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11月21日下午我们来到共和国第一国企—中华钨矿公司,我瞬间感受到了一种静寂肃穆的气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驻足远眺,“共和国第一国企”7个红色大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我们来到毛泽民雕像前,深情缅怀这位为中国革命献出年轻生命的革命先驱,崇敬之情油然而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解说员的解说下我们参观了展厅的各个部分,亲身体验了一次共和国大革命时期的艰苦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你可能没听说过这里,但这个共和国第一国企的名号绝对足以证明这里是一个举足轻重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钨矿公司是中国共产党于1932年2月12日在于都铁山珑钨矿领导建立的第一家国有企业,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民亲自创办并亲任总经理的公营钨矿山,她是江钨百年红色传承的历史见证。中华钨矿公司历时4年共生产钨砂7830吨,为苏区创造了814万银元的经济价值,占当时苏区财叹收入的70%,养活了10万红军,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为中国革命做了巨大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钨矿公司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管理模式,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建立健全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管理体制;建立两委八科,从点到面初步构建国企雏形;把“支部建在企业”,开创了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先河;实行股份制探索出了国企混改的方向;开辟贸易渠道完成了封锁线上的交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民为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毛泽民同志组建了消费合作社,号召矿工加入消费合作社,矿工可将采挖到的钨砂折价作为股金入股。每股二元,每一公斤钨砂为一股,每人最多10股。入股自愿,退股自由。消费合作社经营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统一由钨矿公司供给部解决。凡参加消费合作社的社员,可凭“购买证”到消费合作社买到比市场价格低几倍的大米、油、盐和其它生活日用品。到1933年春节后,中华钨矿公司所属的矿区,共成立了5个消费合作社,百分之百的矿工都入了股。消费合作社的成立,使矿工的基本生活资料得到了可靠的保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中华钨矿公司期间,钨矿工人与红军将士在露天条件下作业,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红军将士和钨矿工人同早操、同劳动、同娱乐、同上夜校,切实和工人打成一片、心手相连。红军战士利用公休时间,教工人唱革命歌曲,讲革命故事,组织山歌对唱等文艺活动,传播革命思想。当时传唱的歌曲有:《当兵就要当红军》、《送郎当红军》、《国际歌》等,告诉矿工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钨矿公司成立后,以毛泽民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采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支部建在企业等一系列举措,在党的领导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产量不断攀升。规模横跨三县七乡,矿工达到了3500多人。钨沙产量从1931年年产量280吨到1934年3925吨,4年生产钨砂7830吨,按当时52块银元一百斤计算,创造了814万银元的经济价值,占中央苏区财政收入的70%,支撑了苏区中央银行的现金流,养活了十万红军,巩固了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钨矿公司的伟大实践,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稳定、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我们党早期从事经济工作的重要探索,它不但为我党积累了经济工作经验,也锤炼了一批经济管理干部,丰富了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成为了“苏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百年江钨的红色历史,生动的揭示了国有企业“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感受中华钨矿公司的初心使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4年9月,中华钨矿公司因国民党军队进犯而被迫停办。10月红军长征时,采矿工人有500多人加入了红军队伍北上抗日。大多数牺牲在长征路上,涌现了以谢宝金为代表的红色矿工。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57名,大部分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而没有参加红军北上抗日队伍的工人和革命群众,疏散在登贤县(现于都县)乱石区,组织了一支320多人游击队与来犯的国民党军队展开斗争。中华钨矿公司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创办红军医院改善医疗条件,凸显以人为本理念。建立合作社,工会和妇女委员会,让矿工翻身做主人。开设工人夜校,传播马克思主义,铸就了“铁心跟党走、铁血铸忠魂”的赤胆忠心。3500多名矿工先后有500名矿工参加了红军,320余名矿工参加了游击队,涌现出以谢宝金为代表的红色矿工。他们不屈不挠、奋勇拼搏的红色故事,在这里得到赓续传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让我们目睹了当时医院场景以及情景雕塑,比起展板和文字,这样身临其境的文化展示,让我们体会到了当时那段厚重的峥嵘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时期,江西于都的钨矿,对于我国的历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钨是高熔点稀有金属,金属钨可用来制造白炽灯中的钨丝,钨钢更是制造枪械的重要材料。江西赣南在上世纪之初就发现了钨,且矿点星罗棋布于赣南各山区,于都就是主要的矿区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当年红军穿过的草鞋和挖钨矿所用的器具,优质的钨沙,让我们零距离的感受共和国第一国企背后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共和国第一国企之前的名字叫作中华钨矿公司,当年领导人在这里工作过的办公室,布置的还和以前一样,房间不大,小小的办公桌,文件袋和煤油灯,让我们恍然如回到了三十年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老一辈“江钨人”在革命先辈毛泽民的带领下,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用鲜血和生命创建了中华钨矿公司,缔造了党领导下的第一家国有企业,奠定了苏维埃共和国的执政基础,铸就了苏区革命史上的不朽功勋,她必将激励江钨儿女在新长征再出发的伟大征程上,感恩奋进,跃马扬鞭,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担当、新作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下午的参观结束了,沉痛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是给我们上了一次最好的党课,红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铁心跟党走,铁心铸忠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谢谢到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