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埃及博物馆 The Egyptian Museum

Rona 容

<p class="ql-block">开罗的“埃及博物馆 The Egyptian Museum”与金字塔、古神庙及其它法老陵墓,都是窥察古埃及辉煌历史的最佳窗口。</p> <p class="ql-block">位于开罗市区、建于1902年的老博物馆,在过去120年间一直是埃及最大最重要的考古宝藏库。然而时至今日,不断积累的博物馆宝藏接近20万件,这个旧馆已不能满足展示主要馆藏的需求!20年前埃及政府开始兴建的“大埃及博物馆Grand Egyptian Museum”将在几个月后就能投入使用,它将接过旧馆的重任,以全新的面貌将埃及古文物呈现给世界。我们这次的埃及行是在“大埃及博物馆Grand Egyptian Museum”投入运行前,同行的朋友对此行没能看到新馆感到遗憾,但我却为能亲眼见到这个运营了120年的旧馆全貌深感欣慰!也许下次再来时,这里已是物去人非,变成尘封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曾在世界各大博物馆欣赏过很多古埃及文物,也通过各种媒介预先了解一些这里的主要收藏,但真正迈入“埃及博物馆”时,还是被那些跨越几千年独一无二的精彩展品震慑到!在它收藏的近20万件各类文物中,有跨越史前、王国(古王国、中古王国、新古王国)、希腊化/古罗马等各时代遗留下来的种种藏品,包括埃及法老的巨大石像、古代艺人精心制作的各种艺术品、记载着古埃及社会的莎草纸文献、工具、钱币、棺椁和木乃伊等。</p><p class="ql-block">这里只将重量级藏品中精选出的31件做个概览。</p> <p class="ql-block">大门前端立着两尊非同寻常的法老石像。</p> <p class="ql-block">门前广场种有荷花和纸莎草,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很深远的寓意。在古埃及,这两种植物象征着上(南)、下(北)埃及。在许多壁画中都能看到这两种植物同时出现,象征着上下埃及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在介绍展品前,先放一张我制作的图,直观地概览了古王国的划分,也图示了尼罗河流域的所谓“上”“下”埃及。</p> 早、古王国 <p class="ql-block">【第一件】:纳迈尔调色板 Narmer‘s Palette</p> <p class="ql-block">64x42厘米;沙泥岩Siltstone;出土于希拉康波里斯Hierakonpolis(卢克索附近); 零王朝 法老那迈尔统治时期(公元前3000年)。</p><p class="ql-block">终于见到了相识已久却从未谋面的这件古埃及文化瑰宝,公元前3000年前后为法老那迈尔制作的调色板!在古埃及男人也要化妆,墓葬里都会发现化妆用具,法老也不例外。别看它只是个石质的化妆调色板,因其正反两面雕刻记载的历史信息,其考古和欣赏价值可与胡夫金字塔媲美!</p><p class="ql-block">看点之一:正反两面最上方的两个牛头间都刻有法老的王名“纳尔迈Narmer”,这是至今为止考古发掘到的最早的埃及象形文字hieroglyphics!两只牛头也许代表丰盈女神“哈索尔Hatho”。纳尔迈Narmer可能就是建立埃及第一王朝的法老。</p><p class="ql-block">看点之二:正面浮雕分成4块内容。</p><p class="ql-block">* 最上方,两个牛头神“哈索尔Hatho”护卫的王名</p><p class="ql-block">* 其下方,描绘了战争胜利后国王纳尔迈前往战场视察的情景。可见头带“下埃及王冠”的法老纳尔迈,鹰神荷鲁斯护佑,由贵族首领和高举四面被征服国家旗帜的士兵引路(旗帜从远古时期起就被认为是领土的象征),手拿象征王权与威信的棍棒和权标,后面有给他提凉鞋拿水壶的贵族跟随。右边是战场上被斩首敌人的两排尸体。</p><p class="ql-block">* 再下方,两只野猫似的动物将奇长无比的脖子缠绕在一起。据说这象征着与国王对抗的力量势必灭亡。</p><p class="ql-block">* 最下方,国王变成公牛神攻破了一座城池,将制服的敌人踩在脚下。</p><p class="ql-block">看点之三:背面浮雕刻画的是法老纳尔迈头戴上埃及王冠,一手持权标,一手抓住敌人的头发,打击敌军。旁边是象形文字。象征国王的鹰神荷鲁斯用绳索牵引着一个身躯上长着象征下埃及的纸莎草的人头,表示那迈尔对下埃及的绝对统治。整个画面表明那尔迈王征服了尼罗河三角洲的伟业,结束了南北对峙的局面!</p><p class="ql-block">这是最早用文字和图画记录上下埃及统一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第二件】:国王哈塞海姆雕像 Seated statue of King Khasekhe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绿片岩green schist;高56厘米; 出土于希拉康波里斯Hierakonpolis;第二王朝(公元前2770年-2649年)。</p><p class="ql-block">这件雕像极其珍贵,它是现存最古老的法老石像之一。</p><p class="ql-block">哈塞海姆身穿庆典长袍、头戴上埃及王冠。长袍和中国商代的汉族服饰有些相似,在胸口处左右两衣交叉重叠,但不同之处在于,汉族服饰讲究活人要“交领右衽”,即左襟在上压住右襟,死者身上的衣服才右压左。这个古埃及雕像是为陪葬而制,会不会他们当时也有类似的习俗呢?哈塞海姆的年代可要比我国的商代早一千多年!</p><p class="ql-block">雕像的底座周围记录了一场惨烈的战斗:一排受伤跌倒的敌人横七竖八地倒在战场上,垂死地挣扎,根据旁边家形文宇的记载,被剿灭的敌人共有48205人。在第二王朝末期,埃及内乱频现,导致了国家南北分裂。哈塞海姆统治时期,下埃及人民拒绝承认他的统治,这也许就是为庆祝哈塞海姆重新征服下埃及的一次胜战。</p><p class="ql-block">是否有人能帮着再解惑,国王的手势象征着永恒吗?</p> <p class="ql-block">【第三件】:庆典瓶JUBILEE VASE</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雪花石ALABASTER;37x28厘米;出土于萨卡拉SAQOARA, 左塞尔阶梯金字塔PYRAMID OF DJOSER;制作于第二王朝 (前2770-2649)。</p><p class="ql-block">看到雕刻得如此圆润细腻的雪花石瓶子,足见古埃及人已掌握了很先进的石头雕刻技术,也就不难想象,之后不久他们建起了震惊世界的金字塔!圆瓶的制作一定需要转轮,难道公元前2700年,埃及就有了转轮?</p><p class="ql-block">左塞尔金字塔PYRAMID OF DJOSER是为第三王朝的法老“左塞尔”所建,但在金字塔的地下储藏室里,却发现了大量制作于更早期的雪花石瓶,照片中的“庆典瓶”就制作于第二王朝。</p><p class="ql-block">这个瓶子是为古埃及一个重要节日--塞德节Sed制作。每年的塞德节上,国王通过宗教仪式来祈求神保护自己的王权,让自己高贵的皇族血统永恒地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瓶子的手柄上雕刻有背对的上下埃及宝座和华盖,象征着拥有上下埃及。宝座下梯形的基座基两侧是阶梯。托着座基的是永恒之神海赫Heh,这个姿势与Heh象形文字基本相同(意为 “无限”)。