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兴怀 润物无声

敏达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b>感事兴怀 润物无声</b></p><p style="text-align: left;"> ——写在吴善翎先生词集《我爱家乡山和水》出版发行之际</p></h3> <h5></h5><h3> 词抒情,诗言志,共识心性,乃智慧。它包括对雄浑、沉郁、平淡、旷达、直率、幽默等情感的表达,意象表现人们的社会生活,揭示丰富的人类精神世界。它与你我情愫相结合,与国家灵魂共呼吸。或崇高,或优雅,或悲怆,或愉悦,在想象的境界里去探索,去创造,给读者听众留白,遐思。</h3><h3> 词又借助音乐的翅膀,飞进听众的耳朵,回荡在每个人的心灵。然词合乐的清浊尤为重要。浊之,无病呻吟,口号连篇,概念成套,空洞响硬,追求感官刺激,无节制的欲望,甚至“娱乐至死”。清之,可慰藉不安的心,唤醒人类远离自然的后患,去寻找真诚,在至善至美中发出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是精神世界的极大富有。渐渐地,大自然与你我的心脏共搏动,刚变柔,恶变善,躁变静。词与乐当遵循这样的本质属性去创造,去追求,恢复担当起庄严的使命,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达到熏陶、滋养心灵的作用,使人变得高尚起来。</h3><h3> 词集《我爱家乡山和水》属上乘之作,境界的高远,思想的力量渗透其中。语言特点与写作功力显而易见。如:《拉太阳》的雄浑壮丽与《有梦的感觉真好》的饱满真情;《放歌大辽河》的朴实豪放与《开花时节》的亲切自然;《小岛的故事》平淡和谐与《青春季节》的凝练集中;《大年夜》的乡俗热情与《自行车交响》对生活观察的细致;《邻里情》的短小精悍与《绿色的小诗》的深远意境;《蓝色的心愿》生动活泼与《飞鲨飞鲨》的轻盈机智……</h3><h3> 整本词作呼唤着理想的回归,对生命体验与本质的追问。在我们心灵正经历着“文化沙漠”,人文环境正处于“消费文化”的时代,这些作品散发着超越功利的精神视野,达到美善的完美统一,提升人们的心灵境界,实在难得。更有《月圆的时候》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歌曲作品优秀奖;《晨星》获中国音协主办的“美丽中国”大型征歌活动优秀创作奖;《我爱家乡山和水》获文化部优秀群众歌曲奖;《好运澳门》获澳门之歌歌词大赛一等奖第一名;《梦回章丘》获李清照华语歌词金奖第一名……。</h3><h3> 与善翎先生相识相交多年,深深为他的儒雅、谦和、低调、坦诚、勤奋的人品词品所感动。词集是从2000多首作品中择选出306首结集成册。涉猎题材极其丰富,有家国情怀,乡情乡韵,都市生活,童心童趣;有对人生所思所悟、地方戏曲唱词、电视剧主题曲,还有到海岛、林区、油田等地深入生活、采风创作有感而发的作品等等。<br></h3><h3> 一首首词作像闪闪的星光“漫成曙色一片”。如春风拂去凡尘,如细雨润泽心田。它激活了心灵的本真活动,丰富而有力量,这也是艺术的力量。我们从中静观对生命意义的领会,将价值意义的标尺于内心,引发通达无限的想象去体验真理,构建精神家园的文化,走向生命的理想。厚重的词集即是善翎先生50年播种耕作而结出的沉甸甸的智慧之果。<br> 祝愿先生笔耕不辍,不断有优秀作品奉献。在词集出版发行之际,不揣浅陋,写些所思随感,以就教于善翎先生。</h3><h3> 是为序。</h3> <br> 2015-3-10 于寓所 汪 敏<br> <h5>(照片均为作者拍摄于采风创作期间)</h5><h5> (所配音乐为歌曲《我爱家乡山和水》吴善翎词 赵奎英曲,辽宁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王月忱演唱,这是1980年的演唱录音。)</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