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部书籍

快乐

<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造就了一代代贤者圣人。而圣人们用思想和智慧谱写的一部部经典名著,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光耀千秋并造福万代。史学家综合文化、哲学、军事、教育和民生等方面,评出以下十部中国最伟大的书籍。有的书籍衍生出很多学问,至今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与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老子》</p> <p class="ql-block">《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五千言》,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论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论语》</p> <p class="ql-block">《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时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内容较为集中的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对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方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周易》</p> <p class="ql-block">《周易》即《易经》,普遍认为是命学书籍,其实不然,《周易》重在[易]字,甲古文[易]字是由[日月]二字组成,现在的[易]是演化而来。日月的变化,带来万物的变化,所以,《周易》不只是用于命学,用于军事就是兵书,用于治国就是施政要点。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故《周易》被儒门奉为儒家圣典,六经之首,被称为[群经之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诗经》</p> <p class="ql-block">《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为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孙子兵法》</p> <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或《吴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孟子》</p> <p class="ql-block">《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是考[四书]与[五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庄子》</p> <p class="ql-block">《庄子》,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道家学说汇总。汉代以后,庄子被尊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是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审美观等论述,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等诸多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鬼谷子》</p> <p class="ql-block">《鬼谷子》,又名《捭阖策》,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思想学说之所以能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独树一帜,不仅在于他与众不同的纵横理论,更在于他以[道]为理论依托,将其思想学说升华到哲学的高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史记》</p> <p class="ql-block">《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涵盖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深远。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尚书》</p> <p class="ql-block">《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尚书》被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