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伊始》那年那些事(一)

元宝爷爷

<p class="ql-block"><b> 献给高炮62师第606团</b></p><p class="ql-block"><b> 鞍山籍战友(九)</b></p><p class="ql-block"><b> 话别高炮</b></p> <p class="ql-block">  那年是1973年,来自鞍山108名战友经过约三个月紧张和严格的训练,圆满结束了新兵连的集训,我随贾永刚、孙远航、宁吉伟、杜文宽、李克、李广武、李春平、吕行军、田福林、王献章一同分配到第606团三连。从此,我们的军旅生涯紧紧伴随三连一路走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一年一度的老兵退役,连队面临着新老交替,存在技术骨干缺失且青黄不接的情况,所以急需一批新兵的补充,新兵的到来为连队注入了新鲜血液。连队从中培养技术骨干,发现并储备人才,这有利于连队的建设,有助于提高连队的战斗力,也解决了连队的当务之急。也正是我们和其他新兵的加入,完成了连、排、班战斗人员就位,从而缓解了燃眉之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和贾永刚,还有来自营口、江苏的两位新兵一同分配到炮七班,班长杜玉新是70年入伍的老兵,来自黑龙江省密山县,当时是连队学毛著的积极分子,也是连队培养的干部苗子。我和贾永刚等新兵能在他的麾下感到很荣幸,幸运的是从班长身上能学习到许多知识,对于我们以后的成长能有一定的帮助。由于新兵的加入,一个建制完整的炮七班已组建完成,各个炮手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一炮手(方向)来自江苏(一次事故中逝世)、贾永刚担任二炮手(装添)来自鞍山、三炮手(侧距)车全弟来自营口(病故)、我担任四炮手(高低)来自鞍山、五、六炮手(供弹)分别来自黑龙江的老兵,算班长全炮班为七人组成,一半以上为新兵。从老兵言谈举止中得知,二炮手在炮班很重要,一般情况下选入二炮手都是比较优秀的战士。也就是说,二炮手是具备发展和培养潜力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照片所示:50年前的老营房,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清晰可见。(本篇制作者)</p> <p class="ql-block">照片所示:59式100亳米高炮</p> <p class="ql-block">  那天,全班在一起组织学习高炮的理论知识,忽听房门声响,我们随着门声不约而同转过头,是连长吴永吉,他个头不高偏瘦,看上去身体还很结实……我们初到老连队,这是头一次近距离与连长接触,作为新兵心里难免有些紧张和忐忑!此时,我们以立正的姿势面向连长,随时听从指示,他虽然满带着微笑摆手示意让我们坐下,可是,我们心跳却是在加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连长有意缓解紧张气氛,尽量拉近我们之间距离,他和我们坐在一起,问我们在连队生活是否习惯……同时,他把目光落在我身上,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我起身立正,报告连长我叫张健生,他点点头摆摆手让我坐下。连长下到各班走访,通过走访认识这批新兵,从花名册到对号入座。班长送走了连长,我们的心跳频率总算是恢复了正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天,早饭后班长带领我们行一路纵队,迎着朝阳向三连炮阵地走去,这是我们多日来的期盼啊!全班聚集在炮班阵地上,随着班长的口令,全班遂心应手很快的脱下紧紧裹着高炮的外衣。那威武霸气的高炮呈现在眼前,就像一个高大魁梧的卫士,擎起高高的炮口威震蓝天,一时让我们眼花缭乱。输弹机、击发装置、各种操作装置……集现代高科技融为一体,令我们非常的震撼。当我触摸草绿色的炮身时一股激情在心中燃烧……威武的高炮啊!你昂首挺胸守护着祖国的蓝疆,今后我将同你一起担当此任,并专心为你保养维护,相儒以沫为你站岗放哨,肩并肩地与你一起守卫着祖国的蓝疆。高炮啊!我为你骄傲!</p> <p class="ql-block">照片所示:炮兵正在操练</p> <p class="ql-block">  经过半个月的 时间,我们几个新兵在一起学习高炮理论知识,相互切磋且互相帮助提高很快。