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小常识

双辽市实验小学少工委

什么是心理健康? <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p> 心理健康的标准? <p class="ql-block">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p><p class="ql-block">(1)充分的安全感</p><p class="ql-block">(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p><p class="ql-block">(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p><p class="ql-block">(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p><p class="ql-block">(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p><p class="ql-block">(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p><p class="ql-block">(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p><p class="ql-block">(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p><p class="ql-block">(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p><p class="ql-block">(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p> 心理不健康属于正常心理吗? <p class="ql-block">  心理不健康属于正常心理范围。</p><p class="ql-block">心理分为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正常心理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之间是动态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心理辅导?哪些心理问题属于心理辅导的范围呢?</p> <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辅导是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心理辅导的范围是正常心理和部分可疑性神经症。</p> 关于心理辅导的常见问题解惑 <p class="ql-block">(1)假如我有心理问题,是不是说我与正常人不一样?</p><p class="ql-block">答:所有人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我们都介于“正常”和心理疾病状态之间。</p><p class="ql-block">(2)是不是很多人都有心理问题呢?</p><p class="ql-block">答: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冲突,人的成长意味着要做出一些牺牲和屈从,因此我们要做许多相应的调整。但是这些调整经常会导致挫折感和紧张感,这些轻微的神经质可能每个人都会有,甚至比感冒还普通。</p><p class="ql-block">(3)心理问题也能引起躯体疾病吗?</p><p class="ql-block">答:许多躯体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就是说,这些病受着心理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上的所有器官都通过神经通路与大脑相连,所以,由于一些危机或冲突使我们情绪情感发生波动时,我们就有可能感到某些器官出现不适,甚至出现症状。</p><p class="ql-block">(4)是不是我需要心理治疗就意味着我意志薄弱或容易崩溃?</p><p class="ql-block">答:不是这样的,越来越多的人甚至一些正常人都在寻求帮助,因为他们认识到通过心理治辅导可以改善自己以便更好地适应生活。你来接受心理辅导实际上是自己的一种选择,并不意味着你要崩溃。</p><p class="ql-block">(5)心理辅导真能对我有帮助吗?</p><p class="ql-block">答:心理辅导是一种帮助人们克服心理困扰的方法,它能通过调整和完善人格的结构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生活。如果你愿意寻求帮助,并且有一个匹配的心理师提供这种帮助的话,心理辅导是会对你有助益的。</p><p class="ql-block">(6)我能靠自己找出心理问题的原因吗?</p><p class="ql-block">答:有可能,但是绝大多数人不行,因为我们不仅很难看出自己的问题,而且往往容易扭曲它。由于我们不能完全客观的观察自己,所以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p> 几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p class="ql-block">(1)豁达法</p><p class="ql-block">这是指一个人应有宽阔的心胸,豁达大度,遇事从不斤斤计较。平时做到性格开朗、合群、坦诚、少私心、知足常乐、笑口常开,这样就很少会有愁闷烦恼。</p><p class="ql-block">(2)松弛法</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被人激怒后或十分烦恼时,迅速离开现场,作深呼吸运动,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甚至可做气功放松训练,以意导气,逐渐入境,使全身放松,摒除脑海中的一切杂念。</p><p class="ql-block">(3)节怒法</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种自我节制怒气的方法。主要靠高度的理智来克制怒气的暴发,可在心中默默背诵名言"忍得一肚之气,能解百愁之忧"、"将相和,万事"君子动口不动手"等等。万一节制不住怒气,则应迅速脱离现场,在亲人面前宣泄一番,倾诉不平后尽快地将心平静下来。</p><p class="ql-block">(4)平心法</p><p class="ql-block">这是保持自我心情平静的一种方法。可以尽量做到"恬淡虚无"、"情心寡欲",如果你与世无争,不为名利、金钱、权势、色情所困扰,不贪不沾,看轻身外之物,同时又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可使自己常常处于恬淡、怡悦的宁静心境之中。</p><p class="ql-block">(5)自脱法</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种自寻愉悦、自找乐趣的方法。可以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促膝谈心,交流情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来培养生活的乐趣。做到劳逸结合,在工作学习之余,应常到公园游玩或赴郊外散步,欣赏乡野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景。</p><p class="ql-block">(6)心闲法</p><p class="ql-block">通过闲心、闲意、闲情等意境,来消除身心疲劳,克服心理障碍。不要活得太累,人生无非就是潇洒走一回,心情豁达、遇事想得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2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