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池上

龙石篆刻

<p class="ql-block">沈龙石</p> <p class="ql-block">  这趟台湾之行,我们在台东的池上乡逗留了一天,住了一个晚上。</p><p class="ql-block"> 住的是民宿,叫“贤情民宿”,一栋高低错落的三层楼房,遗世独立般座落在绿油油的田野上。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妇,讲台湾腔的闽南话和普通话,慢声细语,笑吟吟的温和亲切。我们一行四人,到的时候是晚上,安顿之后,女主人为我们端上清淡的家常饭菜,因为是闽南风味,大家一下子忘了出门在外,不知不觉回到家中。</p><p class="ql-block"> 清晨起床,穿衣盥洗后下楼来到屋外的草坪上。抬头一看,一望无垠的稻田映入眼帘。早春二月,新播的秧苗生机勃勃,灌溉过的稻田水平如镜,在天光云影下变幻着不同的图案。远处群山环抱,一溜溜白云慵懒地窝在山腰上。一道水渠从草坪旁边流过,一直流向远方的田野,水清见底,潺潺有声。我在草坪的藤椅上坐下,置身于蓝天绿野之间,心胸开阔,百虑俱消。我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眺望远山,极目天际。或许是平日里穿行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目光所及难有如此深远的视野,此时脑海中突然冒出久违的宋词名句:“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一个“抹”一个“粘”,形象逼真,意境优美。我想作者一定如我现在这般,有点时间,找点空闲,极目远眺,才有这美妙的感觉。古人对于四时变化、人事命运有时间深刻体悟,有心境捕捉灵感,他们关心一棵树的成长、一朵花的盛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浓缩成诗句,便是体察入微的至理名言。现代人生活在城市,车水马龙中关注的是红绿灯的变化,争分夺秒,无暇顾及身边的花花草草和风风雨雨。像我今天这样坐着远观天地,心随白云,思绪随风飘散,既难得又奢侈。</p> <p class="ql-block">  正胡思乱想中,同伴叫吃饭,于是依依不舍地起身进屋,到餐厅吃饭。</p><p class="ql-block"> 早饭后游大坡池,路不远,一刻钟功夫就到了。只见群山绿野的怀抱中,一大片白茫茫的湖水静谧安详。湖岸生长着许多水生植物,一群水鸟在湖面上悠游休憩。沿湖的小路上有观光的游客、推着婴儿车散步的妇女、健身的老人,神色轻松,平和温馨。大坡池是花东纵谷地壳运动中形成的天然湖泊,“池上”便因此而得名。这个座落于花东纵谷中部偏南的小镇,东边是海岸山脉,西边是中央山脉,山多水众,境内就有龙泉溪、大姑峦溪、卑南溪等河流,水源充足,加上土地肥沃和气侯适宜,这片冲积平原特别适合水稻生长,生产的“池上大米”品质优良,远近闻名。</p> <p class="ql-block">  池上大米的出名,“池上便当”功不可没。池上米品质上佳,但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时代,池上米和池上宝地一样,躲在深闺人不识。直到花东铁路建成通车后,池上人用池上米制作盒饭,也就是便当,卖给火车上南来北往的旅客,池上米才随着池上便当扬名宝岛。池上便当大受欢迎的原因,首先是优质的池上米,池上米有着独特的米香和口感。再者用木盒包装,木盒吸水透气,饭菜不变味。盒饭的菜品丰富,有卤肉、腊肠、油炸鱼虾、鸡蛋、青菜等多种搭配,供客人选择。早期长途火车上供应有限,所以一经推出,便成为明星宠儿。我们参观了镇上的“池上便当博物馆”,看了“历史文化区”“农田农具区”“池上饭包区”等几个展示区,对池上有了更深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优质的池上米如今已名声在外,漂洋过海,它富了一方百姓,也让更多人认识池上。这一方远离喧嚣、偏居一隅的花东小镇,有着纯朴的民风和自然的田园风光,很容易让人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p><p class="ql-block"> 台湾回来,倏忽已过半年。岁月无情,年初台湾之行的许多记忆正悄悄淡化,而池上的印象却越来越清晰。很想有机会重回池上,对着稻田和远山发发呆。</p><p class="ql-block"> 2009年8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