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忆 · “九二共识”30年

叶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深秋,是金色的时节,同时也是收获的季节。30年前,正是在这个金秋的岁月,我们两岸的中国人,在经历了长期隔绝对立后,毅然选择以对话代替对抗、以沟通化解分歧、以协商促进合作,达成了“九二共识”,迈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一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人以纪实摄影手法,记录了“知来鉴往·复兴中华”活动的全过程。也是本美篇《往事回忆》系列活动的第1篇:“九二共识”3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1月24日,为准确把握对台工作历史方位,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有关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党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回顾和阐释“九二共识”的历史经纬和重大意义,团结两岸同胞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由江苏省台办、南京市台办共同指导,南京市台谊会主办的【知来鉴往·复兴中华】学习二十大精神暨“九二共识”30周年研讨会在南京召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视频播放</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议主席团主席、前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当年相关事务的亲历者、30年前时任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副主任的高孔廉,通过视频详细介绍了“九二共识”形成的历史脉络,以历史的视角高度肯定了“九二共识”的意义,用无尽的遗憾抨击了民进党的行径,表达了台湾当局应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快恢复协商、恢复沟通管道,避免加剧两岸关系紧张和冲突的殷切期盼。(祝贺视频截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副主任、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邓岱贤通过视频表示,今年是两岸达成“九二共识”的30周年,此时此刻举办活动,来探讨“九二共识”的缘起和历史地位,对台海的和平稳定及繁荣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以详尽的数据历数“九二共识”达成后两岸经贸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九二共识”不仅为两岸民众带来福祉,更是避免两岸冲突的定海神针,台湾人民应倍加珍惜才是。(祝贺视频截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致辞嘉宾与主持人</b></p> <p class="ql-block">  南京市台谊会副会长沈文龙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知来鉴往,复兴中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系列活动启动仪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两岸专家,精彩授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p><p class="ql-block"> 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相平教授和台湾资深政治评论家、作家黄智贤,分别围绕二十大报告中的涉台部分以及“九二共识”30年的主题,进行专题讲座。两位专家表示,30年前,两岸中国人以高超的政治智慧,用对话代替对抗,用沟通化解分歧,达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九二共识”,开启了两岸对话协商的新局面,打开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的机会之窗。30年后的今天,“九二共识”依旧是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其形成的过程和内容均有明确文件和文字记录,不容任何歪曲和否定。民进党当局若顽固坚持“台独”分裂路线,蓄意制造两岸对立对抗,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京主讲嘉宾:刘相平 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台北主讲嘉宾:黄智贤 资深政治评论家、作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参会领导与主讲嘉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台办一级巡视员吴伟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主讲嘉宾:台湾资深政治评论家、作家黄智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主讲嘉宾: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相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钟山宾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银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园管理局副局长廖锦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京市台办一级调研员杨为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京市台属联谊会会长刘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部分参会嘉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参会嘉宾认为,回顾历史是为了书写新的历史,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更美好的未来。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智慧,坚定历史自信,只要两岸全体中华儿女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我们就必将共创祖国统一的历史伟业,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后期/编辑:叶木</p><p class="ql-block">音乐:来源美篇</p><p class="ql-block">文字:赵军</p><p class="ql-block">创作:2022.11.27(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阅读,叶木致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录:</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为了帮助美友能更多了解“九二共识”的成因,附录选择了2022年9月5日刊发于《中国台湾网》,现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2022年8月30日在“九二共识”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稿,全文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九二共识”是1987年两岸隔绝状态结束后,为适应和推动两岸协商谈判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已经镌刻在历史上,抹杀不了,歪曲不了,也推翻不了。如今回望“九二共识”经历的风雨洗礼,更感到它当年达成之不易,更感到它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之重要、之宝贵。其中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总结之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 style="font-size:15px;">第一,争取达成“九二共识”的初衷,是为了避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问题,也是为了两会商谈确立规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台湾当局推动成立的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开始运作后,即寻求与国务院台办建立联系,进行商谈。虽然此前已有1986年的“两航谈判”、1990年的金门谈判,但是国台办与台湾有关部门授权处理涉及公权力的两岸事务的唯一机构进行商谈,这还是第一次。为避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问题,为商谈建立良好基础,保证商谈在此基础上朝着正确方向推进,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考虑要争取海基会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与之达成共识。1991年4月、11月,在海基会团组来北京商谈期间,国台办都争取与之讨论关于处理海峡两岸交往中具体问题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包含着“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容,这实为日后达成“九二共识”的缘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 style="font-size:15px;">第二,达成“九二共识”的钥匙,是在商谈双方都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态度的基础上,不讨论对一个中国涵义的看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91年12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作为授权与海基会对口交往、商谈的唯一机构。