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叫王博武,陕西乾县人,1976年12月入伍。军旅生涯,有幸随集团军部队赴老山参加轮战,并带领连队出色完成了老山主峰阵地建设任务,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青春记忆!</p> <p class="ql-block"> 当年,我是从宁夏守备三师警卫侦察连当连长后调入集团军高炮旅并担任特务连任连长的。参战时为加强十一连管理从特务连连长调入该连任指导员。</p> <p class="ql-block"> 在兰州军区还沒有接防时,我们连队奉命提前于一九八六年三月十六日进入阵地。由平运街出发,一路拉大距离前行,在暴露地段采取交替掩护、单个前行通过的战术行动。前进过程,随时可能遭越军炮火袭击,所以先在麻糜坡县的西南方向休整后,于十八日到达南榔阵地,并通过友邻部队熟悉地形,了解敌情。</p> <p class="ql-block"> 当天晚上我们按要求派出警戒哨,由一班长和二班长各带本班一名战士担任哨兵。当晚11时许,越军特工骑着水牛从东南山谷向我阵地偷袭。发现敌情后,一班长立即向我报告,经观察确有情况,一班长随即拉动冲锋枪枪栓推子弹上膛,可能是越军听到拉动板击的声音后,调头向山下跑去。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十九日清晨,在“前指”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在选好的暴露地段构筑平射火炮阵地,搭建伪装网。因敌炮兵火力比较猛烈,为了减少伤亡,只能分期分批进行轮换构筑,共构五七火炮阵地6个。三月三十日敌人发现了我们,集团军邹参谋长派丁参谋给我们通报了情况,说越军判断我军在此构筑观察所,很可能要进行炮火袭击,要求我连于三十日立即回撤,阵地上只留下18人坚持施工,其中包括工兵排长和木工在内。</p> <p class="ql-block"> 连队继续加强火炮阵地和两个大型弹药所及人员隐蔽部构筑,先后共动用土方600多立方、石料30多立方、木料35立方、钢材6吨,装伪装沙袋3000多个。所构筑的炮阵地与越军的直射距离不足1000米。</p><p class="ql-block"> 三月二十四日,越军误判以为是构筑高级观察所,以猛烈火力轰炸,我构筑阵地落达炮弹100余发,距我人员隐蔽部最近距离仅3米,由于我连人员迅速回撤,没有造成伤亡,实现了集团军提出的“过好前五夜,稳住三十天,打好第一仗,争夺主动权"的目标。 </p> <p class="ql-block"> 后经我连干部战士主动请缨,一九八六年六月九日,又奉命配属工兵团完成老山主峰的构工任务。先是勘察地形,随后配合军工在老山施工地段进行排雷,共排除六种型号不同的大小地雷1600多枚,集团军“前指”要求八月一日前完成任务,为拔点作战做好准备。</p><p class="ql-block"> 除构筑挖掘被覆通往老山主峰的安全通道外,我们还构筑了各种火炮阵地及大型屯兵坚固掩体64座,开辟并加固前沿阵地2300多米,全连干部战士赤背背扛石头和70多斤重的沙浆袋,造成98%的肩膀磨烂、30%的官兵因气候潮湿湿热而导致裆部溃烂严重,100%干部战士溃烂处又被背在肩膀上的沙浆水泥流出的黑水腐蚀溃烂,疼痛难忍。年龄最小的新战士王志荣伤情最为严重,肛门处全部红肿溃烂,谁看到后都伤心欲绝,不时流出心疼的泪水。但阵地上沒有一个人怕苦怕累,都争先恐后,冲到最前面,全连齐心协力,提前完成任务,为尖刀部队打赢战斗做好了准备。 </p><p class="ql-block"> 据统计,全连共有8人评为模范阵地建设先进个人,22人被评为模范军人,6人受上级嘉奖、7人火线入党、7人荣立三等功、3人荣立二等功,连队被集团军“前指”表彰为“老山脊梁连队”并荣立集体二等功。参战官兵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历尽艰难困苦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仼务。奉献青春、奉献生命,我们义无反顾,更无愧于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的称谓,《血染的风彩》更是我们南疆岁月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驻陕某集团军政治部原保卫处长胡创军陆军上校整理</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7日清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