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更有效地帮助工作室教师的专业成长,明确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科学教学发展方向。11月28日,在单俞刚老师的组织下,单俞刚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科学课堂实践及作业设计”的研修活动,全体工作室成员参与了本次活动。</p><p class="ql-block"> </p> 《简单机械》 <p class="ql-block"> 青田县阜山中学的陈镇斌老师以“初识杠杆”、“寻找杠杆”、“再探杠杆”、“体验杠杆”这条主线展开教学。陈老师非常注重课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运用了大量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寻找支点、动力和对应的阻力。在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教学中,陈老师采用了建立模型法来让学生自主构建力臂,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印证了那句话,知识是在实践中生成的,而不是被告知的。</p> 《电荷与电流》 <p class="ql-block"> 青田县章旦中学胡旭红老师执教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活动中,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制造“电”,查找“起电”原因,探究带电物体所带的“电”,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真知。另外,胡老师还运用了模型法帮助学生理解摩擦起电的本质,从现象到本质,学生们感受到了科学的奇妙之处。</p> 《质量的测量》 <p class="ql-block"> 庆元二中吴礼杰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上展开了教学。吴老师声音洪亮,气场足,将学生牢牢地吸引在了自己的课堂中。整堂课思路清晰,吴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非常仔细、透彻,能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p> 点评 <p class="ql-block"> 单老师指出执教者在备课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和已有知识,科学知识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体现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没有最好的课,只有更好的课,更好的课就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p> 《松花蛋的制作》 <p class="ql-block"> “关于松花蛋你想了解什么?”青田县东源镇中的何天鹏老师基于生活的真实情境开展了一堂酸碱盐的复习课。在环节一认识原料中,“石灰指的是什么?”面对疑问,学生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假设并且求证,松花蛋的涩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生通过计算分析加以判定。课堂上,何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 《杆秤的制作》 <p class="ql-block"> 松阳三中曾凡华老师以如何自制一把杆秤出发展开教学,学生们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开展合作探究,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务一“如何确定0刻度”,任务二“如何确定5g、10g的位置”,任务三“制作杆秤”,任务四“如何增大量程和提高杆秤的精确度”,整个教学流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架构出了物理课堂和项目化学习融合的一个范例。</p> 讲座 <p class="ql-block"> 单俞刚老师做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探索》的讲座,首先她讲述了时代发展的变化,未来是属于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强,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的,因此教育责任重大。那我们应该要怎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为此我们要思考课堂中“行为参与”与“实质参与”的区别,核心素养与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而项目化学学习就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科学教学诞生的产物,单老师运用大量的例子为老师们理解项目化学习做了很好的示范。</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节线上项目化学习展示课都是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宁波市高桥镇中心初级中学教师吴严贝上了展示课《设计并制作自动遮光帘》,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互相合作的方式,首先为电动遮光帘设计一张电路图,然后利用桌上的电源、导线、光敏电阻、电磁继电器、开关等器材,连接实物图,制作出了1.0版本、2.0版本等不断优化的电动遮光帘。</p><p class="ql-block"> 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的科学老师张亮上了第二堂课《自制泡腾片》,首先张老师用问题串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如果要自制泡腾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在核心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们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方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p> <p class="ql-block"> 最后,宁波市海曙区特级教师朱红女士做了题为《STEM项目化学习实践及其对科学教学的启示》的讲座。朱老师指出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的科学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应试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创新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素养迫在眉睫。STEM项目化学习是以真实问题解决为任务驱动,在问题解决中运用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朱老师运用大量课例让老师们看到STEM课程是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不断更新迭代设计方案,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如何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学习态度,将核心素养落到每一个课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