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冬天——雪地冰天。哈尔滨的冰雕享誉国内外,雪乡神奇而美丽,镜泊湖,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来亚布力滑雪、到吉林看雾凇,去漠河北极村找北......一切都是那么神秘,那么吸引人。我曾几次到过东北三省,游览了一些景点,找出过往的照片欣赏,粗略挑选做一个美片,以示纪念。 冰天雪地,马拉爬犁。2019年2月我们就是两人一车,从北红村到中俄边境的黑龙江游玩的。 网传的:泼水成冰并不难。条件是较低的温度,使用热水。我们一早带着热水杯,时温零下20多度。一试成功。 雪的家乡,雪的天堂!那山、那树、那村庄、那民房.......皑皑白雪,白雪皑皑。雪,除了雪,还是雪。我曾三次到雪乡游览,如果不是疫情,我还要去雪乡。 镜泊湖,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位于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湖水深度平均为40米。是著名旅游、避暑和疗养胜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际生态旅游度假避暑胜地,世界地质公园。本图是镜泊湖吊水楼。 哈尔滨是举办国际冰雕、雪雕比赛的重要城市。其艺术性享誉海内外。这是太阳岛上的雪雕作品。 太阳岛上,艺术家们正在制作大型的雪雕作品 哈尔滨冰雕大世界的冰雕作品。体积变得越来越大,这个以冰建筑为主的冰雕作品,晶莹剔透,冰雕精品名副其实。 太阳岛上的雪雕作品惟妙惟肖。 太阳岛上的雪雕作品 理想的冰雕材料应该由纯净的水制成,这样才有很高的透明度,尽量少的气泡。哈尔滨冰雕使用的冰主要来自松花江,最大的一块冰要几十吨重。 进入冬季,从河中采冰是东北人的一种习惯。这个人正在黑龙江中采冰,他告诉我,采冰是为了回家炖鱼。 2010年1月我乘坐从吉林开出的火车去哈尔滨,车窗被冻成了这个样。 雪乡,中国雪乡。一个蜚声国内外的名字。其实雪乡是双峰林场所辖的一个小村子。位置吉林省敦化市。 雪乡地处海拔1000米的高山之上,四面还有高山环绕。这是雪的家乡,雪的天堂。 雪乡每年的10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都是漫天的冰封雪飘季节。 都说雪乡人爱红颜色。象征着生活的红红火火。每到晚上,五彩的霓虹灯把雪乡打扮的流光溢彩,细看会发现,这些颜色以红色最为夺目。 现场光很好,这是用一个普通的小卡片机拍摄的。 狗拉雪橇,雪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在休息。 马拉爬犁可以游览更长的里程。 由于雪乡特殊的气候条件,经常阴天并且有较大的风。环境比较冷。把一个行人拍进画面,使比较宁静的画面增加了些许生命力。 居高临下拍雪乡。 阳光照在建筑物上,雪和建筑物明暗反差很大,注意准确测光。 运用栅栏光影,使画面既有对比又有节奏。篱笆墙的影子也是拍摄题材。 随着雪乡的摄影热,院子里这些个“雪蘑菇”、“雪花卷”、“野兔”、“奔马”、“海龟”等等都是雪乡人在下雪前就设计摆设上的,供游人观赏,供摄影者拍照。 雪乡人家。更多的是点缀红灯笼。 陈旧的房舍,高悬的灯笼,给人另一种味道。 雪乡运动人 2010年1月8日拍于雪乡。 2016年1月8日:雪乡留影 2016年1月7日:走遍中国摄影俱乐部组团游雪乡。合影留念。 2019年2月27日:影友组团游雪乡合影 2016年1月7日:我入住【第一雪乡人家】旅店,晚上出来拍得此片。 画面中有位执着的摄影人。 在这冰天雪地的山沟里,一缕炊烟升起,像是进入了远古时代,又像是来到了世外桃源。雪乡的环境就是这么惬意。 近几年,雪乡的变化很大,大片的旧房子拆除了。建成了这种整排的新房子。通了暖气,早上再也见不到炊烟了。这是2019年 2月27日拍摄的照片。 每年雪乡的雪量很大,再加上四周高山上的积雪刮到村里,大雪将房门埋死,大雪封门的情况时有发生。 看这些雪已经堆到了窗台沿。 厚雪一层加一层,这个小棚子也许不知那一霎就会被压塌。 据说雪乡的雪比别处的雪粘稠度高,所以形成雪舌也不会掉落。 据了解:大部分房舍院落都被景区买断。看似一家一户,其实没有人再住了。这些景都是景区统一设计布置的。 一个普通的小院落 大海林林业局雪乡旅游服务中心。 亚布力滑雪场位于哈尔滨市尚志市境内,清朝时期曾是皇室和满清贵族的狩猎围场。整个滑雪场处于群山环绕之中,林密雪厚,风景壮观。