去看看。</h3><h3>一天,学校的学生要去五福堂植树,郭老师说这是个机会,你跟着学生去植树,顺便去看看,别人也不知道你是去相亲。于是,我和杜荣老师领着学生去了五福堂。因为招弟的父亲是生产队长,中午,我和杜老师便去她们家吃饭,并见到了招弟。我觉的她的人样确实不错,不爱说话,看上去人也老实,我对她的印象还不错,但这门婚事我还的征求我父母的意见。</h3><h3>我写信把我相亲之事和我父母谈了,父亲回信说,他们是想有机会把我调回城里再找对象,怕我在乡下找上对象就不好往城市调动了,所以暂时不要找对象。我接到父亲的来信后觉的有理,于是便回绝了这门婚事。</h3><h3>隔了一段时间,公社的张书记又来找我,张书记是郭老师的丈夫,他还是和我谈这门婚事,并作我的思想工作。他说现在往城里调动很难,你如果调不回城市还不得在农村找吗?招弟的家庭出身是贫农,她本人既是团员又是妇女队长,她父亲既是党员又是生产队长,无论是政治条件还是其它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农村的许多青年想找她,她还不愿意呢,你能找上她一定错不了。在他的劝说之下我又犹豫了。我想,我的家庭出身不好,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一个很不利的条件,有许多农村青年不就因为家庭出身不好找不上对象吗?我如果回不了城也不会有哪一个城市姑娘肯下嫁于我,看来身在农村,家庭出身又不好,条件就不能太高,能在农村找一个条件好的也就行了,于是,我又一次写信和我父母谈了我的看法,这一次父亲回信让我自己拿主意,但要慎重考虑好。我又考虑了几天,后来,终于答应了这门婚事。</h3><h3>张书记向我们双方建议,无论是订婚还是结婚都要从简,不能搞封建婚姻那一套。于是,我们很快就订婚了,招弟她们家也没提任何条件,并决定学校一放假就举行结婚典礼。</h3><h3>因为从相亲到结婚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中间我和招弟也没见过几面,我俩都很老实,见了面也没多说过几句话,相互了解很少,所以说,我们的婚姻是由媒妁之言结合而成的,这可能也是天意吧。</h3> <h3>1974年7月21日是我们的成婚之日。因为时间仓促,我父母也没能来参加我们的婚礼。我们的婚礼非常简单,说起来也真叫人感叹。娶亲时没有汽车,连个四轮车也没有,只是借了两辆自行车,让张万裕和刘耀俩位老师代我去娶亲。回来时,送亲的是招弟的二弟和她的三叔[三仁],我媳妇和送亲的也都是骑自行车来的,这也可以说是新事新办吧。</h3><h3> 娶回新娘后,我们才去公社领结婚证。当时,管结婚登记的是公社党委秘书薛春山,他先看了我媳妇开的结婚介绍信,又要看我的介绍信,但我还没顾的上开,他说:“先给你们登记了,你的结婚介绍信完了再补吧。”就这样我们顺利地领上了结婚证,从法律上成为正式夫妻。</h3><h3>婚礼和婚宴是在学校的教室里举行的。招弟即没穿婚纱也没带项链等首饰,只是穿了一身灰的确良。新婚庆典由卢瑞民老师主持。参加庆典的都是学校的一些老师。典礼开始,首先是新郎、新娘向毛主席的肖像三鞠躬,然后是新郎、新娘同时给对方佩戴一枚毛主席像章,最后是让新郎、新娘谈一下恋爱经过。我说:“我们不是先恋爱后结婚的,而是先结婚后恋爱,想听恋爱经过以后再说吧。”一些年轻的教师把我们推在一起,让我们拥抱、接吻,虽然我俩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按大家的要求做了。</h3><h3>婚宴虽然不是很丰盛,但是也有酒、有肉,大家吃得很香。当时我们也没收礼钱,只是邢崇智老师给记了一下参加婚宴的人名。后来,学校发工资,会计扣了每位老师1元5角钱。当然,这点钱连婚宴的饭钱也不够,不过听梁老师说,以前他们参加婚礼只搭1元钱,这一次大家给我搭了1元5角钱也够给我面子了。</h3><h3>我们的新房是一间学生宿舍,走进新房,你只能看见一张桌子,两个椅子,还有一个大水缸,这都是从学校借来的,炕上除了两套被褥,还有一个包,里面包了几件衣服,这便是我们的全部家当。新房布置如此简单,让人看后觉得寒酸。门上贴的一付婚联到是有些意思,上联是“你当革命闯将”,下联是“我作生产模范”,横批是“只争朝夕”,这是老师们挖空心思编出来的。</h3><h3>新婚之夜,我问招弟:“听说别人给你介绍的对象很多,村里追你的人也不少,你怎么偏偏看上我这个穷光蛋呢。”她说:“我不想找个农民在农村种地,只想找个挣钱的,找你就为你是个挣钱的。”听了她的话我觉得她很实在。我们的爱情将从现在开始。</h3><h3>结婚之后,每当谈到我们的婚事,招弟总说:“我们结婚时就像小孩玩过家家一样。”听了她的话我也觉得就这样把她娶进家门也实在是委屈她了,但处在当时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年代,怎么能和现在相比呢?好在结婚以后,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并且回到了城市,再也不用种地了,她跟了我也并不委屈了。</h3> <p class="ql-block">我俩的结婚照</p> <h3>1972年招弟参加旗团代会时与玉荣的合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