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青春奋斗时,不负年华好韶光

黄家兴

<p class="ql-block">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也是未来教育的主力军。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新进教师更快、更好地发展,为提升我区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服务学生,展示优秀青年教师风采,助力新教师的成长,特于2022年11月29日(周二)上午9:00组织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暨新教师课堂展示交流展示活动。</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因疫情原因一延再延,但也为这次活动形式多样提供了机会,有线上直播课,有录像课还有说课,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见证我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吧!</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是新华小学魏敏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魏老师通过开展找角、指角、摸角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空间观念,建立几何意识和空间意识。在抽象图形,形成表象的过程中,魏老师重点突出角的特征,强调角的组成部分及名称,扭转学生错误的认知“角即是一个点”,将角的表象“一个顶点,两条边”深深烙印在每个学生的脑海里。魏老师用活动角进行“变变变”的游戏,得到“角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的规律。魏老师再用活动角拉长角的两条边,突破本节课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活动角这一教具做的相当精彩,我们老师就是要把握学生的难点、痛点,带着化抽象为直观的思考来制作教具。魏老师接着示范了画角的规范操作并展示了学生们画出的不同方向的角,意在点出观察角的时候要紧扣角的特征,万变不离其宗,回归本质,突出重点。最后魏老师布置了开放性任务:如果你是角,请介绍自己。给学生总结归纳,回顾重点的机会,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看似简单的知识,可让学生掌握,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魏老师却做到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是三角湖小学刘群老师选择了一个难啃的骨头,她执教的《100以内的加减法——退位减》是一节计算课。刘老师紧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这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这节课里摆小棒的作用依然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可如果仅仅只是通过摆小棒得出“退1当10”的算理显然不够,这个道理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知道了。于是磨课团队在区教研员张芬老师的指导之下进一步研讨本节课的可行教学思路,最终确定本课围绕核心问题设计问题链:“个位不够减,怎么办?”——“退1当10,怎么算?”——“3个十6个一被拆成了多少?6怎么变成16的?”——“到底什么时候才从十位退1?” 一步步带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通过研课帮助老师们深刻的认识到小棒不是为摆而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青年教师需要磨练的基本功,摆小棒的过程其实是回归计数的本质——计数单位的统一,而前面的经验告诉学生——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直接相加减,那么36-19,6个一不够减9个一时,摆小棒时拆开一捆的过程其实是将3个十和6个一的计数单位重新拆分成2个十和16个一,数量不变,但是计数单位变了,而且变得相同数位够减了!</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是来自黄陵小学钟倩雯老师进行的说课《用字母表示数》。钟倩雯老师的说课环节说课环节完整,思路清晰,讲解清楚,教材把握有高度,教材挖掘有亮点,并能够针对学生特点设计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探索发现法等教法,体现了教师在教材处理上的创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说课环节把握较为准确,教态自然大方。教学环节的设计始终围绕:要明白学生有没有用字母表示数的经验?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的优势?这样的现象普遍吗?这四个问题展开,通过《数青蛙》引出课题,同时紧扣教材例题小红和爸爸的年龄问题展开教学。整个教学环节新颖流畅,能够紧扣教材,以此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  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张芬老师通过一张条形统计图向我们展示了开发区教师教龄分布情况。</p> <p class="ql-block">  从图中我们看到了青年教师(教龄10年以下)占比超过一半,因此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开发区的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张老师在过去的一年里,走进了33位新入职的数学教师课堂,给予他们非常高的评价,肯定了我区青年教师教师有着较强的学科素养、较好的专业素养,较高的职业热情、较精的教研团队。同时也发现并指出了6条不足,逐条分析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指出:鉴于以上问题,教研室会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也希望所有新进教师、青年教师抓住每次机会,在校本教研、教学视导、区级研讨及各类比赛中不断磨练自己,尽快顶起经开区未来小学数学教育的一片天。</p> <p class="ql-block">  区教研室小教科王素培主任指出区教研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有查验、有跟踪、有指导、有展示,也肯定了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指出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关键在于研读教材,随之提出三条建议:第一,找到知识间的关联性。第二: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体会知识产生的必要性。第三:用儿童视角审视教学。</p><p class="ql-block"> 疫情形式严峻,王素培主任认为线上教学大有可为,希望老师们努力达到线下的教学质量。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王主任希望我们高度重视练习设计,看到我们的有益尝试,并指出会将好的做法进行推广。</p> <p class="ql-block">  区教研室曹宝主任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三条宝贵建议:1.练好基本功,用目标驱动成长。2.多参加活动,在磨练中成长。3.在双线教学中,抢抓机遇成长。为青年教师今后努力的方向指明道路。</p><p class="ql-block"> 通过今天的活动,相信新进教师们会“疫”往无前,“研”续成长,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为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谱写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供图、供稿:三角湖小学二年级全体数学老师</p>

青年教师

老师

学生

教学

教师

成长

教材

小学

摆小棒

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