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乡镇学到的几件事

邓丽娟

<p class="ql-block"> 今年写年终总结时,我细细回顾在洪水泉乡工作的日子, 一件一件工作如同电影回放一样回顾时,我在想在这一年半的时间,我学到了什么:</p> 快速学习的能力 <p class="ql-block">  从机关到乡镇,从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到工作内容的转变让我自顾不暇,首先要承认自己的“无知”,乡镇工作能锻炼人这话不假,党口政府口的各类工作从台账制作到实际操作,人人都是多面手,经常听到扫地僧式的人对某项工作侃侃而谈,所谈内容既深刻又具操作性,于是我的口头禅成了“你看这样可以吧?”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p><p class="ql-block"> 怎么把文件精神接地气的及时准确传达落实,成了一个攻坚的课题。各项工作虽然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但千丝万缕下来都又密不可分,于是开启了先干起来,然后再学,边干边学边用的模式,2022年夏天的时候撂荒地整治工作,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我连图纸上的图斑都辨不清,经验丰富的包村干部笑着说,“先到村里,我给你一块一块指。”我俩站在山梁上,他指着一块地告诉我图斑上对应板块,看了图斑看地,看了地又看图斑,我始终无法看明白二者的联系,就很后悔自己平时“下地”太少,地理知识学的太差,边干边学吧,先开始拿着手机绕地一周进行系统录入,遇上陡峭的地,他们笑着开玩笑”你还是别去了,好不容易手机里录的信息,你摔倒滚下来,我们管你还是管手机?”手机的信息确实异常宝贵,每一块的地都要拿着手机步行丈量录入信息,地有多大脚步就有多远。中午大家都怕来回吃饭耽误时间,拿出馍馍、茶杯坐在山头上,看着连绵起伏的山头,高原的风总是很粗犷,荒地上种不出玫瑰,一块馍馍却让我们踏实。其实直到现在,我好像对那张图纸还是一知半解。</p><p class="ql-block"> 我把在乡镇工作需要学的东西总结为两种:知识、方法。在乡镇直接面对的是群众,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落实者,我需要不断更新的学才能保证对症下药的说内行话、将心比心的说大实话、出谋划策的说鼓劲话,时时刻刻都感觉学的东西不仅有用,还不够。熟悉掌握政策,精准落实政策来应对挑战、解决问题、适应工作,有时在村里工作时,群众的问题让你始料未及,却又一针见血,书到用时方恨少,有时答不出来的时候时有发生,回来后一阵恶补,暗暗发誓下次一定要答得上。</p><p class="ql-block"> 还要学习方法,处理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服务群众的方法,和老百姓交流,要叫得上名字帮得上忙,得学会说“土话”。你说:“你好,我今天来给你宣传一下医疗保险政策。”他可能会说觉得你讲的太深奥听不懂转身要去喂羊,但是你说:“尕富贵,去年家里住院的病人的费用都报销了吗?我来帮你看看还有没有没报销上的。”他会热情的把你请进门,端上一杯熬茶。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把老百姓当成自己家里人对待,进得了门、聊得上天、吃得了饭,哪怕是一碗洋芋菜也是至高的认可。正所谓,乡镇工作千难万难,与老百姓交朋友就不难。</p> 随遇而安以苦为乐的精神 <p class="ql-block">  抛开工作环境和条件不提,大家似乎把住在单位里不能回家的苦闷化作了一股神秘力量,提前买点物资屯在宿舍成了每个人的习惯,洗发水、辣片、方便面、水果,我常在想如果大家把自己屯的物资拿出来,足够开个生活超市,有时因为特殊原因需要长期住在乡上,我想最开心的是对面小卖部的老板娘,100元也许在县上啥也买不到,在对面小卖部你却可以享受到尊贵的包场服务,但前提是你去的早,否则面对空荡荡的货架,会有一种有钱也花不出去的莫名心酸。</p><p class="ql-block"> 汪曾祺说,“随遇而安”,“遇”是不顺的境遇,“安”也是不得已。不“安”,又怎么着呢?既已如此,何不想开些。如北京人所说:“哄自己玩儿。”当然,也不完全是哄自己。生活,是很好玩的。</p><p class="ql-block"> 也是在这些不能回家的日子里,大家结交了青山一道共担风雨的友谊,大家共同成长进步,吃住在一起,是朋友又是家人,对彼此的情况了如指掌,谁喜欢吃辣椒,谁回宿舍喜欢唱歌,谁的身上有哪些陈年老病,谁家里的孩子今年要高考了。对彼此家庭情况也非常了解,有时甚至能在你和家人视频聊天的时候插几句问候,仿佛彼此是很久没见面的亲戚。今年住在乡上,恰逢世界杯,晚上食堂吃晚饭时,“他们的草坪为啥那么绿?他们的球鞋很贵吧?威尔士是哪个国家?”一帮内行带着像我这些不懂比赛规则的人看球赛,边看边聊,小到比赛规则,大到足球业的发展,专业的、业余的、不专业的说出的观点,让食堂充满了笑声,那笑声也好像真的带走了大家一天的疲惫。</p><p class="ql-block"> 在乡政府的办公室衣架上,挂的都是雨衣、防晒帽、羽绒服这一类功能性服装,以便随时应对各种天气,有时县上下雨,我们乡上就在飘雪,大家习惯了穿厚,因为穿厚了热了可以脱,县上开会时,机关单位的穿裙子、穿衬衣,只有乡镇上的领导干部们的椅子后面搭着厚厚的外套。爱美的姑娘们穿不了高跟鞋,怕到村里去的时候鞋跟被糟蹋,更怕自己不方便,后来大家都住在乡上时,有的人发展到上班不洗脸美其名曰“省钱”,但也有人说是上班不化妆,化妆不上班,横批你们不配。刚到村里入户时,院子里随时跑的狗、看起来难以接近的牦牛、听不太懂的青海话.....让我望而生畏,时刻保持警备状态,村干部们总是笑我,入户多了,谁家的狗没拴绳、谁家的鸡爱啄人好像也烂熟于心了,到现在一边擦着鞋上的牛粪一边给农户讲交返乡报备的流程,有时想想最开始的自己也觉得也真是有些矫情了。</p> 承认不完美,才会真实可爱 <p class="ql-block">  承认和接受不完美,不是妥协,不是认输,我觉得是充满希望的启程。</p><p class="ql-block"> 刚来乡镇工作时怕来检查和考核,怕准备不充分,怕给领导交待不了,现在考核来了,我们欢迎人家查的仔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找不出自己的问题,检查组的及时能指出问题所在,查出来的问题我们列出来就是下一步重点抓工作的方向,有时对一项工作有疑问时,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事论事的讨论,哪怕有时争得脸红了,谁都不会生气,我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都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目的——高效完成工作。</p><p class="ql-block"> 回顾复盘这一年半的工作,有的错误自己认识到了,有的错误别人指出了,有经验也有教训,从教训里接受了挫折和批评,总说乡镇工作能积累工作经验,我想也是在无数次吸取教训中站起来,把教训变成专属于自己的经验。但是工作也不允许在试错中前进,用一种乐观担当的态度去接受工作中的不完美,在摸索探索求索中有规律、有思考的去完善工作中的不完美,葡萄树上长不出百合花,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找自己,我想这是每个乡镇人每天都在做的事。</p> <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献给我们不平凡的2022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