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小妙招为居家亲子关系“通风换气”——平城区十四校集团校居家心理健康教育(三)

平城区十四校集团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见孩子不好好上网课,我就气不打一处来,该怎么办?”“我说了孩子不但不听,还梗脖子,顶嘴,我该怎么做呢?”“孩子老说我不懂,显得跟我说话不耐烦,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开口了?”“孩子老说我不陪他 ,我这不整天围着他转吗?”居家防控期间,家长们是否也会有以上的困惑和问题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时间的居家防控,部分家庭在生活、工作、学习方面往往都面临着空间、时间和节奏的变化。空间感的压缩,现实感的剥夺,角色的骤变、压力的增加,种种因素皆会对亲子关系造成困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何高效解决父母与孩子“相看两厌”的尴尬境况,为亲子关系及时“通风换气”、让“母慈子孝”得以回归就显得极为迫切与必要。特殊时期,学校特整理了部分干货为您支招!</span></p> 理想亲子关系的四个关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是相互理解,彼此之间都能换位思考、相互谅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是相互尊重,有边界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是有情感的流动,彼此都能自由表达爱和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是相互成就,也就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span></p> “加减乘除”有妙招 保持节奏做加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亲子关系要亲密,但不要“纠缠”。营造边界感,力争打造孩子专属学习空间,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延期,学生也可以根据学校线上课程安排,每天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对标计划,积极完成,力争做到学习有节奏,不拖沓,不松懈,保持好学习节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次,可以课前换好服装向老师问好,课后收拾书桌等增加学习仪式感,按照课程表,认真学习文化课之外的其他学科,做到劳逸结合,有张有驰。</span></p> 顺应变化做减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家长要多一些包容接纳,少一些指责谩骂,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急躁焦躁,多一些欣赏信任,少一些“大包大揽”,不要“一看就乱”、“一说就烦”、“一点就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居家网课,是要关注孩子学业,但不能只关注学业,孩子情绪变化、行为习惯、身心健康都很重要。针对孩子的偶尔偷懒走神、状态打折,父母要摒弃理想化学习,可以尝试多善意提醒,少“泄愤”批评,合理看待孩子线上学习的优劣,合理对待孩子的阶段性适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居家朝夕相处,大人孩子难免有摩擦、有拌嘴,在和孩子日常交往沟通和解决烦心事时,家长们不妨“多听少说,先听后说,听完再说,听清再说”,要学会“热”问题,“冷”处理,切忌简单粗暴,学会尊重孩子,平等对话交流。</span></p> 亲子互动做乘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增加亲子良性互动,家长和孩子共同营造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短时的高质量陪伴要远胜过无休的“纠缠”、无止的“唠叨”,家长可以化“疫情危机”为“亲子契机”,利用闲暇时光,来一场温馨的亲子阅读、亲子烹饪、亲子有氧操、协作家务、家庭观影等,弥补多年来因忙于生活奔波而无法陪伴左右的遗憾,这不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最优的教育。</span></p> 提升效率做除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家长要减少负面情绪,发挥正能量,运用巧方法,配合学校老师加强对孩子的指路引航,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居家期间,一个人的不良情绪往往会影响多个人的心态,而孩子情绪调整能力远不如成人,由此造成的学习、生活、情绪、心理上的问题,家长们首先要接纳而不是指责贴标签,给孩子全力支持,充分发挥家庭功能中最重要的情感功能,让孩子有归属感、安全感,这是提高效率的情感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尊重欣赏,表达期望。作为父母不要360度严盯死防,肯定做到的,暂时做不到的用“如果……”的句式表达父母的期望。比如:“你的语文作业自己能按时完成了,如果字再写得工整些就更好了。”让孩子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努力。但现实中,家长通常认为“做到的”是应该的、忽略不计,“没做到的”就是需要指出来。这就进入了亲子关系的死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认同感受,限制行为。人的感受没有对错,但行为有对错。孩子有了好的感受,就会产生好的行为。家长要说出孩子的感受,同时限制孩子的行为。如“我知道停止看动画片,你心里不舒服。但问题是学校规定的网课时间快要到了。”孩子常常会因为父母的感同身受,而自觉纠正自己的行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制定家庭公约也是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比如,父母看不得孩子耍手机、看电脑,沉迷网络,那么在孩子学习读书时,家长们也不妨屏蔽娱乐心态,放下手机,专心工作或专注家务,做到以态度感化,以行动引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居家学习,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试金石,机会与挑战共生。诚然,教育从不是一片坦途,没有捷径可走,却又承载希冀。始终坚信,唯有家校携手并肩,同频共振,方能拨云驱雾,化危为机。期待蜕变,期待“疫”散天晴!</span></p>

孩子

学习

家长

居家

亲子关系

亲子

父母

做到

感受

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