</p> <p class="ql-block">【第四件】:法老左塞尔雕像STATUE OF DJOSE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着色石灰石PAINTED LIMESTONE; 142厘米;出土于萨卡拉SAQOARA阶梯金字塔中一间小屋;第三王朝 左塞尔统治时期(前 2630-2611)。</p><p class="ql-block">最早的金字塔—-阶梯金字塔DJOSER Pyramid ,就是为法老左塞尔而建。他是第三王朝的奠基者,也是古王国最伟大的法老。</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金字塔—-萨卡拉SAQOARA左塞尔阶梯金字塔 DJOSER Pyramid (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尊雕像是现存最早的按照等身比例制作的法老雕像,也是古埃及最高统治者庄严、伟大、肃穆形象的标杆!后续的法老像不计其数,但三千年间,没有任何一尊能超越它所表达出的统治感、力量感、敬畏感和崇敬感。</p><p class="ql-block">法老穿着登基庆典长袍,摆着象征永恒的姿势。头戴尼美斯(nemes)头巾和三分假发,以及庆典时才戴的假胡须。按照习俗,法老从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真头发,他不是戴着王冠就是戴着假发或者尼美斯装饰头巾(还有另一种王巾叫“Khat”或者“afnet”,与尼美斯王巾很像。在古王国左塞尔王时代,有时国王也会佩戴)。假胡须如果是直的,说明是他在世时的雕像;如果是翘起来的,说明是为法老死去而做。可惜被毁坏胡须无法看清曲直,但因这尊雕像以前存放在金字塔北面神庙里,还多次摆放在为左塞王举行的庆典仪式上,估计是生前的直胡须。</p> <p class="ql-block">【第五件】:美杜姆群鹅图Meidum Geese</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彩色壁画;27x172厘米;古城美杜姆Meidum;第四王朝首位法老斯诺弗鲁SNEFRU统治期 (前 2575-2551)。</p><p class="ql-block">“美杜姆群鹅图”是细腻写真最早的工笔画,被一些学者誉为埃及绘画中的“蒙娜丽莎”!壁画由工匠在墙面雕刻,再填以颜料。时隔4500多年,颜色依然鲜艳亮丽!整个画面色彩和谐,构图匀称,笔法熟练,线条流畅,富韵律感!朝着相反的方向漫步行进的鹅,悠闲自得,两端低头觅食的两只显得尤为突出生动。地上长满着肥美的水草和野花。</p><p class="ql-block">这幅壁画出自第四王朝首位法老斯诺弗鲁SNEFRU之子奈费尔马特Nefermaat(胡夫的亲兄弟)和他的妻子伊泰特Itet位于古城美杜姆Meidum的陵墓mastaba里,而群鹅图只是墓壁饰带壁画的一个局部,其余部分已被破坏!这个陵墓在法老金字塔SNEFRU Pyramid附近。</p><p class="ql-block">所谓“蒙娜丽莎”,不仅仅表示其艺术成就之高,还代表了神秘莫测和令人不解。首先,这六只鹅的品种与现代的鹅无法直接关联,它们同现代的灰雁,豆雁,大白头雁和红胸雁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又有不同,也许是一些已经灭绝的鹅类。</p><p class="ql-block">鹅是个神鸟,圣书体中是大地神盖布的象征。法老斯诺弗鲁SNEFRU有六个儿子(包括胡夫),人们就猜想这六只鹅代表他的六个儿子。</p> <p class="ql-block">红色金字塔(Red Pyramid)位于开罗以南50公里的达舒尔Dahshur 地区(萨卡拉Saqoara 南部,很近)。为埃及第四王朝首位法老斯诺弗鲁(Sneferu公元前2575~前2551年)的真正陵墓。</p> <p class="ql-block">达舒尔Dahshur 地区,为第四王朝首位法老斯诺弗鲁SNEFRU建造的另一座金字塔,弯曲金字塔Bent Pyramid。因建到一半时出现坍塌,不得不补救成这个样子:)</p><p class="ql-block">壁画和下面的雕像都与这两座金字塔密切相关。</p> <p class="ql-block">【第六件】:拉霍特普夫妻坐像 Seated statues of Rahotep and Nofret</p> <p class="ql-block">着色石灰石PAINTED LIMESTONE,高121-122厘米;出土于拉霍特普墓葬 MASTABA OF RAHOTEP EXCAVATION,第四王国斯诺弗鲁SNEFRU统治期 (前 2575-2551)。</p><p class="ql-block">拉霍特普Rahotep(公元前2613—公元前2589年)是胡夫的亲兄弟,在赫利奥波利斯担任大祭司,是军队统帅和建筑主管。</p><p class="ql-block">拉霍特普和他的妻子诺夫勒特Nofret的雕像分别用两块石头雕成,按照等身比例制作,面部和服饰刻画真实细腻。拉霍特普皮肤黝黑,诺夫勒特皮肤白皙,表明自4500多年前的古埃及就有男棕女白的审美观。这组雕像最传神的是那两双栩栩如生的水晶眼睛,仿佛将灵魂注入到了雕像中,使他们得到了永恒的生命。据说1871年法国考古学家将墓室打开时,勘探者被雕像炯炯发亮的眼睛吓得半死。</p><p class="ql-block">拉霍特普身后的象形文字译为:“国王的儿子,拉霍特普”。诺夫勒特身后的象形文字译为:“皇家近亲”,难道近亲?</p> <p class="ql-block">【第七件】:胡夫小雕像Cheops (Khufu)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象牙;高7.5厘米; 出土于阿拜多斯Abydos奥西里斯神庙;第四王朝,胡夫统治时期(公元前2551年--2528年)。</p><p class="ql-block">胡夫Khufu就是世界奇迹吉萨大金字塔的缔造者,而他存世的唯一雕像却是这样小的一尊象牙雕!也许他的金字塔太过招摇,能存活的文物也聊聊无几。因此这尊小雕像也就突显其重要性!宝座上刻有荷鲁斯的名,象征法老与他同在。</p> <p class="ql-block">吉萨金字塔群(杨劲摄于2022年11月3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于4600年前的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底边长230米,高147米。建成后一直是人类最高建筑物,3800年后才有一座教堂的钟楼,高度超过了大金字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角度看到的最高的金字塔其实是第二大的,因其所处高坡上而显得格外宏大。</p> <p class="ql-block">【第八件】:法老哈夫拉雕像Statue of King Khafre </p> <p class="ql-block">闪长岩DIORITE;高168厘米;发掘于吉萨GIZA哈夫拉庙遗址;第四王朝哈夫拉统治时期(公元前2520年-2494年)</p><p class="ql-block">法老哈夫拉Khafre是吉萨金字塔群中第二大金字塔的主人,胡夫的儿子。这尊雕像一出士便引起全世界的轰动,古埃及雕刻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在这尊雕像上达到了极致。单就它魅力十足的脸部刻画,也会让现代艺术家折服。</p><p class="ql-block">法老头戴皇家头饰(尼美斯nemes头巾和三分假发),身穿短裙,下巴带着庆典时才戴的假胡须,鹰神荷鲁斯站在他的头后(见下图),庇佑着法老和他的皇权,也代表法老有神人双重属性。