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而不研则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研而不教则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 为全面贯彻、精准落实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强化义务教育小初教学衔接,体现教学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交流学习小初教学衔接的典型经验与做法,促进全市义务教育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2022年11月23日,丹东市组织市直、元宝区、振兴区、振安区、东港市、凤城市、宽甸县共128所小学2024位语文教师参加了辽宁省义务教育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训暨小初教学衔接交流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 23日上午8时30分,会议在大家的殷切期盼中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 会议由辽宁省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研中心主任罗英智主持。</p> <p class="ql-block"> 辽宁省教育学院院长孟宪斌致辞。孟院长介绍了此次会议的背景和目的,重点围绕做好小初衔接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在实践层面进行研究与探索的两个发力点,为教研和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针对性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孔峰讲话。孔厅长在讲话中对此次会议的意义和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简要介绍了辽宁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现状,并从促进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意见。</p> <p class="ql-block"> 辽宁省实验学校校长张丽文做经验分享。辽宁省实验学校在23年九年一贯制的办学当中,始终聚焦主体的发展,从理念文化、课堂教学、管理机制、效能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地规划整合,解决了“融”“通”“优”的现实问题,实现了两学段的有效衔接。</p> <p class="ql-block"> 开幕式最后,罗主任强调:做好小初衔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落实新课程要求、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环节,也是薄弱环节。今后,会继续组织相关的研讨和交流活动,培育和推介更多的学校、学科分享经验和做法,推动各个学段、学科之间的有效衔接,促进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上午9时30分,语文学科交流研讨活动正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 辽宁省实验学校晋彪老师执教六年级语文课《古诗三首》。</p> <p class="ql-block"> 辽宁省实验学校曲艳菊老师执教七年级语文课《秋词》。</p> <p class="ql-block"> 辽宁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小学部副部长、小学语文教研员崔凤琦老师对两节语文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崔部长围绕“小初衔接的意义与价值、小初衔接的问题与原因、小初衔接的策略与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让老师们进一步对“‘双减’背景下,小初衔接要衔接什么?”“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好小初衔接?”等问题有了深入地思考。</p> <p class="ql-block"> 辽宁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初中部副部长、初中语文教研员胡东辉老师也对两节语文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胡部长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四学段“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要求的异同对比切入,以古诗词运用为例来阐释如何在小初衔接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并提出了古诗词教学“读、析、赏、悟”四字法,让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教学需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式,文化滋养、践行追远,最终实现小初知识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半天的研训活动虽然短暂,但留给全体语文教师的思考却有很多。相信通过今后不断的小初沟通,共研共进,一定能促进学校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无止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无止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研无止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