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标准,脚下方有路”,2022年4月,《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正式颁布,为更好落实新课标要求,促进教师成长,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吴丽丽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在领衔人吴老师的引领下,研读了《科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受益颇多。今天为我们分享的是邯郸市丛台区连城小学科学教师王园园。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王老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小学二级教师,任教科学五年。被评为丛台区骨干教师,丛台区优秀学科教师等,多节课曾获得省级优课,市级一等奖等。她将对课标中的“科学思维”内容和具体的课例进行分享。</p> <div> </div> 在2017版的课标中,强调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鼓励学生使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思维交流和沟通的能力。<br> 在2022版新课标中,明确地提出了,什么是科学思维。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科学思维作为科学核心素养之一。把分析与综合等基本思维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通过五点解释了为什么把科学思列为科学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课程目标凸显了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性,突出科学思维也是势在必行。 科学探究目标的达成与科学思维培养息息相关,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中都有科学思维的深度参与,凸显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王老师《电磁铁》课例加讲解的形式为大家娓娓道来如何在科学探究的每一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p class="ql-block"> 最后,王老师就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核心素养的方法与实践分享了自己的经验,1.科学探究活动要关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2.动手、动脑、动口学科学。由基本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逐步走向科学思维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标是教师教学的指南针,正确理解并掌握新课标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我们会继续以研促教,深耕教学,在学习中感悟,践行新课标理念,提高学生科学素养。</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讲座视频</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