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font color="#ff8a00">人物简介</font></h1><div><h3> 巴金(1904—2005) ,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等。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其散文的最大特点是真挚亲切,以情动人。 </h3><br></div> <h1><font color="#ff8a00">文学风格</font><div><h3></h3><h3></h3><h3><ul><li style=""><font style="" color="#333333"><b>文学题材</b> 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著。 </font></li><li style=""><font style="" color="#333333"><b>创作风格 </b></font>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前期以《家》为代表的小说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语言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而以小说《憩前园》为节点的后期作品语言则开始由热转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li><li style=""><font style="" color="#333333"><b>语言特色</b> </font>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触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li></ul></h3></div></h1> <h1><font color="#ff8a00">人物故事</font><div><h3></h3><h3><ul><li><font color="#333333"><b>因书得爱</b> </font>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li></ul></h3></div></h1> <h3><ul><li><b>笔名趣谈</b> 巴金虽闻名海内外,但“巴金”两字的由来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而且经常被人误解来源,猜测这两个字来自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其实不然。巴金在1957年9月27日致前苏联作家彼得罗夫的信中对自己的名字作了注解:“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写好《灭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两个笔画较少的字。我当时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写下来。在这时候我得到了一个朋友自杀的消息,这个朋友姓巴,我和他在法国Cha-teau-Thierry同住了一个不长的时期。他就是我在《死去的太阳》序文中所说的我的一个朋友又在项热投水自杀的那个中国留学生。我们并不是知己朋友,但是在外国,人多么重视友情。我当时想到他,我就在‘金字上面加了一个巴字。从此巴金就成了我的名字。”</li></ul></h3> <h1><font color="#ff8a00">名人评价</font><div><i>“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i><span style="color: inherit;">……</span><i style="color: inherit;">他是一个爱人类,爱国家,爱人民,一生追求光明的人,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 </i><span style="color: inherit;">——冰心</span></div><div><br></div><div><i>“我怀念北平的三道门,你住的简陋的房子。那时,我仅仅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无名大学生,是你在那里读了《雷雨》的稿件,放在抽屉里近一年的稿子,是你看见这个青年还有可为,促使发表了这个剧本。你把我介绍进了文艺界,以后每部稿子都由你看稿、发表,这件事我说了多少遍,然而我说不完,还要说。因为识马不容易,识人更难。” </i><span style="color: inherit;">——曹禺</span></div><div><i><br></i></div><div><i>“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i>——鲁迅</div><div><i><br></i></div><div><i>“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 </i>——萧乾</div><div><i><br></i></div><div><i>“巴金是中国伟大的作家。” </i>——金庸</div><div><i><br></i></div><div><i>“他说,人活着,说的和做的要一致,这是达不到的,达不到也要这样做,这个社会才能变得光明。” —</i>—舒乙<br><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