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之所见--人间真情

佳垚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这孩子智商真高,得到这样赞许的孩子,就是聪明好学有前途的。而这些年,人们经常用情商来评价一个人。所谓情商专业解释的很繁杂,那种套路的专业解释让人不甚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关于情商我个人浅薄的理解是,情商属于感情范畴之内,规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是一种感情的互动,感情的授予,囊括了乐善好施,知恩图报,礼尚往来,扶困济贫,见义勇为等许精华内容。有的不仅是性格的个体特征,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思想道德层面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流传下来的年代模糊亦久远的文学作品《诗经》上,有一首自今仍朗朗上口的诗歌,其中说到:“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意思是说,你将一种类似木瓜的桃子投赠给我,我拿称为琼瑶的美玉作为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是为了珍重情意,永远相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即所谓的人人都懂得的道理,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受人恩惠,当之图报。体现了具有情商的正常的施予授受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情商的说法是现代的,这种反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往来古来有之。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典藉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成为了隽永的可资效法的口口相传和载入史册的记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朝作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衔环结草”的典故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是讲,有个小孩救了一只受困黄雀,黄雀得救后衔来一只玉环表示感谢。这枚玉环是护身宝物,保佑了那个相救的小孩后来高官得坐,平安终老。另一个是讲,古代时的一位士子,父亲死了,按当时的传统习惯,父亲的妾妇应该殉葬。但士子不忍,将其父的妾妇另行嫁人,不使殉葬。以后当这位士子被仇人追杀,生命遇到危险时,妾的亲戚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了追杀的敌手,报答了恩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史记》上还记载了汉朝开国大将韩信的“漂母饭信”。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一天,韩信来到淮水边垂钓,以鱼解饥。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浣纱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千方百计找到漂母,优厚报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翻开中国的历史,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无数回报的故事,形成了一种有恩必报的情结,教育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形成了中国的特色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诚然,人们乐于推举那些对善人善举的谢恩,同时也着重说明了情商总是爱憎分明的,包含了对恶人恶行的惩罚。回报追偿是等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不仅人们具有情商,大千世界也遵循运作着回报追偿规律,形成一种因果关系。冬天太冷,春意盎然是对冬天的回报;秋天萧索,满载收获是对秋天的回报。终有所成是对锲而不舍的回报、柳暗花明是对山迴路转的回报。平安是对隐忍的回报、过失是对冲动的回报。赞美是对善良的回报、惩罚是对罪愆的回报。否极泰来是回报、乐极生悲是回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社会的正义是冰清玉洁的,人们的主体是善良的,不索取回报,却要具有情商,多做一些好事和善事,让人与人的关系更加清明和温暖,充满互爱和信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愿每个人都是好人,都有恻隐之心的情商。相信只要你认识到热心和善良是人间正道,是人之初心,是利我利人的,你就会祛除唯我,坚持本色,乐善好施,其码不去做损人利己的事。如此,岂不山河无恙,人间皆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