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同行 倾情相伴——教育系统抗疫在行动

阿鲁科尔沁旗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p class="ql-block">  闻令而行,听令而动。当疫情还在困扰着阿旗小镇的时候,有一群人依然坚守在抗疫最危险的一线——隔离点工作。教育系统包联华驿隔离点,按阿旗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指示,教育系统党委第一时间组建了由教育局机关、教育教学研究中心14人的“抗疫特别行动队”,并于11月6日开始,接续奔赴隔离点。与阿旗中医医院、阿旗汇安医院医护人员、阿旗公安警务人员,全方位接管华驿隔离点工作。</p> <p class="ql-block">  大家分工明确,内、外管区优化服务流程,做到无缝衔接。至发稿之日,华驿隔离点接待并解除大学生隔离人员,及接待并解除来自乡镇、苏木嘎查以及中心城区的密接人员。接下来,我们还不知要坚守多少时日,但我们倾情服务,为爱守候,陪伴被隔离人员每个难捱的日日夜夜,直到每名隔离人员解除隔离或转运隔离。</p> <p class="ql-block">  抗疫路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战士,自进入隔离点的瞬间,赋予了我们神圣的使命,面对危险繁杂的工作,每个人都没有退缩。教育局机关刘晓东副局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胡旭东副主任接续担任隔离点点位长,主持点位全面工作,接管工作以来,我们没有一名教师掉队。教育人在时代的大考中,迎难而上,逆行出征,面对危险敢于承担,体现了时代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二十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一并感谢外管区汇安医院石郑强的感控指导、感谢阿旗中医医院内管区医务人员对防护用具穿脱技术以及消杀工作的指导,每日凌晨为工作人员及隔离人员核酸采样辛苦了!感谢外管区阿旗公安干警的安全警示,每日送餐、送物资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  内管区工作纪实:每日信息调度及时无误,送餐水、消杀环境及物表、床品浸泡、清运垃圾、接待及解除隔离人员,每天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危险的事情高效做。每日无数次的进出隔离区,娴熟穿脱防护用具流程,从容处理突发情况,像接待隔离人员,不管是凌晨还是半夜,我们是团队作战,齐心协力共同战斗,只为倾其所能守护一方平安。</p> <p class="ql-block">  外管区工作纪实:点位长负责隔离点的全面工作,协同感控专家、公安干警对内管区进行时时监控,做到与内管工作人员的及时沟通与专业指导。对外保持与指挥部、物资仓库联络沟通,按需配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安排部署隔离人员入住及解除隔离人员的相关事宜,帮助工作人员及隔离人员解决所困。召开工作人员腾讯视频会议2次,通过反馈问题,统一思想,提高隔离点工作效能,确保教育系统这支特别行动队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最大程度发挥教育人的服务本色。</p> <p class="ql-block">  来自隔离人员的感谢:解除隔离人员时,微信里收到一句句暖心的话语,让我们感动,离别时,当工作人员一句“祝您一路平安,再见!”,他们报以90度深鞠躬致谢时,我们瞬间泪目,多日来所有的付出被眼前的感恩融化,愿一切安好,朋友平安回家。</p> <p class="ql-block">  来自隔离点工作人员的感谢: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单位一声呼唤,毫不犹豫奔赴一线,他们也有需要照顾的父母,有需要经管上课的孩子,有身怀六甲需要陪伴的爱人,进入隔离点忙碌起来,生活秩序彻底打乱了,工作不分昼夜,随叫即刻整装铠甲进入隔离区,三餐不定时,有时两餐合并一顿,每日无数次的手消、酒精喷洒或床品浸泡消杀时,有的老师会过敏,脸变胖了、手腕粗了、眼睛变水蜜桃了,消杀环境物表因要倒着走,有的老师摔伤了,所有付出祈福隔离人员每日无恙,这是老师们人生一次难忘的特殊经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同事,亦是战友,是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冬天纵然寒冷,春天的脚步不会延迟,向英雄致敬,疫情早日散去战士回家,繁花必将如常,还我阿旗小镇大美繁华!</p> <p class="ql-block">撰稿:刘艳华</p><p class="ql-block">照片:华驿内、外管区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审核:刘晓东</p>

隔离

阿旗

管区

人员

抗疫

消杀

工作人员

工作

教育

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