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云端相守,剪不断的是师生情;弦歌不辍,放不下的是教育心。疫情当下,我们不得不在线上相聚,但这也是为了我们明天能更好的相见。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发挥优质课评选活动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忠植初级中学校初二学年物理教师任珊珊老师呈现了一节精彩的线上优质课。</p> <p class="ql-block">任课教师:任珊珊</p><p class="ql-block"> 任珊珊老师2007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从教15年,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初二物理备课组长,是初二3班班主任,带领班级获得颇多奖项和荣誉,同时是初二1班、28班、29班物理教师,从教期间带过九届毕业班一届精英班,2018年被评为德育骨干教师,2019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为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和水沸腾的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是什么,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p> <p class="ql-block"> 课前通过对前一小节熔化实验的复习,引入了同学们对沸腾实验提出猜想,并让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播放了水沸腾的实验视频,视频完整清晰,风趣幽默,充分的利用了线上教学的优势,使同学们听的格外认真。通过实验视频,珊珊老师开始针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一一解释,同学们都恍然大悟,知道了水沸腾是需要达到水的沸点,持续吸热的,知道了水在沸腾时持续吸热,但是温度是保持不变的,珊珊老师又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了同学们观察到的水在沸腾时的现象,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回答,课堂氛围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p> 组内评课 负责人评课 <p class="ql-block"> 任珊珊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老师不再是将课本知识简单地给予学生,而是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对汽化和液化概念、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蒸发致冷等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无论是引入新课,还是新课教学过程中,老师都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联系,以平常的生活问题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探究科学知识,反过来又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值得大家借鉴。</p> 校长评语 <p class="ql-block"> 本节的物理现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能够这么说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任珊珊老师所上的《汽化和液化》公开课,较好的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突出科学探究;重视从生活中引入问题,创设情境。任珊珊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亲和对话,条理清楚,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真正做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