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惊闻江泽民同志于2022年11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哀悼之余,想起父亲曾在罗马尼亚与江泽民同志有一面之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父亲陈长生,曾在冶金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工作,1971年12月由冶金部派遣,援助罗马尼亚建设耐火厂项目,同行的还有张启德、刘树同志。12月3日出发,途经苏联伊尔库斯克,5日抵达布加勒斯特机场。1972年5月19日回国。1973年结束援罗的国内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0年,江泽民被调离一机部下属的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到北京一机部机关工作。在等待分配新工作期间,江泽民被挑选担任援助罗马尼亚考察组总组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1年7月,江泽民和考察组6名同事来到罗马尼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2年,江泽民完成在罗马尼亚的工作后,转而担任一机部外事局的副局长、局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就是在1972年1–5月期间,父亲与江泽民同志住在罗马尼亚的同一个宾馆,经常去大使馆的过程中,结识了江泽民同志。记得父亲在世时说过,当时江泽民是一机部外事局的局长,会说好几种语言。“1971年开始,将近三年的援助罗马尼亚项目,我负责总图及辅助专业。为了克服谈判和生活中的障碍,受江泽民(当时他是一机部援罗项目负责人)的启发和影响下,学起罗马尼亚语言。他比我们早去一年时间,罗语说得很流畅。我问他从前学过?他说就这一年自学的。于是我也决心自学,我有俄语和日语的基础,学起罗语还是比较容易的,半年过来我也学会了不少日常用语和一些技术用语,对双方谈判方便了许多。因此我一直保持着自学外语的好习惯,粉碎‘四人帮’后,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依然利用收音机自学《英语九百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直到1989年,父亲才从新闻中知道,江泽民同志已经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的一面之缘深深印在父亲的记忆当中,以至于他在每每回忆时,都会感到幸运和自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斯人走过,举国静安。缘从罗起,懿范大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2年12月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罗马尼亚大剧院。1972年初</p> <p class="ql-block">布加勒斯特UNION旅馆 1971年</p> <p class="ql-block">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1971年</p> <p class="ql-block">布加勒斯特UNION旅馆。1972年2月</p> <p class="ql-block">罗马尼亚“达恰”小镇。1971年12月</p> <p class="ql-block">使馆刘锡惠专员与考察组在斯大林公园</p><p class="ql-block"> 布加勒斯特。1972年春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