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2月7日,2022年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全员轮训项目未来教育校长能力提升示范培训(小学)进入第二轮第二天的学习,梅州市49位小学校长参加了培训。</p><p class="ql-block"> 上午,学员们认真聆听了梅县区教师发展中心曾令涛部长的专题讲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实践》。曾部长首先强调教育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中“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即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接着,曾部长就信息化环境下的校本研修管理创新与学员们进行分享。</p> <p class="ql-block"> 曾部长的分享充分结合了中小学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让校长们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明确了方向。校长们纷纷表示回到学校后要撸起袖子加油干!</p> <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项目首席专家钟志荣教授组织了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未来教育改革问题及对策》为主题的研讨活动</span>,让学员们就“未来教育改革(或管理)方向、思路、路径、策略、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度研讨。小组根据学校实际自定了讨论主题进行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小组研讨)</p> <p class="ql-block"> 五个小组的学员代表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就学校未来教育的发展方面进行分享,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出谋献策。</p> <p class="ql-block">(项目首席专家钟志荣教授点评)</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培训,带给校长们的是触动,是思考,更是唤醒和点燃。通过此次培训,嘉应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为校长们搭建了一个“共享、共思、共研、共成长”的平台,促进了校长们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让校长们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坚定了理想信念——用毕生心血打造一所好学校!</p><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天的培训虽然结束,但学习从未停止!大家都纷纷表示将以这次培训为契机,再蓄动力再出发,共同谱写梅州教育的美丽华章!</p> <p class="ql-block">(第二小组学员感悟)</p><p class="ql-block"> 一江碧水画帘前,</p><p class="ql-block"> 万家灯火次第开。</p><p class="ql-block"> 晚风未识行者意,</p><p class="ql-block"> 圆月有情与君在。</p><p class="ql-block"> 未来已来亦未来,</p><p class="ql-block"> 几多思考展情怀。</p><p class="ql-block"> 归读漫漫弯几道?</p><p class="ql-block"> 且行且悟上高台。</p><p class="ql-block"> 未来教育任重道远,我们心中有疑惑,有徬徨,有委屈,有快乐,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小学教育的未来必定更美好!(吴志中)</p> <p class="ql-block">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实践领域,将会给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传统封闭的办学体系、教学结构、固化的学校组织形态都将被打破。</p><p class="ql-block"> 未来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改变。教师除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外,也需要借助互联网,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进行教与学,还要打破学科壁垒、班级界限,真正实现传统“教与学”方式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与学”方式的融合。(陈英)</p> <p class="ql-block"> 这两天的课程学习让我体会到,在数字化背景下,建构以学生学业状况为主要依据,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适应因材施教的需要和促进学生的优势学习和发展,并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建立基于知识和能力结构图的资源平台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一个改革和发展方向。</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学习,我希望能够把更多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当中去,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效益。(刘邦亮)</p> <p class="ql-block"> 线上学习,别样体验。虽然没有线下现场的那种学习氛围,但我在线上听了曾令涛部长的讲座,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时代教学已经到来,未来学校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都会惭惭改变。时代在进步,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为培养未来人才而不懈努力。(徐惠娟,线上学习)</p> <p class="ql-block">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思考如何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的角色定位,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使命,同时还必须为自身如何适应未来的教育做准备,为终身的教育事业能做出更大的贡献做准备。所以,我们既要登高望远、仰望星空、展望明天、提前谋划、勇创未来,又要脚踏实地、善于学习、勤于研究、精诚合作、干在当下、乐于奉献。(刘振才)</p> <p class="ql-block">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历史时期,“知当下而展未来”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探究的问题。对于个人而言,因为未来具有未知性,谁也不能准确的预知,所以“未来教育”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话题。(钟凌辉)</p> <p class="ql-block"> 撰写:陈概友、张双伦</p><p class="ql-block"> 图文:第二小组</p><p class="ql-block"> 审核:姜玉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