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寒尚暖,时光清浅。撷一束光阴,拂过心间。拨动教研的芳华,沉香教育流年。践行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的教学框架,观摩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学课堂有效融合的优秀课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力争数学课堂变得更高效。</p><p class="ql-block">2022年12月2日省级乡村名师(小学数学)刘珉惠工作室、县级教学名师(小学数学)周彰英工作室联合组织开展教学观摩活动。</p> <p class="ql-block">教研活动开展之前,四位老师依据构筑理想课堂教学框架,并通过不断的磨课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学构筑理想课堂进行有效整合。</p> <p class="ql-block">12月2日上午第一节,李艳玲老师介绍了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不仅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带入课堂,而且通过分月饼的场景揭示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课题。整堂课,李老师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实践、创造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李继桃老师则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折一折自己喜欢的分数,用画笔来填涂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从而理解几分之一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徐靖老师通过讲解正方形数,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究规律,发现了有趣的奇数现象。徐老师有趣的数学课堂里面渗透了苗族的传统文化——长桌宴,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进行融合。</p> <p class="ql-block">罗永芝老师以口算的方式开启《数与形》的新知讲解。整堂课分为化数为形和化形为数两个部分,这堂课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数形结合是相互印证的。渗透了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p> <p class="ql-block">下午,工作室的成员以及学员围绕着理想课堂教学框架、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有效整合,对四位老师进行评课,指出课堂中的亮点与不足。</p> <p class="ql-block">杨高智副书记强调:我们要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的结合点,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挖掘出来,引导学生感受、感悟我国丰富的民族数学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持之以恒,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p><p class="ql-block">最后,县级教学名师(小学数学)周彰英老师对本次联合研修活动进行总结。</p> <p class="ql-block">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工作室里的每一位教师在此次活动中都获益匪浅,同时本次联合教研活动也助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