</p><p class="ql-block">国王的宝座是权力的象征,其上的雕刻都有象征意义:扶手正面是战争女神塞赫美特的母狮,代表稳固的权利;两侧是纸莎草与莲花捆扎在一起代表上下埃及统一,即法老对国家的绝对掌控。</p><p class="ql-block">哈夫拉复制了许多同样的雕像(在他的葬祭庙中发现了23尊,但总数还不确定),也许他希望通过数量来向世人体现神赐予他至高无上的权力。</p> <p class="ql-block">吉萨金字塔群除了哈夫拉金字塔,旁边的哈夫拉狮身人面像(杨劲拍摄于11月3日)是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前伸达15米的狮爪是用大石块镶砌外,它由整块天然岩石雕凿而成。雕像身长约57米,高21米,面部5米,耳朵就有2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雕像面部按照哈夫拉的形象塑造,头戴方巾,前额上雕刻着圣蛇。两眼直视前方,以一种藐视一切的雄姿匍匐在金字塔附近,仿佛在守护着金字塔的秘密。在古埃及,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狮身人面像实际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写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几千年来经历风化和人为破坏,脸部已有损毁,但仍能推想石像最初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第九件】:法老孟卡拉的三人组雕 MENKAURA TRIADS</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灰绿色片岩 GREY-GREEN SCHIST;高93厘米一95.5厘米一92.5厘米;出土于吉萨GIZA的孟卡拉庙遗址TEMPLE IN THE VALLEY OF MENKAURA;第四王朝孟卡拉统治时期 (前2494-2472)。</p><p class="ql-block">法老孟卡拉就是吉萨金字塔群中第三大金字塔的主人,哈夫拉的儿子,胡夫的孙子。</p><p class="ql-block">这个三人组雕像又一次展示了古埃及艺术家的精湛技艺,法老的健美身材和两侧穿紧身长裙的丰满女性,都被刻画得几近完美!</p><p class="ql-block">中间的法老孟卡拉身材伟岸,左腿迈向前(古埃及的审美程式);头戴象征上埃及的白冠,身穿褶皱短裙,一手握着圆棍,一手牵着女神哈索尔Hathor的手。</p><p class="ql-block">右侧女神哈索尔头戴中分假发和代表她的牛角和太远圆盘,手握象征永恒的圣shen。脚下的象形文字“哈索尔是无花果园里的永恒之神”。</p><p class="ql-block">左侧也是一位女性形象,但她不是神,而是拟人化的上埃及诺姆nomes(小国)。她头上的旗帜如果是蝙蝠,则代表诺姆Diospolis Para;豺狼代表诺姆Cinopolis;人形代表Thebes 底比斯。站在法老的左边,象征着被征服和顺从。脚下的象形文字“上下埃及的王孟卡拉得永生”。</p> <p class="ql-block">波士顿艺术博物馆MFA收藏了两件法老孟卡拉的石像,是1905-1942期间乔治.赖斯纳(George Reisner)教授带领的哈佛大学和MFA联合考察队在吉萨GIZA的孟卡拉庙遗址考古的收获。</p><p class="ql-block">一件是孟卡拉Menkaura雪花石坐像,243.8 x 115.6 x 83.8厘米。1909年发现时,只有头和腿部,后于1920年在MFA艺术生的努力下,用石膏补充完整了整个雕塑。</p><p class="ql-block">另一件是水晶砂岩的"孟卡拉和王后雕像"(King Menkaura and queen),高 142米,。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第十件】:斯尼布侏儒群雕 Group statue of Seneb and his family in a naos shrine</p> <p class="ql-block">彩绘石灰岩 PANTED LINESTONE;高43 厘米,激昂22.5厘米;出土于吉萨斯尼布(Seneb)的墓葬;第四—五王朝(前2575-2323)。 </p><p class="ql-block">这是所有文物中最具设计匠心的一件。在古埃及,矮人被认为是神赐予的礼物,所以矮人享有许多特权,经常担任高级职务。据记载,斯尼布(Seneb)是第四、五王朝能够通神的侏儒,他既是皇室服装管理高官,又是神职人员。他美丽的妻子也是Hathor 和 Neith神的女祭司。</p><p class="ql-block">为了掩饰他的身体畸形,制作雕像的工匠将他妻子设计成端坐,而斯尼布盘腿坐,一对儿女站在台阶下,既给人视觉上的均衡感,又突出了父亲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件】:卡佩尔站立雕像 (被叫做村长)Standing statue of Kaaper, called 'Sheikh El-Balad'</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埃及榕木SYCAMORE;高112厘米;出土于萨卡拉SAQOARA卡佩尔墓;第五王朝,乌瑟卡夫USERKAF统治时期(公元前2465年—2458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卡佩尔是第五王朝乌瑟卡夫法老的大祭司,雕像保存得非常完好,刚挖掘出土时,人们发现雕像与他们的村长非常像,故称卡佩尔雕像为“村长”:)</p><p class="ql-block">雕像极其写实,身体浑厚肥胖真实地表现了祭司经济上的宽裕、社会地位的优越;手柱藜杖,后脚抬起,眼望远方,似乎正在匆匆赶路;由黑石和水晶制成的眼睛炯炯有神;是古埃及木制艺术品中的一个巅峰之作。</p><p class="ql-block">第五王朝木头越来越广泛地被用来制作雕像:木头具有更好的可塑性,但却很容易腐烂损坏。像卡佩尔这样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保留下来的雕像极其难得。雕像上原本覆盖了一层石膏粉,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些许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件】:书吏雕像Statue of a scribe</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着色石灰岩;高51厘米;出土于萨卡拉SAQOARA;第五王朝前半段(前2465-2323 )。</p><p class="ql-block">在古埃及,书吏员职业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是整个国家官僚体系的重要组成。因此古埃及的法老和贵族陵墓中,常用书吏雕塑作为陪葬,目的是使这些法老贵族在永生的世界里继续有人为他们处理国事。</p><p class="ql-block">这尊雕像属于古王朝时期写实主义的杰作。书吏盘腿而坐,膝上展开纸莎草卷,右手持握笔姿势,似乎正在书写,但双眼直视前方,认真聆听。现在的埃镑最高面值200元纸币上印的是这尊无名雕像(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200埃镑,钞票背面就是这尊书吏雕像。