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蘇州博物館藏吳王余昧劍,長57.5公分,劍脊兩側鑄有銘文兩行74字,董珊先生考證銘文如下:攻吳王姑讎焉(夷)雖(昧)曰:余壽夢之子,余虘句䣄之嬖(?)弟。虘句此䣄命初伐麻,敗麻,獲眾多。命御荊,荊奔,王圍乾,既北既殃,不我敢當。命御越,雖弗克,未敗吳邦。虘句䣄命代為王,擇厥吉金,自作元用鐱。 故宫博物院院刊发表文字参考
<a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Q4MDk4MQ==&mid=400055408&idx=3&sn=c258585e0f3c46578209717a5f22ec1a&scene=2&srcid=10228EgXvA4FFHrWxyo5aVYJ&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rd">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Q4MDk4MQ==&mid=400055408&idx=3&sn=c258585e0f3c46578209717a5f22ec1a&scene=2&srcid=10228EgXvA4FFHrWxyo5aVYJ&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rd</a>
蘇州博物館藏吳王餘昧劍銘文摹本(董珊摹) 其二:吳王夫差劍,銘文: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此劍為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前495-前473在位)時製造的一系列青銅劍。劍身鑄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字樣。吳王夫差劍已知存世量共有9柄(截至2014年5月)。1976年河南輝縣出土吳王夫差劍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山東平度發現的吳王夫差劍現藏於山東省博物館藏;台灣古越閣藏有吳王夫差劍一把;1976年湖北襄陽出土吳王夫差劍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其三:吳王余祭劍,出杭州老餘杭南湖,董珊先生考釋銘文:工吳王矣工吳擇其吉金,台(以)為元用。又(有)勇無勇,不可告人=(人,人)其智(知)之!吳王余祭(公元前587年—公元前544年),姬姓,名余祭,又稱吳安王,吳王壽夢之子,諸樊之弟,春秋時期吳國國君,公元前548年─公元前544年在位。公元前548年,諸樊去世,余祭繼承王位,以公元前547年為元年。公元前544年,余祭去世,其弟余眛(一作夷末、夷昧)繼位。 参考资料<a h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5423005_91997921.html">http://www.360doc.cn/article/5423005_91997921.html</a>
原器單字圖 其四:吳王夫差劍,近年出土,所藏何處不詳,銘文考釋:工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夫差(約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吳氏,春秋時期吳國末代國君,闔閭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於夫椒之戰大敗越國,攻破越都(今浙江紹興),使越屈服。此後,又於艾陵之戰打敗齊國,全殲十萬齊軍。前482年,於黃池之會與中原諸侯歃血為盟。夫差執政時期,吳國極其好戰,連年興師動眾,造成國力空虛。勾踐不忘會稽之恥,國力逐漸恢復。趁夫差舉全國之力赴黃池之會時,越軍乘虛而入,並殺死吳太子。夫差與晉爭霸成功,奪得霸主地位後匆匆趕回。前473年,越再次興兵,終滅吳國,夫差自刎,時年55歲。 九喜先生題跋 吴王寿梦
吴王寿梦(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61年),姬姓,名寿梦(一名乘),字熟姑,亦称攻卢王、吴兴王,吴侯仲雍十九世孙,吴侯去齐之子,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85年―公元前561年在位。
公元前586年,吴侯去齐去世,寿梦继位。寿梦在位期间,奠定吴国的强盛基础,始称吴王。公元前561年,寿梦去世,其子诸樊继位。
吴王诸樊
吴王诸樊(?―公元前548年),姬姓,吴氏,名遏(一作谒),又称吴顺王,吴王寿梦长子,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48年。
公元前561年,吴王寿梦去世,吴王诸樊代掌国政。公元前560年,吴王诸樊正式继位。同年击败楚军,俘虏楚国公子宜谷。
公元前548年,楚军攻打舒鸠,吴王诸樊派兵援救舒鸠,吴军兵败,舒鸠灭亡。公元前548年,吴王诸樊在攻打楚国附庸国巢国时,中箭身亡,时年48岁。
吴王余祭
吴王余祭(公元前587年—公元前544年),姬姓,名余祭,又称吴安王,吴王寿梦之子,诸樊之弟,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48年─公元前544年在位。公元前548年,诸樊去世,余祭继承王位。
吴王余眛
吴王余眛(夷末、夷昧),寿梦之子、余祭之弟。吴国国君,姬姓,前544年五月继承了王位,在位时间17年。
吴王僚
吴王僚(?—前514年),姬姓吴氏,名僚,号州于。吴王夷昧之子。春秋时期吴国第23任君主,前526年─前514年在位。后被其堂兄弟吴公子光的刺客专诸刺杀。
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前496),春秋时期吴国第24任国王,又作阖庐,姓姬,名光,吴顺王诸樊之子,谥号吴道王,故又称“公子光”。公元前514至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为“春秋五霸”之一。
赵晔《吴越春秋》:“始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司马贞《史记索隐》:“太伯作吴,高让雄图。周章受国,别封於虞。寿梦初霸,始用兵车。三子递立,延陵不居。光既篡位,是称阖闾。王僚见杀,贼由专诸。夫差轻越,取败姑苏。甬东之耻,空惭伍胥。
吴王夫差
吴王夫差(?—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前482年,于黄池之会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 (附)越王勾踐劍及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