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 内生课堂激活学习内生力

从开始到现在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29日上午,贵州省“国培计划(2022)”—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校长提升培训班的学员们走进浙江初中-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笕桥实验中学,参观了学校并聆听高琼校长的报告《“内生”的力量 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治理》。</p> <p class="ql-block">  高琼校长从五个方面阐释了学校内生课堂教学实践的发展历程:一是教学生态:内生理念的治理。二是教学变革:课堂样态的治理。三是教学资源:课程体系的治理。四是教师发展:学研一体的治理。五是教学品牌:实践成果的治理。</p> <p class="ql-block">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桥实验中学从2008年开始,秉承“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课堂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内生课堂”实践,将“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丰富课程体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毅力,能力,创造力,让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真正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内生课堂是在生态文化理念引领下,激活内在动机,回应内心困感,满足内心需求,优化认知结构,通过自主、自治、自觉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创造性学习并享受学习,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教学样态。提出四个走向:从外烁走向内生,从低阶走向高阶,从在室走向在场、从作业走向作品。以学生的兴趣、差异和潜能为起始点,通过学习方式、学习组织和学习资源的变革,激发学习内驱力、提升思维力,让丰富的学习资源及增量式评价动力学生创造性、过程性、自主性能力和素养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内生课堂”的基本要素由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共12个要素构成:学生层面包括“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分享、拓展提升、自主检测”;教师层面包括“导学设计、组织合作、引导激励、拓展点拨、协作分享,个别指导”。系统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科学规划六个阶段教学活动,最终形成“三环六段、十二要素”的教学操作流程。</p><p class="ql-block"> 独特的“内生课堂”,颠覆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在预学任务和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学生“先学后教”,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与创造能力。</p> <p class="ql-block">  “学生各有不同,如何发现他们的特点和优势,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学校课改关注的重点。”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高琼表示,学校以去功利、至良善、重选择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杜绝功利教育,致力于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激发每一名学生向上的动力。为此,学校以“立德树人、博约养正”为育人总目标,精心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拓展型课程,也为学生爱上校园、激发内生动力提供了新的选择。 </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包括博学、博雅和博采三大课程体系。</p><p class="ql-block"> 学校还为学生搭建了丰富的展示舞台,比如博约文化节、戏剧节、科技节等。</p> <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学员们对内生课堂的概念、目标、程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表示对于如何结合校情校际,提升初中学校育人质量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 </p><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搭建了学习交流分享的纽带和平台,理论培训扎实深入,参观学习细致入微。学员们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行有所获!</p><p class="ql-block"> 真诚感谢浙江师范大学国培项目办专家、老师们!让我们共守教育初心、共谱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篇章!!</p><p class="ql-block"> (第九组撰稿)</p>

学习

内生

学生

课堂

学校

课程体系

治理

浙江师范大学

激发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