</p> 中王国 <p class="ql-block">【第十三件】:蒙图霍特普二世雕像 Statue of Mentuhotep Nebheptre</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著色砂岩sandstone;高138厘米;出土于 戴尔拜哈里蒙图霍特普二世葬祭庙(Deir el-Bahari,Mortuary complex of Mentuhotep Nebheptre);第十一王朝 蒙图霍特普二世统治时期(公元前2065年-2014年)。</p><p class="ql-block">孟图霍特普二世被人们视为半人半神的英雄君主,他在位统治时间长达半个世纪,结束了埃及四分五裂的第一中间时期,继纳尔迈之后,又一次统一了上下埃及,开启了辉煌的中王朝时代。</p><p class="ql-block">这尊按照等身比例制作的雕像庄严、伟大、静穆、尊贵。他头戴下埃及红冠,身穿登基庆典上穿的长袍。他戴的假胡须的尖端上翘,象征具有神性的法老已经西去(死去在古埃及就是westing西去这个词)。身体被涂成黑色并且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冥神奥西里斯Osiris的代表动作),暗指死去的国王就是冥神奥西里斯。</p><p class="ql-block">1900年,图坦卡孟墓的发现者霍华德.卡特Howard Carter骑的马被绊倒在地,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通往地下廊道的入口,这就是我们我们今天称为bab al-hosan(马之门)的地方。这条廊道通往墓室,发现了这尊被亚麻布包裹的蒙图霍特普二世雕像。</p> <p class="ql-block">【第十四件】:以奥西里斯形象塑造的辛努塞尔特一世 King Senusret I in the form of the God Osiris。</p> <p class="ql-block">石灰岩,卡纳克Pylon附近的图特摩斯三世神殿的地基里。第十二王朝(前1963-1916)。这尊雕像原本制作于第十二王朝,后被图特摩斯三世用作建材。</p><p class="ql-block">辛努塞尔特一世 又名 塞索斯特里斯一世(Senusret I/Sesostris I ,前1963-1916,意为:荷鲁斯王之名)。他是古埃及第十二王朝的第二位国王,在与他父亲阿蒙尼姆赫特一世Amenemhat I 共同执掌国家十年多后继承了王位。他父亲突然死亡时,他正在外远征。在他统治的最后两年,他和儿子阿蒙尼姆赫特二世联合执政,他在位时间长达45年。</p><p class="ql-block">他以战争和建筑成就而留名青史。在尼罗河第二瀑布附近发现了他统治第十八年时所立的一块石碑,10个战俘的浮雕象征着他所征服的10个地方。他在尼罗河的上下游建造了许多建筑,其中包括两座方尖碑,有一个流传到了今天。在赫尔摩坡里斯他重建了太阳神神庙,对阿蒙神的崇拜开始变得兴旺。在利希特,他在自己的父王陵墓以南两公里处为自己建造了一个金字塔,但是现在已经风化了。他的坟墓和祭庙以其美丽的浮雕和雕像而引人注目。在建筑风格上塞索斯特里斯要求全面回复古王国的传统。</p> <p class="ql-block">【第十五件】王后诺弗列特二世 Nofret II 雕像</p> <p class="ql-block">黑色花岗石;高165厘米。挖掘于尼罗河三角州的塔尼斯Tanis(雕像头部和胸部发现于1860至1861年;下半部分发现于1904年);第十二王朝:塞索斯特里斯二世统治时期(公元前1898年 至1881年)。</p><p class="ql-block">诺弗列特二世 Nofret II 是塞索斯特里斯二世(Senusret II )的王后之一,据说他一共有四位王后,都是亲姐妹。古埃及法老被认为是神,为保证血统纯净,近亲结婚比比皆是,甚至有娶自己女儿的,真是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塞索斯特里斯二世(Senusret II )是古埃及第十二王朝的第四位国王(公元前1897年-1878年)。在与他的父亲阿蒙尼姆赫特二世共同摄政三年后,开始大权独揽指挥了对努比亚地区的征服。他在努比亚地区发现金矿,加上西亚地区向他进献贡品,国家财力变得雄厚富足。</p><p class="ql-block">塞索斯特里斯二世统治期间最大的历史成绩是大规模开发法尤姆地区,他将尼罗河河水引入莫伊利斯湖,并修建了大坝和排水闸,灌溉了成千英亩的良田,法尤姆后来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就是在这一时期打下的良好基础。</p><p class="ql-block">塞索斯特里斯二世将自己的金字塔就修在了尼罗河到法尤姆的入口处拉宏,但是后来新王国时代那位拉美西斯二世为了筹集建筑材料劫掠破坏掉了这座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第十六件】阿蒙尼姆赫特三世(Amenemhat III)斯芬克斯雕像</p> <p class="ql-block">灰色花岗石;高150厘米,长226厘米 ;第十二王朝 阿蒙尼姆赫特三世统治期(公元前1842年-1794年)。</p><p class="ql-block">在埃及第21-22王朝的首都塔尼斯Tanis发现了七座阿蒙尼姆林特三世的斯苏克斯雕像。</p><p class="ql-block">阿蒙尼姆赫特三世是第12王朝时期太平盛世的一位国王,在他统治期间,地方贵族对国家分裂的威胁基本上被消除,他进行了一些列的维护帝国安全和发展帝国经济的建设性工作。他在他祖父塞索斯特里斯二世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法尤姆地区,建立起完整的水利灌溉系统。为保护西奈半岛上的铜矿输入,他在那里建筑了永久性的工人住房和堡垒,防范贝多因人的骚扰。在他的整个统治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军事远征,帝国维持了强盛和平的局面。在努比亚地区,他的势力一直延伸到第三瀑布,在达赫舒尔,他建了一座金字塔,但是自己却被埋在了哈瓦拉的金字塔之中。在那里附近有一座巨大的废墟,经过考证,被认为是古典作家经常赞美的“拉比林特”迷宫。</p><p class="ql-block">这些雕像非常独特,传达了法老超人的力量和威猛的外表。狮子头野性特征代替了传统的尼美斯头巾,加上头上佩戴的王权标志物圣蛇像和假胡须,更加威武庄严。因为后世的许多法老都想将其据为己有,都在高大的基座上雕刻了他们法老王名圈,包括:希克索斯国王尼赫西,拉美西斯二世和第19王朝的美楞普塔和第21王朝的普撒塞尼斯一世。也就是普撒塞尼斯一世将这尊雕像移到了其首都塔尼斯。</p> <p class="ql-block">【第十七件】阿蒙尼姆赫特三世双雕像Double statue of Amenemhat III reused by Psusennes I</p> <p class="ql-block">灰色花岗岩; 高160厘米;发现于 塔尼斯Tanis/Sanel-Hagar;第十二王朝 阿蒙尼姆赫特三世统治时期(公元前1842年-1794年)后被二十一王朝法老普撒塞尼斯一世Psusennes I(约前1039-991 年)再利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尊独具创意的雕像表现了向法老进献鱼、鸟和水草的场景。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统治下,埃及国力强盛,境内的叛乱基本被消除。他兴修水利工程用于农牧业发展,重视艺术、航海、采矿等产业发展。这件花岗岩双身像,之所以做成对称的模样,很可能是为了传达上下埃及在国王的统一治理下繁荣富强。