1992年3月,海协会开始与台湾海基会商谈,继续争取与海基会达成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态度的共识,并提出了合情合理的主张: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具体事务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应本着一个中国的原则协商解决;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含义;表述方式可以充分协商,并愿意听取海基会和台湾各界的意见。其中“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含义”这一条,实际上是达成共识的钥匙。长期以来国共两党都有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但对一个中国涵义的看法不同,在对涵义看法不同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只能暂时搁置争议,这样就有可能在双方都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的基础上,通过求同存异的办法达成共识。这一想法一直贯穿于海协会争取达成共识的全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由于海协会的坚持,台湾当局感到不能再回避了,遂由其“国统会”于8月1日专门为海基会与海协会商谈,通过了《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的决议。这份决议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当局对一个中国的态度,开篇就明确表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随之又说“双方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并叙述了其对涵义的看法。海协会肯定了这份决议申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认为“明确这一点,对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表明,在事务性商谈中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同时明确表示不同意台湾有关方面对一个中国涵义的理解。由上述可见,虽然双方对一个中国涵义有分歧,但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上有明确交集,如果能够搁置双方对一个中国涵义看法的争议,是有可能达成共识的,最终共识也是这么达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 style="font-size:15px;">第三,达成“九二共识”是求同存异的结果,是求同存异的经典案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92年10月,两会在香港进行工作性商谈,集中讨论了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态度的问题。两会都提出了5个表述方案,但没有为对方所接受。海基会10月30日下午又提出3个口头表述方案,其中第3案(总第8案):“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基会商谈代表还提出“在彼此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各自以口头方式说明立场”的建议。商谈结束后,海协会经研究认为,海基会第8案表明了谋求国家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虽然提出对一个中国涵义的认知各有不同,但没有述及具体内容;至于“各自以口头方式说明立场”,也在海协会事前考虑之内。因此,可以通过求同存异的办法,与海基会达成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态度的共识。11月16日,海协会去函海基会。这份函件有两个要点:第一,在两会商谈中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态度的问题上取得进展,海基会提出了具体表述内容,其中明确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正文后附上了海基会所提的第8案,表示海协会认可的是这一案。第二,告知海协会口头表述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这份函件包含双方各自表述的两段文字,构成两会共识的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1月17日,海基会发言人代表陆委会与海基会,对海协会来函表示欢迎。台湾媒体报道普遍认为两会达成了共识。12月3日,海基会回函,没有对海协会去函所提表述要点表示任何异议。此后当事双方都认为达成了共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概括地说,“九二共识”虽然是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达成的,但其过程和内容均有明确的文件和文字记录。从中可以看出,各自表述是达成共识的方法,而不是共识内容本身;双方表述的内容是两段相互认可的文字,而不是不加约束的各说各话。共识中,双方都表明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态度,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海基会表示双方认知各有不同,海协会表示在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作了搁置争议的处理。也就是说,这个共识是在两岸双方对一个中国涵义认知不同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在两会都表明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态度的基础上,暂时搁置对一个中国涵义认知不同的分歧,从而达成的。“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九二共识”是应用求同存异的智慧取得的成果。求同存异在两岸交往中被大量应用,尤其是在两岸政治分歧一时还难以完全解决的情况下,双方进行交往乃至商谈更需要应用求同存异的方法和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求同存异是求同与存异两者的结合。首先是要有“同”,而且“同”的价值和意义应大于“异”,有了“同”才能存“异”,否则存异也就没有意义了。同时要懂得存异,如果不能存异,也争取不到“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 style="font-size:15px;">第四,“九二共识”逐步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显示出它的宝贵价值。</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九二共识”的达成,确立了两岸商谈的政治基础,促成了1993年4月汪辜会谈成功举行,并且随着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2005年4月,中共中央和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来访,双方进行了正式会谈,会谈后发表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其中写道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党的共同主张。由此,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成为国共两党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础。2008年5月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由于2005年国共两党奠定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因此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就能在这一基础上建立基本互信,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宝贵成果。2014年国务院台办与台湾方面陆委会负责人互访,建立了联系沟通机制,创造了两岸民间商谈之外的又一种协商方式。这也是在双方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取得的重要进展。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进行历史性会晤,实现了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第一次历史性会晤。这也是由于双方都坚持“九二共识”而取得的重大成果。两岸领导人在会晤中还面对面确认了“九二共识”,巩固了“九二共识”的地位,也证明“九二共识”对两岸关系发展发挥的宝贵作用。坚持“九二共识”,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也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强有力的推进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 style="font-size:15px;">第五,否定“九二共识”行不通,回避“九二共识”也无路可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九二共识”是争取两岸双方共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成果。否定“九二共识”,就无法建立两岸基本互信,就必然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就必然导致两岸政治关系无法发展,就必然朝着“台独”分裂的邪路走下去。这是李登辉走过的路,也是民进党走过的路,最后无路可走。这已被两岸关系历程所证明。此外,在坚持“九二共识”的问题上摇摆不定,既不认同也不否定、莫衷一是,看似可谋取一时之利,实则是机会主义路线,照此走下去,最后将找不到出路。这也不需要很长时间就可以得到证明。唯有看清台湾最终要与大陆统一的前途,看清两岸关系最终要走向统一的前途,下决心坚持“九二共识”,跟上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这才是正道,最终与全民族一道,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国家和平统一,做出自己的努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