今天,我们如愿以偿亲临威武霸气的高炮,恰到好处的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这有助于消化吸收,从而使我们能尽快的掌握高炮的操作技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兵们跃跃欲试……我也是急不可待迅速的坐在四炮手的炮位上,心中顿时打开那厚厚的高炮原理书,目视着炮位上的各种装备,心里一一对号入座。触手转动手柄操作自如,不费吹灰之力,高高的炮口瞬间改变了射击的仰角,操作高大魁梧的炮身也是随心所欲,真是感到非常的振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9式100毫米高炮,配有指挥仪和炮瞄雷达和油机发电装备,可实施全连齐射。分为全自动、手摇对针、手动三种瞄准击发模式。"最大射程:21000米、有效射程:18000米、最大射高14000米、有效射高:12000米、高低射界:-3度—85度、方向射界:360度、"配用曳光杀伤榴弹和曳光穿甲弹,可对空中、水面、陆路目标实施精准打击。59式100亳米高炮是70年代初,装备作战部队中较为先进的一种高炮。</p> <p class="ql-block">照片如示:现如今五十年前光头山脚下的高炮阵地</p> <p class="ql-block">图片所示:一营59式100亳米高炮</p> <p class="ql-block">  战争年代,当兵的视枪为第二生命。和平年代,当兵的仍然视武器为生命的一部分。平时严格的训练,练就成克敌制胜的本领,就是为战时作准备,作为一名高射炮兵随时捍卫祖国的领空。俗话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当时,全连掀起练兵高潮,我滿怀激情投入到班、排、连操作演练,身为一名高射炮兵,高炮就是我的武器把它视为生命的一部分,我应该爱护它又能熟练的掌握它。入夜时分窗外满天星辰,战友们都在熟睡之中,我翻来覆去睡不着一幕幕训练场面在脑海中重现,高炮的操作规范又在眼前闪过……我借着夜色又重新温习一遍。心有灵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日的演练,基本上掌握了四炮手的操作规范,能够与各炮手互相间配合,完成全班射击前的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天是星期日,班长从连部回来,正巧我与班长迎面碰上,正想开口与班长打招呼,班长止住了脚步忽然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经过连部研究决定,派你参加团里组织的司机训练队学习,你作为一名连队骨干不要辜负期望啊!今天准备,明天去宽甸司机训练队报到。我一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措?我知道半个月前,连队已选派了一批学员出发了,他们都是来自营口和江苏的新兵。我一时有些懵圈半信半疑,殊不知这是真的吗?当看到班长诚恳带着向我祝贺的样子,我顿时打消了疑虑,心里满是高兴粲然一笑,向班长道了一声谢谢!快步如飞回到班里把这一消息转告战友,战友们为我高兴!并向我祝贺!</p> <p class="ql-block">照片所示:团直指挥连雷达阵地</p> <p class="ql-block">  次日,我整理背包,把一套冬装及换洗的内衣打入背包,洗漱用品装入挎包并系好腰带,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我告别了班长及战友们,不知不觉的来到了三连炮阵地,面对熟悉的高炮心潮起伏,不知如何向你表达?我今天是来向你告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奉命到宽甸司训队报到,或者将与你就此分别,四炮手的炮位我还没有把你坐热?对你的情感还没有释怀,我真的是与你不舍惜别……不日,四炮手位置将有人接替我,他也会对你热心的呵护。这时,一阵北风吹来,掀起炮衣哗哗作响,他是乎,这是对我的回应吗?噢!原来他是在摆手向我告别呢!我来到老三连时间不长屈指可数,这正是反应出一个新兵此时的心里活动,表露出真实的情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不情愿的移动脚步,离开了我所热爱的高炮和所熟悉的高炮阵地。步入长甸公社区域,在转弯处停住了脚步并转过身,凝视着远处三连阵地上,那八门威风凛凛的高炮肃然起敬!情不自禁的举起手臂挥动着,就算是作最后的告別。</p> <p class="ql-block">照片所示:那年部队的营房,现如今仅剩几栋,将随岁月渐渐消失。</p> <p class="ql-block">照片所示:炮兵演练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到宽甸司训队报到</b></p> <p class="ql-block">  从东沟县长山公社乘坐长途客车,到达丹东转乘丹东至宽甸县的火车,当走进车箱坐在由木板制作的长椅上,心里倒是有了几分平静!