雕像中国王身材健硕优美,手托盛满鹅、鱼和莲花的盘子。他将自己的形象与尼罗河神哈比(Hapy)的形象融为一体,传达出这样的寓意:是尼罗河神和国王赐予了埃及人民食物与富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尊双人雕像有很强的神性:雕像上法老的假发被梳成一个大辫子,宽大的胡须 上有平行的线条。尽管雕像有损坏,但还是可以清晰地辦认出阿蒙尼姆赫特三世威严的面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雕像前后的象形文字是二十一王朝的法老普撒塞尼斯一世后来加上去的,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写有他名字的王名圈,这尊像后被移到了二十一王朝的都城塔尼斯。</p> 新王国 <p class="ql-block">【第十八件】哈特谢普苏特 Hatshepsut 女王头像</p> <p class="ql-block">石灰石;高61厘米,宽55厘米;来自于 戴尔巴哈里Deir el-Bahr(卢克索附近)的哈特谢普苏特神庙;第十八王朝,哈特谢普苏特统治时期(公元前1479年-1458年)。</p><p class="ql-block">哈特谢普苏特 Hatshepsut 被国人们亲切地比喻成埃及的“武则天”。哈特谢普苏特虽然不是最早的女法老,但却是埃及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女王。她统治时期,埃及艺术达到了巅峰状态。</p><p class="ql-block">她是法老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嫁给了兄长图特摩斯二世。丈夫继任法老后不久逝去,丈夫与另一位妃子所生的儿子继任法老就是后面的图特摩斯三世。在小法老未成年之时,她为摄政王(不垂帘而听政),不久以后干脆自己直接理政,自命为女法老。</p><p class="ql-block">她统治时期停止了对外战争,派遣商业探险队联络庞特(Punt),开展与邻国的贸易,使埃及在她执政的期间变得十分繁华富庶,哈特谢普苏特继而利用财富开始大规模建筑神庙,包括底比斯的停灵庙(Deir el-Bahri),并制作了一对巨型方尖碑。哈特谢普苏特在位21年后去世,而在她去世后,叙利亚及巴勒斯坦便宣布独立(之后由图特摩斯三世出征且收复)。</p><p class="ql-block">女法老故去以后,图特摩斯三世开始独自治国,他并未立即着手毁灭哈特谢普苏特治国的痕迹,不知为何,相关报复行动在他在位晚期才展开,当时法老下令将许多刻上她的名字和形象的雕刻毁去。</p><p class="ql-block">这尊头像原本是戴尔巴哈里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第二层的廊柱上的女王巨像的头部。它是一尊奥西里斯像,雕像上女王佩戴有假胡须、红白冠等男性法老的象征物,但面部特征依然优雅,女性化。戴假胡须、身着男装、束胸宽衣、手执权杖、威严无比,这就是古埃及最有权力的女法老的一贯装束。极少有人见过她本人,她的真实相貌和她的传奇故事一样神秘。她面部肌肤的颜色被涂为红色,在古埃及的传统艺术表现上,为了显示与女性的区别,男性的肌肤一般被涂为红色,而女性肌肤则以浅色表示。</p><p class="ql-block">这根奥西里斯柱可能位于第三层的北侧(见下图),北侧的雕像上戴的都是双冠,西南侧戴的则是上埃及白冠。</p> <p class="ql-block">戴尔巴哈里Deir el-Bahr的哈特谢普苏特神庙,第三层的奥西里斯柱。</p> <p class="ql-block">【第十九件】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狮身人面像 Sphinx of Hatshepsut </p> <p class="ql-block">花岗岩,高164厘米,长343厘米;戴尔巴哈里Deir el-Bahr(卢克索附近)的哈特谢普苏特神庙;第十八王朝,哈特谢普苏特统治时期(公元前1479年-1458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尊彩绘石灰石狮身人面像,头部有狮子一样的鬃毛,面容娇美优雅,但为了显示威严,还是附加了男子的胡须以示力量和勇气。女王让人把自己雕刻成狮身人面像是要告诉世人:自己既有人的睿智,又有狮子的勇猛。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狮身人面雕像原是一对的,另一座雕像现存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古埃及的是神人面像结合了狮子的身体和人的头,往往还有一条牛尾,借以表现强大的王室力量,常被用于保护王宫或陵墓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戴尔巴哈里Deir el-Bahr(卢克索)的哈特谢普苏特神庙前的一尊被拼接还原的女王狮身人面像 Sphinx of Hatshepsut 。</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件】:阿蒙霍太普三世和妻子泰伊的巨型石雕像 Colossal statue of Pharaoh Amenhotep III and his wife Queen Tiye</p> <p class="ql-block">这是埃及博物馆内最大的雕像,石灰岩;高7米,宽4.4米;来自于“阿蒙霍普三世陵庙 Mortuary Temple of Amenhotep III” 遗址;第十八王朝(前1386 -1349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蒙霍太普三世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九位法老,他年幼就登基,在位38年期间是古埃及进入一个全盛期的时候,任内大力发展经济,对外与巴比伦、米坦尼(今叙利亚北部)及塞浦路斯等国修好,并修建诸多宏伟建筑。他保存下来了大量自己的塑像(已发现超过250尊),在大英博物馆埃及分馆最显眼的位置,摆着多尊他的雕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尊阿蒙霍特普三世和王后泰伊(Tiya)的巨大雕塑,脚下是他们所生的三个女儿。尽管这位法老非常贪恋女色,迎娶过多位外国公主,但他最亲近爱恋的还是他第一位妻子泰伊。相传,刚继位的法老冲破传统约束,迎娶了泰伊这位来自民间的商人之女。她聪明贤惠,尽心尽力地辅佐丈夫和儿子,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影响力,被几代法老奉为女神。这里居然把泰伊和阿蒙霍特普三世并排等高排列,足以证明她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卢克索的“门农巨像 Colossi of Memnon”,其实是阿蒙霍太普三世Amenhotep III的石像。</p><p class="ql-block">高 18米,重达1000吨!</p> <p class="ql-block">这两座雕像安放的位置恰是当年壮丽的“阿蒙霍普三世陵庙Mortuary Temple of Amenhotep III”前,曾是埃及最大的陵庙!</p><p class="ql-block">据史记载,早在希腊—罗马时期,这里就是人们趋之若鹜的造访地。当时人们认为这两座巨型石像是门农雕像(门农是在特洛伊战争中被阿基里斯杀死的非洲国王)。</p><p class="ql-block">希腊人和罗马人都觉得在日出时分听到北侧那座雕像发出呼啸声是幸运的。