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曙光第三小学以“蒙学经典”为契机,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讲故事、诵读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刻体会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勇、廉的涵义和价值。</p><p class="ql-block">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遍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滋润作用。</p> 经典美文我来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原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昔孟母,择邻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子不学,断机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释义</p><p class="ql-block">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p> 介绍人讲述 <p class="ql-block"> 本期的讲述人是刘溢橙、李坤婷、常丹妮、柴艺辰、杨森迪、常浩然、郝安琪、刘咨侨……他们热爱学习,乐观向上,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p> 经典故事我来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孟母三迁”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孟母依靠纺织麻布来维持艰难的生活。孟子非常聪明,看见什么就学什么,而且模仿本领特别强。起初孟子家在墓地附近,每隔几天,就会有送葬的队伍吹着喇叭经过他家门口。好奇的孟子就跟着送葬的队伍学着吹喇叭,引得一群孩子跟在他后面跑着玩儿,大家一起玩儿送葬的游戏。孟母非常重视孟子的教育问题,看到孟子整天吹喇叭玩儿送葬游戏,赶紧就把家搬到了城里,住在屠宰场的旁边。搬到城里后,孟子每天都到屠宰场去看杀猪,那些屠夫杀猪时手脚利落,十分熟练。孟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没过多久,他竟然能帮着杀猪了。孟母非常着急,又把家搬到了学堂附近。于是,每天早晨,孟子都跑到学堂外面,摇头晃脑地跟着学生们一起读书,并且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当时,孔子的孙子正在这里当老师,他见孟子学什么都很快,而且记忆力特别好,就非常喜欢他,还让他免费进学堂读书。</p><p class="ql-block"> 后来,孟子果然没有辜负孟母的期望,成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p> 讲述人:刘溢橙 讲述人:李坤婷 讲述人:常丹妮 讲述人:柴艺辰 讲述人:杨森迪 讲述人:常浩然 讲述人:郝安琪 讲述人:刘咨侨 讲述人:王佳博 讲述人:李乐溢 讲述人:常展源 讲述人:陈敬霖 讲述人:范一森 讲述人:郝嘉诚 讲述人:赵怡 讲述人:曹杨芯语 读书启示 <p class="ql-block"> 人们的性格和生活环境有很大的联系,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人们在生活中应该善于学习与思考,不要完全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p> <p class="ql-block">图片:一年级2班</p><p class="ql-block">编辑:贾潇</p><p class="ql-block">审核:田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