几分舒坦!当地人把它称之为硬坐火车。火车喷吐着黑烟驶入宽甸境内,伴随着连绵起伏的群山,窜越着沟壑纵横之谷,遇山贯穿遇沟架桥。铁路建设者们巧夺天功集智慧的结晶在这错综复杂的地貌上,建设一条完善的铁路,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它不仅方便了山里人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且山外人也随意进入山里,走亲访友互通有无,这一方便快捷的铁路交通,给这大山里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宽旬火车站,从外观看是一个大板房,我走进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看到几排酷似高高的大木桩顶着房梁,感到特别的新颖!大厅内并排放置了几排木制的长椅,而坐在长椅上候车的乘客却寥寥无几。走出大厅出口映入眼帘不远处,有两个龟驮碑且特别醒目,走近一看龟碑上刻有很多文字,由于年代久远碑文有些模糊已辨认不清了。倒是龟碑上刻有几行隶书文字,虽有点残缺但却吸引了我的目光,清晰可见,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直面短,呈长方形状,字体庄重而优美,使我为之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宽甸火车站东侧不远处,座落一家旅店,用当地盛产的石条镶嵌建成的三层小楼,楼房不高,可在县城里却是比较高的建筑了。门前一条中心大道由北向南延伸,大道两侧有百货商店、饭店……还有民族建筑风格的民宅,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古色古香……中心大道没有交通信号灯,难得一见有车辆驶入。走着走着一座拱形城门挡住了我的视线,并引起我的好奇!城门由大块青砖镶嵌而成,砖与砖紧紧相扣,共同担负着它们的使命。我能感受到每块砖坚韧的性格,我能体会到它们的顽强的精神,它们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洗礼,也经历了岁月无情的考验,至今仍然圪立不倒。以城门为中心延续两侧环绕周边,以夯实土方为主,筑成一个类似正方形土城墙,把县城囊括在其中,由于年代已久远,土城墙大都已坍塌,但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形态。从而使我领略到,宽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照片所示:一营三连司机排孙万玲、吴宝忠等部分老兵与倪副营长(已故)</p> <p class="ql-block">  我在城门下就地休息片刻,从来往的行人中了解到,此地,离我要去的目的地还有几里路要走,于是,我整理一下背包,继续沿着中心大道怱忙走去。走着走着渐渐的有点上坡之感,且有些吃力,噢!正前方有一座大山,就像一座大大的屏障拦截了前方的道路,也挡住了南方暖湿气流的下行,感觉此地越来越有些阴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半山腰一片苍松翠柏高傲挺拔,显得特别的庄重。可知,在这片热土之下,有长眠于此的志愿军烈士遗骸,是宽甸县远近闻名的烈士陵园。我驻足在陵园前,向那些为国英勇捐躯的烈士们行注目礼!礼毕后,沿着土路继续行走,土路上有明显车辆行驶后的痕迹,在一处转弯后,眼睛忽然一亮,眼前呈现出一排排整齐划一,具有一定格局和规模的军营,这就是一四四一部队。这就是我要来的地方和报到的地方啊!一幢军人大礼堂在军营中格外的显眼,在礼堂的西侧,并排停着几辆军车,这可能是供敎学之用吧?于是,我朝着军车的方向走去,到了队部向司训队首长敬礼并递过介绍信。殊不知,司训队首长已提前知道,一个副班长的位置一直在空闲着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训队是参照连队人员编制组建,连长是团后勤处副处长杨锦春,指导员是一营副敎导员李士方(已故)副连长白传诊,可见,团里对司训队的重视,派出营一级首长担任司训队的主要领导。司训队由若干个教练班组成,班长都来自各个连队司机班排的骨干,副班长由新兵学员所担任,我分配到八班教练班长王继友68年入伍来自黑龙江,由此也顺理成章的担起副班长的责任。 </p><p class="ql-block">照片所示:司训队解放牌教练车</p> <p class="ql-block">  司训队的学员分别来自团各个分队和直属分队,还有委培的一四四一部队部分学员。