这里的极端最低气温是-44℃,平均气温-10℃,积雪期为170天,滑雪期近150天, <br>无论从雪道的数量、长度、落差还是其他各项滑雪设施及综合服务水平来看,亚布力滑雪场是中国最好的滑雪场。<br> 亚布力滑雪场的滑道。 亚布力滑雪场周边到处都是雪堆。远处一对年轻人正在赶往滑雪场。 透过这个雪洞拍张照。 雪窝子里拍张纪念照。 亚布力滑雪场附近的家庭旅店很多。舒适的环境,可口的饭菜。晚饭后,影友几个在大火炕上拍张合影照。回想起来还是那么温馨。2019年2月27日。 吉林雾凇岛是摄影人冬天必去的一个景点。雾凇岛是摄影人给它起的一个名。这里是一个沿河的小村庄,叫韩屯。从吉林市区奔舒兰方向,经压复、乌拉街到韩屯,里程40公里。 韩屯是一块风水宝地,它位于松花江的下游,由于上游的丰满发电厂的作用,百公里江水不冻。江水散发热气,蒸腾漂移,形成江雾和雾凇。 偶遇大冷天,河水封冻,不久就会被后来的温水所覆盖、融化。 韩屯松花江段经常呈现两岸一片银白,柳条琼花绽开,松枝‘银菊“怒放,草木杂石皆成玉琢冰雕,令人目不暇接,观之美不胜收。 每年冬天,全国各地的摄影人来到韩屯,捕捉美丽的雾凇奇景。 能不能拍摄到理想的雾凇景观,并不是每次行程都如愿以偿。旅行团一般只住一两天,能否看到,只能看机缘。 雾凇岛上,人工搭建了一些冰雕、雪雕、模仿雾凇奇观,也使那些看不到理想雾凇的游客自我安慰一番。 我两次去雾凇岛,都不是很理想,那就拍一些日出日落的风景吧。 雾凇岛四面环江,冬季松花江水带着大量的热雾来到这里时,与岸上冰冷的树枝相遇,凝华而成雾凇,并且比别的地方几率更大,是个值得以来的景点,没有拍到理想的照片,那就做个计划,再来。 这是在东北雪地,经常看到的雪地摩托车,可以乘坐两个人,行走非常的顺滑。 我们就是乘坐这种雪地摩托车,爬升到1000多米高的大锅盔山顶的。 高山上游客不多,可以尽情地拍摄 摄友们 登高才能望远,站在高山之巅俯拍。看到一大片的车辙印。 壮观的东北大地。 蜿蜒的河流,自然天成。 横跨大江的桥,窄窄的,桥面被压实了一层冰雪。看不到一辆车通过。 白桦林的光影 有句话: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路边的光影、线条、色彩,随时随地为我们提供一条丰富多彩的风景线。 一行摄影人踏破积雪,寻找理想的画面。 我们这位影友沿着别人趟开的路,在寻找更美的景色。 都说走路不看景,看景不拍照,在冰天雪地里,摔个仰面朝天还是经常的。 忘掉年龄,忘掉烦恼,不再感到寒冷,干脆与冰雪来个近距离接触。只是摄影师瞬间没有对好焦。 空气多么新鲜,环境多么幽静,世界多么干净。忘掉烦躁,静下心来拍张纪念照,或许今生不会再到这里了。 吊水楼瀑布,又称镜泊湖瀑布,它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镜泊湖之北端,瀑布幅宽约70余米,雨水量大时,幅宽达300余米。落差20米 。它下边的水潭深60米 ,叫"黑龙潭"。 吊水楼景区的早晨。 吊水楼出水口的下游,雾气蒸腾。 吊水楼下游河边 寒冷天气,吊水楼下游的河边经常会形成冰挂。 吊水楼每逢雨季或汛期,水声如雷,激流呼啸飞泻,水石相击,白流滔滔,水雾蒸腾出缤纷的彩虹。这里是世界最大的玄武岩瀑布。冬季又是另一种模样。 吊水楼瀑布位于湖之北端。瀑布两侧悬崖巍峨陡峭,怪岩峥嵘。站在崖边向深潭望去,如临万丈深渊,令人头晕目眩。一座小巧的八角亭榭依岩而立,人称"观瀑亭"。<br> 吊水楼北侧的河道口,冰冻足有几尺厚。 吊水楼出口的下游,河水一般不结冰。 中国的最北在这里,冬天,大雪覆盖,一望无垠。行走在冰冻的广场上,虽然寒冷,但可以欣赏到北国的雪,感受到世界被大雪覆盖的壮观和纯净。<br> 漠北广场雪地上的马拉雪地车。 石头上写着:我找到北了。2019年2月24日。 江对面就是俄罗斯。提醒:不得违规越界。2019年2月23日。 2019年2月23日:拍张小合影,做留念 这是北红村的一所民居。附近就是我们昨天住的客栈。一早的泼水成冰拍摄活动就在这块雪地上进行。 我国最北的一座房子,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据说价值不菲。 漠河最北的广场——漠北广场。 每次下过雪,村民都要及时地把院子里,通道上的积雪清扫干净。 漠北广场附近的一座铁索桥。 走在漠河村北的路上,这条狗一直陪伴着我们。 北极村留影 北极村留影 北极村旁的这条河,冰雪覆盖,没有一个脚印。 漠河县城的广场上,建造有多个冰雕和雪雕。留个影作纪念。2019年2月22日。 无尽的车辙印消逝在远方,让我遐想,我印象中的东北雪地冰天,难道就表述完了吗?总感到遗漏了很多很多。 漠北广场上的雪雕巨龙,寓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