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大早,母亲又发来视频请求,询问疫情发展情况,么时候可以上班,孙女在家干什么,叮嘱非必要不出门,买回来的菜要先喷酒精消毒,一家人每天都做好核酸检测等等,自21日城区临时管控以来,居住在乡下的母亲天天给我上“网课”。</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母亲给我定下许多规矩。那时候,想吃水果是一种奢望,每年秋天,隔壁桂婆的几颗梨树挂着黄橙橙的香梨,诱得我直流口水。梨花盛开的时节,母亲就开始念叨了,“手脚不干净就冇得法子做人”、“做贼从偷鸡蛋起”,还时常给我讲古时候有个江洋大盗行刑前咬掉母亲乳房的故事。每年桂婆都要送一簸箕梨子到我家,她感慨地对我母亲说,你那个细鬼崽过上过下,梨子在头顶上闪都不摸一个,别的孩子总伸点把手,我过意不去,送点他尝哈子。一天放学后,我戴了一顶浅绿色的军帽,神气活现地回到家里,母亲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说是向同学借的,第二天看到我还没有还回去,母亲就开始唠叨了,“借东西要还”、“不要和别人比吃比喝比穿”、“不要想着占别人的便宜”、“以后我们家也买得起的”。</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东源,曾经是鱼米之乡、商贸要道。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东源人民响应国家的号召,舍小家、顾大家,献出良田美宅修建王英水库,搬到了贫瘠的山头。那时,我刚出生,接着妹妹又来到了人间,一家的生活愈加困难。当时不仅要上山下田挣工分,还有做“三治”、修公路的任务,母亲把我装在箩筐里挑到工地上。生活的重压,让许多爱说爱笑的山里人变得沉默寡言,有的人在沉默中积集力量,有的人在沉默中变得消沉。但自从我记事起,就知道母亲整天咕咕嘟嘟说过不停,母亲的唠叨充满了乐观,让我们看到了来日的希望,一家的生活也在母亲的唠叨中走出困境。</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唠叨在餐桌上,母亲的唠叨在火塘旁,母亲的唠叨在床沿边。母亲没有读过书,但是懂得许多连读书人都不懂得的道理。在我顺境时唠叨,提醒我不骄不躁;在我困境时唠叨,给我传递爱与力量。高考失利,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重挫。父亲让我去复读,我却躺着不起床,母亲每天在我床边叽叽呱呱,让我心烦意乱,我愤怒地把她吼开。母亲没有因为我的怒斥而放弃,她默默地走开,又默默地走来。“生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母亲的唠叨让我重新站起来。现在回想起来,对母亲的不恭除了愧疚还是愧疚啊!真的要感谢当年母亲在我耳边不厌其烦的唠叨!否则我真的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 大学毕业后,一直忙于工作,很少回家了。成家立业后,心事放在囝仔身上,加之交通和通讯不便,一年到头才回去一两次,母亲的唠叨离我越来越远。</p> <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愈加怀念母亲的唠叨,就像好久没有吃到家乡的鸭蛋圆。今年春节,给她老人家买了一台智能手机,并教会她视频通话,母亲的唠叨越来越多了,得知视频不收话费,一说起来就没玩没了。从母亲的唠叨里,了解到湾里每家每户新近发生的事情,得知各个亲戚的家长里短,还有哪些情没去感,还有哪些礼冇气随,母亲三天两头喋喋不休。</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上的事情说说,工作上的事情也谈谈。“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多学他人长,少说他人短”、“做人要公道,做事要正道”,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把她的智慧、她的信任、她的期待传递给我,也正是这些唠叨,让我在工作中更加敬业、更加正直、更加谦逊。</p> <p class="ql-block"> 也许,唠叨是一个母亲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职,母亲的唠叨是对孩子剪不断的牵挂,母亲的唠叨是对晚辈忘不了的期望。在母亲的唠叨中我学会了为人之道,做事之理,在母亲的唠叨里,我越过坎坷,走向希望。</p><p class="ql-block"> 我将把母亲的唠叨永远珍藏!</p><p class="ql-block"> 作者:远山孤泉</p><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25日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