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仙人,穿越世界最高的隧道

信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旅游是一本教科书,每次旅行都是一次深刻的学习,增长知识的源泉,又是最好的记忆,成为你最美好的回忆。去年的西藏之行,就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旅程,旅行的画面还时不时的出现在眼前。起伏挺拔的山峦冰川,纯净的蓝蓝的天空,灵动漂浮的白云。呼啸而过的江水,汨汨涓涓的溪流,原始茂密的森林,成群结队的牦牛,放牛的姑娘小伙,还有虔诚的三步一拜的人们,都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家的路上,沿317国道继续往成都进发,到达雀儿山山脉。这里已走出西藏境界而进入了四川,这里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在路边发现了一个牌子,牌子上面写着“圣仙沟”,有提示景区正在整修,不对外开放。但去景区的路已修好,我们商量着不如进去看看,这就是自驾游的优势了,景色随时看。我们开车到景区停车场,基本的设施都已修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仙沟”被称为雀儿山之魂,有介绍,牌子上用藏中英三种文字表述:‘圣仙沟景区沟谷长约5公里,主要景点有天然水墨画奇观,无根七彩瀑布,天涯禅修圣地’。景区环境静谧,地势陡峭险峻,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逍遥感,素有“养心天阶”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往里走看到有一些工人在施工,我们问了一个工人师傅景区的情况,工人师傅说,这里正在修建,还没有修好,暂不对外开放。我们对工人师傅说,我们是自驾游者,路过顺便想看看可以吗?工人师傅看到我们征询的眼光,善意的点点头,你们想看就看吧。谢过师傅之后,我们心驰神往的进入景区,景区被群山环绕,层峦叠嶂,半空中云雾缭绕,真是有仙境的感觉。若在此处过上一种无欲无求的生活,也不失为仙人了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此处有仙”处拍照,跟‘仙人’来个亲密接触。开车沿盘山道上行,到达“修行体验处”文字介绍,历史上素有高僧活佛在这里长期闭关打坐修炼。现在还有保存完整的遗迹。由于没有开放,不能观展高僧们修行的场所。再往上天然水墨画般的华山,呈现在眼前,层层叠叠的山峰,披上了黑褐色的水墨,一眼望去像是镶嵌在山体上的画,浮云飘过,壁画若灵若现,真是“雪耀冰霜冷,尘飞水墨昏,莫教垂露迹,岁晚杂苔痕”。一幅幅的天然画卷,震慑着我们的心灵。这么美!这是山还是画?山画一体,山中有画,画中有山,就是山水画的大师们来到次,也嫌弃手中笨拙的画笔了吧!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我们置身于画中,登高远眺,天地相连,身临仙境,腾云驾雾,有种画中‘云游’的感觉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往上有一瀑布穹泻而下,也称‘无根七彩瀑布’,据说在光合的作用下,发出七彩的光,瀑布就像从天上飞落的七色飘带,洒落人间。真像是走进了神秘的仙境,在这里或静下心来傻傻地发个呆,展开你的想象,幻想自己于天地之间,似有飘飘欲仙的境地。这里是摄影者的天堂,画家的最佳之地。第二年我报上我们省老年大学学画山水画,也可能是受这美景的触动吧。今天天公不作美,没有看到光合的作用下,那七彩的飘带洒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沿着盘山路继续前行,路有点窄,并且有点陡,胆大心细的张老弟开着车。到了半空中一观景点,我们停下车。下来后看到山谷中漂浮的云雾,好似一条白色的飘带环绕在周围,我们似有腾云驾雾的感觉。如果孙悟空大圣看到,借着这云势不知要翻多少个十万八千里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代的修仙者们,似有洞察天地之神能,那时没有什么先进工具,是怎样寻觅到这处神仙之地的呢?不过,修仙者是相信神灵的,也许,神灵和修仙者是神心相通的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往上地势更加险峻陡峭,到达天涯修禅圣地还一段距离,虽是无限美景在险峰,再加上无工作人员,不知那里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为了安全起见,也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还是决定不再继续往上。美景留在我们的想象之中吧,也留待以后吧,也许有以后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317继续行走,就到了著名雀儿山隧道,说它著名是因雀儿山的高度,说它著名是因修建这条隧道的难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耗时5年建成,现10分钟就能穿越6168米的高峰了,但这条公路和隧道的建设却经历了43年的一个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3年前国家修建的这条狭窄土路,是四川进入西藏的北线公路,德格到康定,距离需要588公里,摩托车骑行需要整整一天时间,对骑摩托车的师傅来说,这条道路最大障碍,是穿越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开车更是难上加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几个世纪以来,藏区与内地往来,必须需要面对的难题,雀儿山被称为山鹰飞不过的山峰,有冬过雀儿山,如闯鬼门关的说法,它是由川入藏的生命线,国道317线的必经之路,但长期以来,雀儿山是这条生命线的瓶颈,按照正常的行车速度,翻过雀儿山需要两个小时,在冬季路面结冰后,翻越雀儿山需要至少三个小时,如果实施交通管制,这条线路就会被彻底中断。公路交通收到很多掣肘,国道317线是上世纪50年代初建造的,当时受制于基建水平落后,缺乏先进机械设备,因此能够建成317线,已经是一个奇迹。如今中国基建实力已经非常强大,拥有先进的基建施工设备,因此打通雀儿山,已经具备条件,不过以现代技术来说,想要挖通雀儿山隧道也面临重重困难,面临多重挑战。海拔6千米的高原,属于严重缺氧地区,首先需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此外,,,路途遥远,物资人力匮乏等客观困难,以及隧道地质复杂,多次穿越破碎带,围岩级别交替变化大,坍塌,涌水等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施工难度,最终工程人员经过多次测算,决定打通一条长度3530米的隧道,合同造价3.8亿元,合同工期54个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2011年雀儿山隧道动工以来,到2016年顺利贯通,隧道工程用时5年,期间工程人员在诸多困难面前,利用各种手段去解决困难,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最终将这条看似普通,但难度极大的隧道终于打通,再次证明了中国基建狂魔称号名副其实。如今在这条隧道贯通后,以往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穿越过雀儿山,如今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穿过,不但极大地增强了川藏地区公路交通的便利性,也为两地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个词叫翻山越岭,但在中国的基建史中,现在叫穿山越岭,随着中国基建技术的不断提高,攻克了一个个的技术难关。翻山越岭成为历史,穿山越岭成为现实,不管是高铁,高速,公路,还是高原,平原,海底,高山不在是屏障拦路虎,海底也不是鸿沟,被称为基建狂魔的中国建设者们,技术精湛,建设的速度似狂魔,被世界所称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雀儿山隧道,拍照留念,把美好留住,也纪念伟大,感谢那些无畏的建设者们,致敬那些伟大的基建英雄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