他们认为那是门农用哭声呼唤他的母亲(厄俄斯),而他的母亲正是黎明女神。实际上造成这种现象是有原因的。原来在公元前27年发生了一场强烈的地震。导致了石像裂隙中脱落的微粒发生共鸣现像。到了公元3世纪,石像裂隙被重新修补好,而后来再也没有发生那种悲呛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一件】:阿蒙霍特普四世石像 Amenhotep IV(即埃赫那吞Akhenaten)</p> <p class="ql-block">砂岩;高239厘米;来自 卡纳克 阿吞Aten神庙;第十八王朝,埃赫那吞 Akhenaten统治时期(公元前1350年-1333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埃赫那吞,是古埃及第18王朝的国王,以进行宗教改革著称。埃赫那吞原名阿蒙霍特普四世Amenhotep IV,是埃及国王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 的幼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埃赫那吞为了摆脱对古埃及阿蒙神Amen祭司的依赖,削弱和打击与王权抗衡的祭司集团及旧贵族的势力,坚决实行了宗教改革。他宣布,只有太阳神阿吞才是全国唯一崇拜的神,禁止对其他地方神的信仰。他的这一举动是历史上第一次创立一神教,并强力推行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蒙霍特普四世封闭了其他神庙,驱逐祭司,并<span style="font-size:18px;">将首都迁至阿玛尔纳El-Amarna(后来考古挖掘出来的“黄金城”),自己也改名为</span>埃赫那吞 Akhenaten<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由于埃赫那吞生前触犯了僧侣们的利益,他们将埃赫那吞的名字从建筑物上抹去,他在阿玛尔纳附近的陵墓也遭遇了严重的破坏。他的墓穴中的头像左眼被挖掉了。装着他内脏的瓶子也被砸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几尊阿蒙霍特普四世雕像均出自<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纳克阿蒙-拉神庙附近为阿吞神建造的神庙,这是在</span>将首都迁至阿玛尔纳El-Amarna之前所建。这尊巨像属于埃赫那吞在底比斯的统治时期最显眼的文物之一。这尊雕与传统古埃及法老像很不同,<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王的脸部凹陷、窄眼睛、长下巴,略为紧张的面部表情似乎是阿玛尔纳早期艺术的典型特征,走向自然主义的艺术风格。他头戴像征两地的双冠,</span>呈站立姿势,手臂叠放在胸前,手里拿着连枷和象征王权的赫卡(heqa )权杖。他的腰上和手臂上都刻有阿吞的〝王名”。</p> <p class="ql-block">卡纳克 神庙群的柱厅</p> <p class="ql-block">最初,考古界一直认为阿蒙霍特普四世的迁都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瘟疫、地震或者是洪水与战争。直至黄金之城的出现,他们的争论终于有了结果,阿蒙霍特普四世的迁都原因,绝非自然因素,而是出于政治目的。</p><p class="ql-block">考古专家在遗址中找到许多刻有埃及象形文字的泥板,而上面的文字,简直令人大吃一惊,阿蒙霍特普四世的迁都理由,居然是为了稳固政权!众所周知,古埃及社会是一个严重的政教合一的国家,故此国内僧侣的数量极多。僧侣们不从事农桑,只知道仰仗神的名义大肆搜刮钱财,甚至还会在达到一定权力巅峰后,公然与法老进行对抗。</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二件】:雕刻着法老埃赫那吞Akhenaten一家人的石碑 Shrine Stela with the Royal Family</p> <p class="ql-block">祭坛画;39厘米;出土于阿玛尔纳 El-Amarna(黄金城);第十八王朝,埃赫那吞 Akhenaten统治时期(公元前1350年-1333年)。</p><p class="ql-block">都城阿玛尔纳Amarna,是一座拔地而起新都城。在这里,法老将他的名字阿蒙霍特普(意为〝阿蒙的满意者")改为埃赫那吞(〝阿吞的光辉")以强调他与阿吞神之间的根深蒂固的关系。他最终宣布与阿蒙神决裂,从此傲然孤立于外界。在那里,家家敬拜阿吞神。</p><p class="ql-block">从这些石灰岩片浮雕画上可以看出,皇室一家在阿吞神的光照下受到敬拜。这是私人住所的小祭坛。阿玛拉时代特有的自然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完好地表现在这幅小祭坛画上:亲密的家庭聚集场景,国王和王后坐在凳子上,在阿吞神的抚育下,互相爱抚,享受着哺育儿女的快乐。</p><p class="ql-block">他死后,王位传给了九岁的图坦卡吞,后改名为图坦卡孟。图坦卡孟重新把都城迁回了底比斯,从此阿玛尔纳的故事落幕,都城阿玛尔纳遭到遗弃。直到19世纪考古发现,这座“黄金城”才重见天日。</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三件】膜拜阿吞神的浮雕片Akhenaten and his Family to the Aten. </p> <p class="ql-block">着色石灰石;高53厘米,宽48厘米,纵深8厘米;阿玛尔纳遗址皇室墓;1891年发掘;十八王朝,埃赫那吞统治时期(公元前1350年-1333年)。</p><p class="ql-block">这块着色石灰石片发现于阿玛尔纳皇室墓遗址,石片上是皇室夫妻,埃赫那吞和尼斐尔泰悌以及他们的女儿(梅丽塔吞和梅克塔吞)膜拜阿吞神的画面。这块浮雕片应该是属于二女儿梅克塔吞的,她幼年天折,墓内的许多浮雕上都可以看到她幼小的身影。</p><p class="ql-block">浮雕上国王埃赫那吞国王身体上的畸形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一种艺术的表现,他与尼斐尔泰悌都以同样的姿势向阿吞神膜拜献祭。代表阿吞神的太阳圆盘放射出恩惠的光束占据了主要画面;旁边的王名圈里写着国王和阿吞神的名。</p><p class="ql-block">浮雕上的形象属于典型的埃赫那吞统治初期的写实风格,对人体和面部的刻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四件】阿玛尔纳时期铺面碎片</p> <p class="ql-block">着色黏士;野鸭画块高101厘米x宽160厘米; 阿玛尔纳遗址,南宫( MARU-ATEN) ;第十八王朝;埃赫那吞统治时期(公元前1350年-1333年)。</p><p class="ql-block">阿玛尔纳皇家别墅南宫内发现了一些装饰有精美动植物图画的铺面碎片。以沼泽地里的野鸭为主题的那块最生动活波,这种装饰后来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古埃及创始论里水生植物和纸莎草代表了初始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五件】:这个与图坦卡蒙脸型一模一样的黄金面罩,足足使用了10公斤黄金来制作,表面镶嵌了许多宝贵的天然宝石和彩色玻璃,眼睛用黑曜石加蛋白石制成,至今看起来仍然炯炯有神!