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阅读

王丽君

<p class="ql-block"> 路虽远,行则将至。</p><p class="ql-block"> 事虽难,做则可成。</p> <p class="ql-block">  扬中的秋冬,忽冷忽热,秋热时忘乎所以,冬冷时不知所措。尤其是冷,与家乡白水截然不同,毫不避讳的说,白水的冷冻皮肉,扬中的冷渗骨头。虽然气温不断下降,但白水教育人的学习热情丝毫不减,向上的脚步从未停止。</p> <p class="ql-block">  一个月来,我积极参与了镇江市“研学课堂”观摩;扬中市“实学课堂”名著阅读联盟教研观摩;扬中市“风华杯”教学比武等活动。不一样的活动,不一样感受,更有着诸多不一样的收获,最不能使我忘记的就是整本书阅读展示课。</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袁莉莉老师执教的《朝花夕拾》,还是司如菲老师执教的《昆虫记》,亦或是王宁等老师执教的《红星照耀中国》,老师们无不用自己巧妙的设计、灵动的语言、丰富的学识,超群的智慧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又一种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范式。</p> <p class="ql-block">  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精苦思,收获多多:</p> <p class="ql-block">  方法一:活用目录小序</p><p class="ql-block">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整本书阅读教学,应重视序言、目录等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袁莉莉老师一开课就巧妙地把问题抛给学生:“老师的《朝花夕拾》目录有些污损,现在想请同学们帮忙,你能否根据自己的记忆来为这十篇文章排好目录顺序?”同学们跃跃欲试,极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袁老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经验:拿到一本书先看封面、作者、小序、目录、后记等。阅读时,我们可以先通过浏览目录来决定阅读顺序,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来阅读,对于不感兴趣的章节可以选择略读。接着与学生一起通过“篇名找人”“读文识人”等教学活动深入文本阅读。课堂问题设置循序渐进,恰到好处。“如果你要编排目录,你会怎么编?请说明理由。”“如果按照‘人’来分类,你会将哪几篇归为一类?挑选一个你印象最深的人,回忆一下他/她和作者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可以从外貌、性格、时间上……来介绍。”“如果按照鲁迅对此人的情感态度重新编排,你又会怎样编排?”继而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探讨、一起思考总结,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成功分享了阅读成果。</p> <p class="ql-block">  方法二:巧用思维导图</p><p class="ql-block">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p><p class="ql-block"> 阅读整本书,梳理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用思维导图去梳理整本书内容,把握情节结构,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可以使条理更清晰,内容清楚明了,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p><p class="ql-block"> 司如菲老师的《昆虫记》阅读展示课上,老师巧用导图(文字+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竞猜小游戏一下子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竞猜过程中适时提示学生阅读时做好批注。接着老师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小组就文中最感兴趣的昆虫和情节进行研讨,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后,内定发言人,上台展示读书笔记。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用思维导图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阅读展示,有的同学介绍了装死的虫;有的同学给我们讲述了螳螂捕食的全过程;有的同学梳理了绿蝈蝈的外形与习性;有的同学梳理了作者对蝉和蚂蚁和情感态度。整节课上,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以主动的学习态度参与学习。在绘制和展示思维导图过程中,由于制作者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验不同,其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也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个性化的学习成果。一幅幅思维导图带着学生和老师一起向“青草更青处漫溯”。</p> <p class="ql-block">  方法三:妙用故事讲演</p><p class="ql-block">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p><p class="ql-block"> 王宁老师的《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与学生交流后,依据学情,沿着学生的思维推进的,既凸显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实现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高效与灵动。“讲”大人物的故事,“演”小人物的情态教学环节完美地契合了“自主、合作、探究”这一要求。讲演时,学生如身临其境,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多次对话,使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旨内涵等既外化于行,又内化于心。心理学家盖兹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故事讲演,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参与其中,讲演前提炼整合信息,动脑动手;讲演时,互动表达、倾听反馈;讲演后,讨论质疑、欣赏鉴别、评价反馈。同学之间既各显神通彰显主动性,又通力协作,取长补短。每个参与者都或多或少有收获,有提升,既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  整书阅读教什么?靳彤教授说,教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让学生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老师们的这几节阅读展示课高明之处在于她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而且每一个小小的教学活动都有落脚点,都有对学生阅读方法的点拨。梳理概括、方法指导、情感体验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样有了问题的驱动、有了方法的引领,相信我们的阅读会更加深入、高效。 </p> <p class="ql-block">  阅读是最好的学习,思考是最好的学习,分享亦是最好的学习,期盼在不断地阅读学习中遇见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阅读,你好!</p>

阅读

学生

整本书

导图

老师

思维

学习

语文课程

同学

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