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整本书阅读分享——高尔基《童年》

曹敏霞

<p class="ql-block">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作为瀚如烟海的书籍的统帅和精华一名著,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生必不可少的必修课。它是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是人类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我们正在阅读的《童年》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p> <p class="ql-block">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在阅读的同时,不忘做批注,写心得,甚至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了人物关系。</p> <p class="ql-block">  一位小读者在介绍自己的思维导图时说:在书中不难看出,外祖父的吝啬、狠毒,两个舅舅的贪财、懒惰,从而导致小阿廖沙每天都遭受到毒打和虐待。但即使这样,阿廖沙仍然是幸运的,因为还有宠爱他的外祖母,外祖母就像一件温暖的毛衣一样,在他感到寒冷时为他带来心灵的慰藉。因此,外祖母也被称为俄国文学史上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的发言从写作背景到人物关系,再到写作风格,让老师不时竖起大拇指夸赞一番。</p><p class="ql-block"> 看,一位小读者说到:《童年》的艺术特色也有其独到之处。首先,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这样就使情节显得紧凑而真实。同时,书里基本上是一章回忆一个人或一件事情。全书就是由这样众多人物和事件联结而成,叙述十分有条理。其次,作者对语言的运用炉火纯青,精彩纷呈。作者对人物形象、自然环境、内心世界的描写也非常细腻贴切,饱含感情而富有表现力,比喻等修辞手法十分新奇,读起来常常让人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  一位小读者朗诵了精彩的片段:读童年时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阿辽沙和外祖母一起回外公家的一个片段。</p><p class="ql-block"> “外祖母没来之前,我仿佛在黑暗中昏睡。自从她在我面前出现之后,我那颗沉睡的心就被她唤醒了;她引导我看见了光明,她使我把周围的一切都联结了起来,编织成了一个色彩绚烂的大花环。没过多久,她便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成为最体贴我的人。她对我非常了解,我也对她非常尊重,她对世界、对生活都充满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峥嵘的岁月里努力奋发,使我在艰难的日子里永远坚强。”</p><p class="ql-block"> 这段话从侧面写出外祖母性格温和的特点,也能看出阿辽沙对祖母的依赖。更能看出外祖母对阿辽沙的宠爱。</p> <p class="ql-block">  一位同学谈起了他印象深刻的一段话:我印象最深的第二个片段是高尔基对外祖母站在甲板上的描写。</p><p class="ql-block"> “天朗气清,凄风和畅,难得有这么好的天气,我和外祖母在甲板上从早晨一直到傍晚。在明净的天空下,伏尔加河两岸被秋风渡上了一层金红色,看上去就像是两条美丽的绸缎。橘红色的轮船不疾不徐、懒洋洋地逆流而上。轮片有节奏地拍打着灰蓝色的河水,发出隆隆的响声。船尾有一条灰色的驳船被长长的拖索牵着,安详而悠闲,活脱脱的像一只土鳖。伏尔加河上空,太阳悠悠地不知不觉的转动着,天地山川一切万物无时无刻的不在运行中变化更改,蜿蜒的、碧绿的群山就像是大地的华美的衣裳的皱褶,极富线条美。河两岸的乡村,看上去好似一块块方饼干。”</p><p class="ql-block"> 金色的秋叶再水面上漂来荡去。这段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伏尔加河的美,并且写出了阿廖沙和外祖母在船上的惬意时光。</p> <p class="ql-block">  走进文学名著,就是走进人类文化的家园,让你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走进文学名著,就是走进世界伟人的人生,让你感受到伟人的思想艺术和风采。</p><p class="ql-block"> 整本书阅读,我们一直在前行。</p>

外祖母

高尔基

童年

写出

片段

伏尔加河

整本书

走进

修辞手法

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