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11.16</p><p class="ql-block">天气晴朗、微风、蓝天薄云</p><p class="ql-block"> 今天不用看娃,难得的休闲时光,一早和先生乘地铁6#线去恭王府。金安桥站~北海北站下车用时30分钟,方便快捷,省去了停车找车位的麻烦。疫情期间王府内人很少,能净下心来认真仔细参观、浏览、拍照,真爽!</p><p class="ql-block"> 立冬已至,冬天将来之时,恭王府内,仍留着一抹斑斓,红枫的红,银杏的黄,松树的绿、还有蓝天白云红墙绿瓦,共同交织晕染着王府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是清代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王府建筑群。建筑分为中、东、西三路。纵向布局有前后五进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曾经有过四任主人:</p><p class="ql-block"> 第一任主人:清乾隆时期权臣和珅。恭王府以前叫和府,其建造和设计者都是和珅,和珅为了建造这个家,费尽心思,请了诸多的风水大师勘察设计,打造出了一座史诗般的“天下第一豪宅”。</p><p class="ql-block"> 嘉庆帝当政,罗列和珅二十条罪状,赐白绫一段,最后自缢身亡。嘉庆帝把宅子赐给第二、第三位主人。</p><p class="ql-block"> 第二任主人:丰绅殷德,和珅的儿子,儿媳是乾隆的女儿和孝公主。</p> <p class="ql-block"> 第三任主人:嘉庆帝的弟弟永璘(庆亲王),所以这里成为了永璘的庆亲王府。</p><p class="ql-block"> 第四任主人:咸丰时期,庆王府被赐给了恭亲王奕訢,恭王府的名字由此而来并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西洋门、大戏楼和后罩楼是恭王府的三绝,一宝是福字碑。</p><p class="ql-block"> 还有人说:三绝是,西洋门、大戏楼、福字碑,一宝福字满园……等等版本多多。</p><p class="ql-block"> 这座王府建筑,在两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到底经历了哪些风风雨雨?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不管民间怎样传说,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一起探究充满传奇神秘色彩的恭王府吧!</p> <p class="ql-block"> 西洋门位于恭王府后花园的正前方,算是后花园的大门,门上刻有“静含太古”,门内刻了“秀挹恒春”,意思就是说,站在后花园里,既可以享受太古幽静,也可以拥有春色满园。</p> <p class="ql-block"> 西洋门并不是和珅建造的,而是在晚清时期恭亲王奕訢建造,当时恭亲王经常接触西方各国人士,还代表大清访问过西方国家,接触了很多西方的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就在自己的后花园建造一个汉白玉拱形门,西洋门,目前是北京城里唯一一座保存完好清朝西洋门。另一座在圆明园早已被八国联军烧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大戏楼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全封闭式大戏楼。在清廷档案中,戏楼均称为“大戏房”。恭王府大戏楼,建于同治年间(1862一1874),是恭亲王及其亲友看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整个大戏楼是纯木结构,采用三卷勾连搭式屋顶。戏楼完完全全是榫卯结构,没有一颗钉子,但却构成了一座雕梁画栋、结构复杂的高楼,十分厉害。</p><p class="ql-block"> 戏楼内厅堂很高大,但音响效果非常好,处在大堂最边远的角落,也听得清清楚楚到了绝妙的境地。在这里听戏,完全可以感觉到余音绕梁。戏楼面积约700平方米,可以容两百余人,且前台和后台用木屏风间隔开来,整个楼顶和柱子都绘制了紫藤花,样式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 来到这里时已是中午,阳光柔润而醇厚,当一缕斜阳,穿过飞檐翘角,透入雕梁画栋间,大戏楼的奢华典雅,令人惊艳,光影交织,时光静谧,似有古韵悠悠回响在耳边。</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花园中的假山“滴翠岩”石洞下,有个“福”字碑,这个碑上的福字是康熙御笔。传说是为了给年迈多病的祖母孝庄祈福所用。乾隆时期,此碑曾神秘失踪。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员在王府后花园的秘云洞内意外地发现了失踪的福字碑。总理得知后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又叫万福园,就是因为这府里藏了一万多个“福”字,正所谓是被福气笼罩。传说,和珅在设计园子及装修的时候也是下足了功夫,根据万福字设计了9999只蝙蝠,代表着福气满满。造型各异的蝙蝠一个个隐秘地藏在长廊浮雕里,再仔细观察墙壁上的彩画、亭台、窗户的镂空中和走廊的两边随处可见蝙蝠的身影。而第一万个福就不是蝙蝠了,而是秘宝——福字碑。</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的后罩楼是最有传说故事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后罩楼是一整栋建筑,但东、西、中部又各有名字,东部为瞻霁楼,中为福镜楼(在恭亲王时期)改为佛楼,西为宝约楼。