前额部分饰有鹰神和眼镜蛇神,象征上、下埃及(上埃及以鹰神为保护神,下埃及以蛇神为保护神);下面翘着胡须,象征法老已进入冥界。黄金面罩做工极其精致,堪称人类文明史上最精美的艺术珍品之一。(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根据遗留下来的法老名表,图坦卡蒙是一个无所作为又英年早逝的无名法老,他的墓葬品就如此精美辉煌,人们不免会问那些埋葬在帝王谷那些伟大君王墓中,那些已经永远丢失了的随葬品profusion会是什么样的呢?</p> <p class="ql-block">国王谷King’s Valley 的图坦卡蒙墓葬</p> <p class="ql-block">墓葬中的图坦卡蒙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认为,人死后需要陪葬一批个人用品和宗教ritual用品以便在冥界使用。为了保护死者,木乃伊的绑带之间也要放置大量的珠宝和护身符amulets。</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死者的坟墓通常是珍贵宝藏的藏所receptacles,是历代盗墓贼的目标!要想找到陪葬品都完好无损的坟墓几乎不可能,因此当霍华德•卡特Howard Carter 1922年发现图坦卡蒙墓时真是轰动了世界!它几乎是新王国时期留下来的唯一一座可以称得上完好无损的皇室陵墓。里面获取了让世人大开眼界、难以想象的精美墓葬品!</p> <p class="ql-block">经过这次重大发现之后,图坦卡蒙这位被遗忘了三千多年的法老的身世才被慢慢挖掘出来。</p><p class="ql-block">在埃赫那吞的神秘继承人斯门卡拉Smenkhkara死后,图坦卡吞Tutankhaten(“阿吞活着时的形象〞这是图坦卡蒙原来的名字)大约在公元前1333年登上了王位。虽然很有可能他确实是在阿玛尔纳皇宫内长大成人接受教育,并在八岁时登基的,但从目前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很难将这位年轻的国王与“异教法老”"heretical pharaoh"的家族间关联上。所以他应该是通过与埃赫那吞和尼斐尔泰悌Akhenaten andNefertiti 的女儿安凯塞帕吞Ankhesenpaaten(意为:她为阿吞而活)之间的婚姻取得了合法的王位继承权。</p><p class="ql-block">这对年轻的夫妇在军队的总司令郝列姆赫布Horemheb和“神之父"埃赫那吞时期的"法老的马厩总管"阿伊Ay的指导下统治埃及。为了与过去曾冒犯过的阿蒙祭祀团表示和解,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图坦卡蒙Tutankhamun,安凯塞帕吞的名字也改为安凯塞那蒙Ankhesenamun。</p><p class="ql-block">沙漠城市阿尔玛纳被废弃,皇宫也迁至底比斯,恢复了传统的阿蒙神崇拜。在位9年之后,离奇地死去!他的木乃伊分析显示,他死的时候大约18岁,死因不明,各种猜测频现。图坦卡蒙死的时候没有后嗣,他年轻的妻子安凯塞那蒙向赫梯帝国送上橄榄枝,希望他们送一位王子和她再婚,继承王位。但是王子在路途中就被刺杀,而安凯塞那蒙再也没有被提起过,消失殆尽。后来阿伊Ay继承了王位!精明的郝列姆赫布General Horemheb在阿伊之后登上王位,他毁坏了埃及纪念建筑上图坦卡蒙的名字,因为他与异教法老家族之联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阿玛尔纳时期Amarna Period的最后代表人。</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六件】:图坦卡蒙的镀金宝座Glided Wooden Throne of Tutankhamun</p> <p class="ql-block">木、金叶、银、玻璃旅和半宝石 Wood, Gold, Glass, Carnelian;高102厘米,长54厘米,宽60厘米;发现于图坦卡蒙墓葬,第十八王朝 图坦卡蒙Tutankhamun统治时期(前1336-1327 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座用镶嵌的银、宝石、彩色玻璃装扮得极其精美,考古学家们看到它时,立即宣布它为埃及文物中最精美的一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座的四个脚都是狮脚的形状,座位的前部装饰有两只狮头。两边扶手则各有一只带翼的圣蛇像,戴着上下埃及皇冠,展开双臂保护着国王的王名圈cartouches。</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座靠背上的画面有阿吞神,说明宝座的制作年代为图坦卡蒙统治的第一年,因为将阿吞神换回到阿蒙神的时间应该在恢复阿蒙神信仰之后。而画中表现的皇室家庭生活场景确与阿玛尔纳时期的艺术表现相吻合。</p><p class="ql-block">宝座靠背上的画中图坦卡蒙坐在一张带垫的椅子上,一只手臂搭在椅背上,脚放搭在凳上。他头戴变形双羽冠(双羽冠在第四王朝开始出现,常用羊角装饰,在新王国时代与蛇、太阳圆盘组合在一起有很多种变形),身着大项圈,褶皱裙。妻子安凯塞那蒙Ankhesenamun手拿罐子,站在他面前给他涂抹油膏,她身穿一件长衫,头上戴着有眼镜蛇的双羽冠。</p><p class="ql-block">王名圈cartouches里既有他们原本的名字:图坦卡吞和安凯塞帕吞,也有他们后来改过来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七件】小装饰箱 CASKET</p> <p class="ql-block">木头上覆盖灰泥,上色; 高44,长61,宽43厘米。发现于图坦卡蒙墓葬,第十八王朝 图坦卡蒙Tutankhamun统治时期(前1336-1327 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箱子上的装饰画都是对称的,表现的是法老(图坦卡蒙)战胜敌人的传统主题。在箱子较长的侧面,国王驾驶着装备极其华丽精良马拉战车chariot。按传统习惯,马车的缰绳系在他的腰上,这样他就可以在用臀部操纵马车方向的同时,腾出双手来拉弓射箭,画中的国王正准备向他的敌人射击。埃及的军队跟在法老的后面组成整齐的三排,而敌军(叙利亚人在一边,努比亚人在另边)的战车、士兵和马匹乱作一团。</p><p class="ql-block">在较短的侧面上,图坦卡蒙被描绘成斯芬克斯的样子践踏北部和南部的敌人。在箱盖上装饰的是胜利主题的另一版本形式,它是沙漠中狩猎的场景:国王在战车上射击象征埃及敌人的动物。(见下图)</p><p class="ql-block">箱子内装有一些物品:三双金凉鞋、一株纸莎草植物、一个镀金的靠枕、一件金丝刺绣服装、项链等。</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八件】装卡诺匹斯瓶的圣箱 Canopic shrine on gilt wooden sledge.</p> <p class="ql-block">木头外裹灰泥后镀金,玻璃等;高198,长153,宽122厘米;发现于图坦卡蒙墓葬,第十八王朝 图坦卡蒙Tutankhamun统治时期(前1336-1327 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只令人过目难忘的圣盒是用于存放卡诺匹斯瓶的,里面还有一个雪花石容器,内装四只装法老的内脏的容器。这支圣盒安装在雪橇上,有四根柱子支撑顶部,柱子上的铭文提供了法老的名字和头街。四女神张开双臂来保护法老的内脏,头顶上以及圣盒壁上的浅浮雕用象形文字标注着她们的名字。