学员们入伍前分别来自营口、江苏、鞍山,我与鞍山籍的战友还算比较幸运的,经过连队的层层考察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他们分别是:徐军、李哲、苑平安、周长江、刘明臣、金兆维、潘庆福(已故)闫国营、郭玉石、张洪刚、石锦义、邹明川、孔宪平(已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报到的那天,司训队已开课多日了,理论课与战友们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为了缩短距离以至同步,利用课余和休息时间,自补自习多看多写,有时独自一人选择在较僻静的营区认真的翻阅汽车构造、汽车电气……等课本。记得那天下课时,在一处房檐下翻阅课本温习课堂上的知识时,由于精力过于集中,没有注意到天气变化,忽然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暴雨骤降,我来不及躲避,瞬间衣服已被雨水淋湿了,这时上课的时间也临近,来不得半点犹豫迅速把课本紧紧拥在内怀,冒着暴雨跑步进入课堂,坐在长长的木制椅子上,雨水顺着裤角流到地面,一会功夫地面被浸湿了一大片。从门窗透过来的微风轻拂着湿淋淋的衣服,感到全身冷冰冰的,山里的风还是很凉的。也就是从那天起,几天来总是流鼻涕打喷嚏,可能是感冒了吧?由于年龄好血气方刚不多日,症状已消失恢复了正常,可喜可贺的是没有因此耽误一节课,也没有因此影响学习的进度,由于课余时间巧妙的利用与灵活的掌控,并及时的消化吸收,在学习上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下功夫必有回报,那天在司训队组织的一次汽车构造、汽车电气……等阶段性考试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分数榜第一梯队行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着火了</b></p><p class="ql-block"> 春风翻越了大山的屏障吹拂着县城,大地经过一场春风化雨的滋润,迎来了一片生机勃勃。礼堂前的小草露出了生命的嫩芽,灌木丛中不知名的枝条?它却在笑傲中绽放出一串一串的小黄花,淡雅又不失高贵。道路两旁的垂柳,千枝万柳始出来,在春风的摇摆中也涂上绿色的外表。身在大山之中感觉气温有些阴凉,是乎觉得春天来的要晚些?但是春天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p> <p class="ql-block">照片所示:司训队训练在丹东锦江山公园(本篇制作者)</p> <p class="ql-block">  那天课后,我们在室内温习功课充实学过的知识,准备迎接下一阶段的考试,也许是精力都集中在书本上。窗外发生了什么事都浑然不知,忽然一声声急促的哨声从门窗传入,平静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哨声牵动了我们的心,这不是平时熟悉的的哨声,而是从来未听到这样急促的哨声,我们预感到可能有紧急的事情?心里也陡然紧张起来,并迅速合上书本踏着哨声,快步如风的奔出室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只见副连长白传珍站在院中,一边吹哨一边挥手招集学员,不知谁在队列中大声喊到着火了,我们随着喊声四处张望,看到在蓝蓝的天空下,一缕缕黑烟从远方扶摇直上。不好了!是着火了!俗话说"水火不留情"副连长没有多言多语,也没有整理队列,简单几句话;着火了!我们去救火。由于司训队临时组建,手下没有什么工具可用,几辆教练车也是不可移动的教学模具。(供教练驾驶用车暂未到)救火是军人责无旁贷的责任,在这紧要关头,我们理应如此冲在前方,在火灾现场能看到人民解放军身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心急如焚迅速奔向着火点,远方浓烟滚滚催促我们快马加鞭,于是,随之加快了脚步。学员们体质不同,身体素质不一,体质好的超越身边的战友直奔前方,体质较差的渐渐落在队伍后面。出发前整齐的队列,现已演变成了几个梯队形式,并前后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我身后的战友急于往前赶,互相间难免有些碰撞,脚下的胶鞋此刻被后来者不一心踩掉。我停住脚步弯下腰去提鞋的功夫,有几个战友从身边超越,我不在乎,在学校时,由于有体育的天赋,在每年春秋两季运动会上,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为了争取时间我憋足了劲儿,加快了脚下的频率,自然而然的赶上前面的梯队。