西端的5间房俗称“水法楼”,里面曾是国内惟一的室内山水园林,将亭台楼阁和假山溪流等搬进屋里,天花板被绘成天空,墙上以透视法绘竹林、山峰,配上楼台水榭、山石叠砌,瀑布飞泻,蔚为壮观。(疫情期间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 一般四合院后罩房,主要是用来居住的,居住在这里的人一般是家族中的女眷亲属。另外还有女佣人。后罩房因为房间数量最多,因此它不仅仅用来居住,还被用作堆放杂物,做为库房使用。</p><p class="ql-block"> 恭王府的后罩房就是两层结构,所以叫后罩楼。还有个突出来的部分,称之为半厦。站在后罩楼的上层,可以透过窗户观赏园林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三绝一宝”只能算是恭王府的冰山一角。这座豪宅的原主人可是权倾朝野,深受乾隆皇帝喜爱的和珅,和珅所拥有的财富都藏于什么地方呢?答案就是和珅藏宝楼,后罩楼。</p><p class="ql-block"> 在嘉庆皇帝抄了和珅的家时,已经搬走了不少,然而,精明的和珅却留了一手,他秘密吩咐工匠在修建藏宝楼墙体时,采用双层砖石垒砌夹缝墙,然后在夹缝墙中修建通道,通往藏宝地窖,和珅将大量最珍贵的宝物,藏在藏宝地窖中,连抄家的官兵都没有发现。</p> <p class="ql-block"> 咸丰二年(1852年),恭亲王奕䜣正式入住,此时恭王府内的宗教活动内容丰富,除了严格进行满族本教萨满教祭祀外,府内也留下了不少佛教的印迹。奕訢将后罩楼底中间改为佛楼,楼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和菩萨,是当时府内的礼佛之所。</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后罩楼,琉璃筒瓦,朱红廊柱,形式各异的什锦窗,气派辉煌又精妙绝伦,作为恭王府“三绝一宝”的重要景点供游人客参观。后罩楼中间部分复原了恭亲王奕訢时期的佛楼景象,并在佛楼廊道放置了一排转经筒,增加游览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来过恭王府肯定听过导游讲后罩楼的故事,后罩楼为和珅的“藏宝楼”,当年放满了珍宝,富可敌国。此楼每一间房子的窗户都不重样,和珅能从窗户的样式和花纹就知道房间所放宝贝是什么了。</p><p class="ql-block">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乎,想想和大人日理万机,竟还记得住窗花与财宝的关联这也太神了!我想这只是传说而已。后人应该是充分发挥了足够的想象力来抹黑大贪官和珅。不过,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几十扇窗户还真很少重复。</p><p class="ql-block"> 其实和珅不仅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还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情商极高,同时他的理财能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p> <p class="ql-block"> 我认真数了一下,后罩楼共有两层44间房,也就是88间,这二层的44间房的后窗,造型各异无一雷同,(也有人说是45、46个后窗)无论多少怎样的功能,单独从审美角度评价,营造这座后罩楼时,和珅煞费苦心,同时也反应和珅有着极高的艺术审美造诣!</p><p class="ql-block"> 一层都是长方型,二层为形式各异的精细砖雕什锦窗,有圆形、方形、石榴形、卷书形、磬形、鱼形、蝙蝠形等等,寓“福庆有余”之意。如此长度和间数的后罩楼在清代王府中仅此一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幅什锦窗的外形是一个磬的形状,谐音庆,寓意喜庆、吉庆。我们现在看到的造型上面有只蝙蝠,下面有两条鱼,传说是取福庆有余之意。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底部墙砖有明显的粘贴修补痕迹,很有可能是为了迎合某些故事后加上的,这只是我猜测而已。</p> <p class="ql-block"> 关于这座恭王府,有讲不完的传说故事,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一点不假。这座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p><p class="ql-block"> 恭王府经历了这么多“是非成败转头空”,却如过眼云烟般随着时空之风飘散。唯有这矗立着的古老王府,向人们不断证实这段悠悠历史,千年,万年....</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在王府里走了五个多小时,意犹未尽,掩卷沉思,颇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 后记</p><p class="ql-block"> 2008年恭王府大规模修缮时,藏宝地窖才被现代专家所发现,地窖里藏着无数珍贵奇宝,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光是白银和黄金就有8亿两,金珐琅怀表、乾隆皇帝的十二月令玉佩、胭脂红、蓝地轧合欢瓶,做工十分的考究细致,十分地珍贵。四大国宝翡翠之一的,岱岳奇观翡翠山、各式金贵华美钟表、乾隆皇帝曾给爱女的金玉顶冠等等宝物数不胜数,价值连城。一座200多年的恭王府,竟藏着如此庞大珍贵的绝世宝物,实在令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平面图,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恭王府的整体布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