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 一、课程起源 <p class="ql-block"> 沙是大自然赋予孩子的礼物,喜欢玩沙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具有可塑性的沙,在孩子的指尖游走,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在每次的自主游戏玩沙时间里,孩子们不停尝试,发现,探索,感受大自然无穷的力量和无尽的玩沙快乐。</p> <p class="ql-block">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于是我们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一场“南水北调”的游戏课程,通过创设情境,幼儿讨论,实验等过程,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在“调水”的这项“工程”中幼儿自然的了解沙子的特性,主动探索,发现沙子的有趣现象和变化。</p> 二、设计意图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是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幼儿由于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学习水平等有限,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途径。玩沙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游戏,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p> <p class="ql-block"> 对于幼儿来说,玩沙游戏更像是其在进行建筑的过程,能够通过一些材料为载体在沙中进行建筑的建构,开展各种角色扮演的游戏。玩沙游戏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的游戏活动,特别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同时也能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针对幼儿沙上规划“南水北调”工程,这一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幼儿通过游戏将玩沙与玩水结合起来,通过挖地道,修水渠,等方式来探究干沙、湿沙的各种性质,并且通过规划“南水北调”这一游戏让幼儿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也方便教师今后自然地开展教学活动。</p> 三、规划“南水北调”工程 1.创设情境 <p class="ql-block"> 水是生命之源,在我的国家的华北地区有好多的人口缺水很严重,而在南部好多沿海地区水资源十分丰富。那小朋友们我们如何帮助生活在华北地区的人们呢?</p><p class="ql-block"> 教师将幼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华北地区的小朋友(沙池北边),二组是沿海地区小朋友(沙池南边)。</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p><p class="ql-block"> 在情境中引发幼儿的思考,进而引出主题“南水北调”这一游戏故事。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也是《纲要》中特别强调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是《指南》在科学领域中特别强调的能力,培养幼儿探究能力、尝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儿步入小学和未来发展做好奠基准备。</p> 2. 调水工程启动啦 <p class="ql-block">双方通话内容:</p><p class="ql-block"> “叮叮叮”“叮叮叮”</p><p class="ql-block"> 墨墨:喂,是沿海地区的苗苗吗,我们这里没有水了。</p><p class="ql-block"> 苗苗:我们地区有好多呢?你带走水桶来盛水吧!</p><p class="ql-block"> 华北地区的腾腾小朋友摇了摇头说:可是我们要走好多好多天,不是一个好办法呀,如果能有一条通道来运水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沿海地区的知知在一旁表示赞同说:我们可以挖一条运河,这样就要多少有多少啦。</p><p class="ql-block"> 华北地区的然然说:我们在北边开始,这样我们的工程就快啦!</p> <p class="ql-block">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p><p class="ql-block"> 双方一起挖运河,第一步需要明确路线,孩子们通过探索在尝试错误中获得新认知和思考。探索了一条最优路线,用最合适的工具来挖水渠,感受不同工具挖水渠带来的不同感受,从而让幼儿在挖水渠游戏中感受到助人快乐。</p> 3. 引水入渠 <p class="ql-block">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水渠终于完成啦!</p><p class="ql-block"> 悦儿和朗朗决定去水管接水,并在水渠中给西北地区的小朋友们运过去。</p><p class="ql-block"> 慧慧说:水倒在沙子里一下子就没了。</p><p class="ql-block"> 朗朗说:水倒得太少了,水多一点就不会那么快就没有啦!</p> <p class="ql-block">幼儿的经验与学习:</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探索,孩子们直观地感知水能渗透沙子,从游戏中可以发现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根据问题调整自己的操作方式从而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与支持:</p><p class="ql-block">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培养幼儿具备初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遇到问题的第一时间不是寻找老师的帮助,而是尝试合作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p> 4. 南水北调——寻找策略 <p class="ql-block"> 另一边悦儿和晴晴已经挖了一条短短的水渠,晴晴倒上水之后发现,和之前的水渠汇合了。</p><p class="ql-block"> 在外力的作用下,能使它们汇集在一起,使幼儿能直观地感受到水流汇合这一现象。就这样,在“水渠”在加工之后,沿海地区的孩子们为西北地区人们运水,最终引水成功。</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与支持:</p><p class="ql-block"> 支持幼儿持续的探究行为。分析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可能获得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时间、丰富的材料支持幼儿持续、深入地进行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提供材料支持幼儿模拟操作探索方法。)</p> <p class="ql-block"> “南水北调”的游戏课程探索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通过幼儿对水和沙的感知体验,引发了孩子对的材料和环境的探索和思考,通过思考、讨论和协作游戏解决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孩子们在活动中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解决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孩子们入小学后适应新技能的探究和学习,更加主动、持久、投入地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