</p> <p class="ql-block">照片所示:左起司机张洪刚、司机郭玉石、司机孔宪平(已故)在沈阳巧遇。</p> <p class="ql-block">  渐渐着火的地方清晰可见了,是坐落在火车站前一侧一幢三层旅店。毕竟,从司训队驻地到着火点有几里的路程,中途还要加速,我们已经释放了最大的体能。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越跑越发感到非常的吃力,尽管如此,我们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仍然坚持着向前冲,那就是心中升起唯一的意念,救火!抢救人民生命和财产于火场中。这就是我们的动力来源,他就像是一台发动机不断的充实和补充着身体的能量,使我们能够以顽强的意力坚持着并一直向前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临近火场时,几辆红色的消防车停在旅店大楼一侧,消防官兵正收拾消防水带……房顶已被大火吞噬已坍塌,冒出的白烟在空中飘荡。围观的人群站在远处翘首张望,从他们的脸上透露出关切和怜悯。在大楼前有从火场中抢出来的部分物资散放在地上,可见站在旁边的旅店职工,衣服上有被火焰烧过的痕迹,有的头发已烧焦,有的脸上已被浓烟涂抹得黒黑的。他们奋不顾身勇敢的冲进火场,疏散人员抢救物资把损失降到了最小,他们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场面,也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并忠诚的履行了一名职工的职责。从他们的表情不难看出非常的懊悔和沮丧,此时此刻他们也最需要心里安慰和疏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旅店大火已被消防官兵及时扑灭,正在火场清理余火,我们虽没有赶上着火正当时,但是经过了长距离的奔跑已到达了着火现场。我们要协助消防官兵,清理火点打扫火场。我们没有止步、没有犹豫、更没有多想,不顾从门窗冒出的烟尘,我跟几个学员率先跑进火场。迎面的烟尘呛得直咳嗽,眼睛直冒金星,猫弓着腰踩踏着积水从一楼开始逐屋检查火点。看到的是滿目疮痍一片狼藉,被大火烧过的物资比比皆是,大都已化为灰烬。从一楼搜索到二楼,把冒着烟还在燃烧的碳火用水浸灭,把隐患彻底消灭掉。到了三楼看见楼顶上还有几根房檐冒着烟,在风的作用下忽影忽现闪着火花。此时,在宽甸集训的团蓝球队赶来,他们分别是:赵德一、吴雅文、吴刚、魏殿新、薛同昌、周解平、高俊杰等,加入了打扫火场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照片所示:宽甸拉古哨张玉浩站岗</p> <p class="ql-block">  只见吴刚从楼里找来一根已过过火的横杆,依仗着身高的优势用力一一弄下来,我和其他人上前用碳黑色的泥水一一熄灭,直至细致入微的排查确定没有可燃之处。此时,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我们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军人的气质,那就是有危险的地方就有军人的身影,那里最需要军人的时候就在那里出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历过那天旅店着火事件,使我们切记防火的重要性,并在生活和训练中,司训队制定了相应的防火措施,做到警钟长鸣,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年那些事,至今已50年了,他真实的记录事情的经过,如今回忆起来还是有一定的思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作:张健生</p><p class="ql-block">编辑:张健生</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取之网络</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张健生、张洪刚、金广惠、吴宝忠、张玉浩</p><p class="ql-block">信息支持:闫国营、魏殿新、张洪刚、宁吉伟、贾永刚、曲维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12月8日 (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