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浏阳出发来到长沙市,沿着湘江一路向北,抵达铜官古镇。</p><p class="ql-block"> 生生不息的窑火,不仅在这里烧出了世界第一批釉下多彩陶瓷,烧出了名扬海内外的长沙窑,更造就了千年前的“世界工厂”。如今,历史又赋予了铜官古镇新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 提到铜官,谁也绕不开陶瓷。</p><p class="ql-block">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唐代诗人李群玉的《石渚》生动描绘了长沙铜官窑烧窑时的壮美场景。</p><p class="ql-block"> 长沙铜官窑是指唐代出现在长沙石渚、铜官一带的陶瓷作坊,兴于8世纪中后叶,至五代而渐衰,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唐代时期的铜官陶瓷产品通过水运,从湘江入长江,经扬州、宁波、广州口岸,从“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南亚及北非,远销29个国家和地区,长沙铜官窑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是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p> <p class="ql-block"> 公元826年,一艘装载着中国货物的唐代阿拉伯商船迎着季风扬帆出航,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附近海域不幸撞击到黑色大礁石,沉没海底。千年之后,这艘被命名“黑石号”的沉船重见天日,船上运载着金、银、瓷器等中国产品,其中长沙铜官窑瓷器约56500件,占总数量的85%。长沙铜官窑出现在世界贸易的舞台上,是我国古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重要的书写者,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辟最直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p> <p class="ql-block"> 数据显示,仅仅在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就现存从唐至清各个时期古龙窑149座,古矿洞、古作坊近30处,最早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内,陈列着按照1:1比例复制的“黑石号”沉船和162件(套)出水文物,它们无疑是“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重要见证。</p><p class="ql-block"> 时光的脚步匆匆,千年的窑火从未熄灭。一代一代的陶瓷艺人在此安家,一个个的窑炉在这里兴建,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得以传承至今。</p> <p class="ql-block"> 穿越千年陶瓷文明,解密黑石号传奇。在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研学基地,设置了穿越古窑、陶艺体验、考古探秘、红色文化、工业遗韵、丝路文明、非遗技艺、工匠精神、劳动实践、美学课堂等十大知识点及“诗意的彩瓷”的系统课程。参加研学游的师生,可以在这里完成一次“穿越大唐遗址,体验铜官陶艺,探秘田野考古”的文化之旅,快乐中体会千年陶瓷文明,感悟“劳动最光荣”的人生意义。</p> <p class="ql-block"> 随着“一窑一群一带一阵地、两湖三山四片区”建设的加快推进,“点线面”全域开花、“红古绿”多元发展、“一江两岸”深度融合的全域文旅融合示范区必将在望城大地精彩呈现。</p> <p class="ql-block"> 我们能看得到的就是几经挖掘和保护,一个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唐代龙窑遗 址——谭家坡龙窑遗迹馆。</p> <p class="ql-block"> 这里曾演艺过大唐瓷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也经历过一个昌盛的时代, 但曾经的辉煌已离我们远去, 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那孤独耸立的炉塔: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 从长沙芙蓉大道往北,行上 20 多公里,只要看到两边有野花、陶罐和牌楼相迎的地方,你离望城区丁字镇彩陶源村就不远了。 这就是唐朝彩瓷的发源地所在——唐宋代南方瓷窑, 亦称 “长沙窑” 。</p> <p class="ql-block"> 斑驳残缺的窑壁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严 寒 酷暑的洗涤,杂藤野花也不知爬上爬下了多少个春秋。</p> <p class="ql-block"> 在大片瓦砾堆里,埋藏的是釉下彩的创烧地。每一块瓦片,都代表长沙窑的工艺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 在展厅内,遗址现状模型和遗址复原模型,让你一睹谭家坡龙窑的地形、地貌、整体布局,工艺流程,想象出它曾经有过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火红的炉火,成就了永不磨灭的长沙窑的智慧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 到了铜官镇,到处是陶的世界,陶的芬香。不时也还能找到六、七十 年代特有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 也可带着孩子一起,到陶瓷体验馆去来 一次陶艺DIY,在这里随处可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