每个女神的脸都朝向荷鲁斯的一个孩子,而荷鲁斯的孩子的职责就是保护法老的内脏。女神伊西斯和艾姆谢特一起看管肝脏,奈芙蒂斯与哈匹一起看管肺,奈斯与多姆泰夫看管胃,而塞勒凯特与凯布山纳夫起看管肠子。</p><p class="ql-block">雕像人物头部轻微的转动(传统埃及雕像遵循正面律法则),前伸的长脖子以及身体自然的造型都是受阿玛尔纳艺术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九件】雪花石卡诺匹斯圣瓶 alabaster canopic box which contained Tutankhamuns mummified internal organs.</p> <p class="ql-block">雪花石,金箔;高85.5,长54,宽54厘米</p><p class="ql-block">这座圣盒就放置在上面的木制镀金的圣箱里。其外形与早王朝埃及南部圣庙的外形类似。圣盒的内部被分为四格,里面放置有装图坦卡蒙内脏的罐子,罐子上都有盖,盖顶上有图坦卡蒙的形象,他头戴尼美斯头巾,额头上佩戴有王权象征的秃鹫和圣蛇。</p> <p class="ql-block">【第三十件】:麦伦普塔石碑(亦称为以色列碑) The Merneptah Stele, also known as the Israel Stele </p> <p class="ql-block">大理石;3米多高;出土于底比斯Thebes; 第十九王朝 麦伦普塔统治期 (前1213-1203年在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块石碑是最早记录“以色列”这个民族的考古依据,意义非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麦伦普塔 Merenptah 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的第四任法老,是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的第十三子,因前面的兄长全部夭折而继位,当时已六十岁。据记载麦伦普塔 Merneptah是为能征善战的皇子,拉美西斯二世任内的战功居然大部分归功于这位皇子。多次远征,曾打败利比亚和海上民族,占领以色列,同时他还新建了宫殿。他的陵墓已发掘。其木乃伊得到确认。</p><p class="ql-block">碑文记述了麦伦普塔对迦南叛乱的镇压,并提到以色列在之前的一场战役中被彻底制服:“以色列Israel已被消灭……它的种子已不复存在。西方学者认为这是最早的记载以色列这个民族的考古依据。意义非凡!</p><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三件考古发掘的石碑对以色列有记载,但都比这件的时间要晚很多。Mesha Stele(卢浮宫,840 BCE), Tel Dan Stele(以色列博物馆,9th century BCE), Kurkh Monoliths(大英博物馆,two Assyrian stelae)。</p> <p class="ql-block">【第三十一件】年幼的拉美西斯二世与霍朗神的雕像Ramses II as a Child and God Horun</p> <p class="ql-block">花岗岩与石灰石;231厘米;出土于Tanis;第19王朝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统治时期(前1279-1212年)。</p><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是第十九王朝的第三位法老,他不仅在政治决策上有开明的远见,在军事和战争方面也为古埃及人们带来了繁荣和富强,比如拉美西斯二世远征,既平定了一系列叛乱,也和诸多周边国家达成和平协议,例如与赫梯帝国达成的和平协议“卡跌什和平条约”。此外,拉美西斯二世的个人生活也十分丰富多彩,还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家、文学家和诗人。</p><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不计其数,在博物馆里看到好几尊都没有任何标签说明。这尊雕像将他塑造成一个被鹰神保护的孩子,非常顽皮可爱,实属罕见!</p><p class="ql-block">雕像上拉美西斯二世是个光着身子、吸着手指的孩子,辦子垂到右肩,头上戴的帽子有圣蛇,顶着太阳园盘。构成雕像的这些元素实际上组成了一个字,代表的是国王自己的名字:太阳圆盘读作Ra,男孩即mes, 灯芯草即su,组织在一起就是Ra-mes-su,即国王的名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什么是霍朗 Horun 神庇护小男孩?据说,霍朗神来自黎巴嫩的群山中,以好战的英雄自居,经常以鹰的外形出现。雕像来自</span>崇拜<span style="font-size:18px;">霍朗神的吉萨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传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曾经从西亚的战场上带回许多战犯和劳工,并将他们派遣至孟菲斯的大墓地劳动,这些战犯和劳工大概就是将霍朗神的崇拜引进埃及的人。到了十八王朝中期,霍朗神就与荷鲁斯神合二为一了!</span></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的阿布辛贝神庙Abu Simbel temples。</p> <p class="ql-block">看过重多古埃及文物,似乎摸索出些古埃及的艺术表现规律。古埃及艺术表现受帝国的管制,规范的程式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p><p class="ql-block">一,雕塑的程式化:1. 雕塑无论是立像还是坐像,头、躯体和两腿必须保持垂直。立像一脚在前(一般是左脚),一脚在后;两手紧握下垂,即使有动作也必须紧靠躯体。坐像上身端正,两腿并紧,两手按膝盖或一手放胸前,或者两于胸前交叉。 ⒉ 无论立像还是坐像,都着重刻画头部,尤其注重刻画眼睛,例如眼球用水晶镶嵌,眼珠用乌铜作成。其他部位的处理则比较简单概括。面部轮廓在像主人的基础上有所美化。为表示威严,国王、王后的表情十分庄严,几乎没有感情流露。 ⒊ 人物按身份的尊卑决定形象的大小。 ⒋ 雕像着色,眼睛为黑色,男子的皮肤为褐色,女子的皮肤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发饰衣服等则按事物上色。 </p><p class="ql-block">二、浮雕和壁画的程式化: ⒈ 正面律。人物的肩膀为正面,头为侧面,乳房也是侧面表现,并直接画在肩下,眼睛为正面,两腿为侧面,两脚也画成内向的。 ⒉ 画手时,必须画出所有手指。人的朝向一般是朝右的,要伸胳膊时也总是选择右臂,左臂则弯曲帖在身上。但有时为了左右墙壁的对称的需要,人物的动作也会出现向相反方向运动的情况。 左脚正面,右脚也画成左脚。⒊ 男性的服饰一般为系在腰间的上半部分打褶的短围裙,女性的服饰一般为露出胸部的紧身长袍。男性有象征权力财富的饰物,女性有项链、发饰、手镯等。 ⒋ 画面中人物形象的大小与人物身份的尊卑成正比,身份越高贵形象越大。 ⒌ 画面多以水平带状结构分割。</p> <p class="ql-block">这里只是有选择地介绍了部分该馆看到的精品,同量级的藏品还有许多,留待将来有时间时再续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