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一刻钟】准确理解法条中的“分号”作用

合阳法制

<p class="ql-block">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p><p class="ql-block">解析:根据《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规定,分号是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尤其是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p><p class="ql-block">《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印送&lt;立法技术规范(试行)(一)&gt;的函》(法工委发〔2009〕62号)12.4 在多重复句中,各并列分句内已使用逗号的,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示例:……人员,有……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开除公职或者吊销其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条文中的两处“分号”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p><p class="ql-block">适用:表示非并列关系。有违法所得的,处拘留+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有违法所得的,拘留+罚款。</p><p class="ql-block">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p><p class="ql-block">解析:根据《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规定,分号是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尤其是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p><p class="ql-block">《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印送&lt;立法技术规范(试行)(一)&gt;的函》(法工委发〔2009〕62号)12.4 在多重复句中,各并列分句内已使用逗号的,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示例:……人员,有……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开除公职或者吊销其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条文中的两处“分号”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p><p class="ql-block">适用:表示并列关系。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非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p><p class="ql-block">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除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予以没收:……”</p><p class="ql-block">解析:根据《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规定,分号是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尤其是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p><p class="ql-block">《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印送&lt;立法技术规范(试行)(一)&gt;的函》(法工委发〔2009〕62号)12.4 在多重复句中,各并列分句内已使用逗号的,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示例:……人员,有……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开除公职或者吊销其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条文中的两处“分号”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p><p class="ql-block">适用:第一个“分号”表示并列关系,第二个“分号”表示非并列关系。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除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予以没收。非情节较重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除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予以没收。</p><p class="ql-block">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p><p class="ql-block">解析:根据《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规定,分号是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尤其是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p><p class="ql-block">《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印送&lt;立法技术规范(试行)(一)&gt;的函》(法工委发〔2009〕62号)12.4 在多重复句中,各并列分句内已使用逗号的,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示例:……人员,有……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开除公职或者吊销其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条文中的两处“分号”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p><p class="ql-block">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p><p class="ql-block">适用:第一个“分号”即表示并列关系,又表示非并列关系,第二个“分号”表示并列关系。承担民事责任的同时有可能需要治安管理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p> 点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