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5年7月17日随家人、朋友一起去俄罗斯旅游。我是一个不太喜欢游走的人,出门旅游完全是为了满足家人的爱好。所以怎么游、怎么玩,每天的行程全由着他们的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俄罗斯之行从圣彼得堡开始,乘游轮从圣彼得堡出发,沿伏尔加河欣赏着两岸旖旎自然风光,经过九天八夜的游走,全程1000多公里,于7月25日到达了莫斯科。</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莫斯科旅游期间,去了红场、克里姆林宫、列宁墓,参观了沙皇时期的钟王和炮王、伊凡大帝钟楼、圣母升天大教堂,游览俄罗斯最大的商城--古姆,还在莫斯科的郊外渡过了一个难忘的黄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莫斯科旅游的人,大都会去新圣女公墓参观一下,如果不去或许是一种遗憾,因为这个公墓浓缩了苏联太多历史。多亏在莫斯科生活七八年从事导游工作的内蒙小伙子力图的独家陪伴,他用多年储备的丰富知识,耐心细致的讲解了他所掌握和了解的新圣女公墓的内容,也使我挤出一天半的时间把自己完全交给了莫斯科的一个独特的旅游景点——新圣女公墓。</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始建于16世纪的新圣女公墓位于莫斯科城市的西南部,实际上这是因新圣女修道院而得名。俄国时,新圣女修道院内有一片墓地,起初是教会上层人物和贵族的安息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到了上世纪20年代,苏联时期墓地扩大,形成了现在的新圣女公墓。但这处公墓依旧是前苏联著名知识分子和各界名流的最后归宿,不出名的人很难葬到这里。前苏联解体后,新圣女公墓依旧延续了这个“无名难进”的传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它不但安葬着许多俄罗斯名人,同时还是一座美轮美奂的艺术雕塑园。其文物价值丝毫不低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被誉为俄罗斯的“八宝山革命公墓”。</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据俄罗斯资料显示,新圣女公墓占地7.5公顷,这里有为国捐躯的苏联战斗英雄、俄罗斯与前苏联的作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也有电影戏剧舞蹈演员、歌唱家、运动员,那些曾经对俄罗斯历史文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杰出人物都长眠于此。基本上你叫得出名的苏联名人都在新圣女公墓。然而,这不包括斯大林、列宁和加加林,他们在红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新圣女公墓虽然是片墓园,但绝无烟火缭绕。整个园区鸟语花香,绿意盎然,堪称雕塑艺术品的墓碑错落有致,静谧之中不失雅致。游走其间,一座座造型独特、精巧的墓碑几乎浓缩近现代前苏联文化史、艺术史及至国家史。不少中国人耳熟能详,影响前苏联进程的名人在这里都能找到他们的安息之所:契诃夫、赫鲁晓夫、奥斯特洛夫斯基、卓娅……,甚至还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王明及夫人、女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就随着我的脚步,粗略的、有选择的看一看这里有哪些名人吧!</span></p> 政客要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的墓安卧在陵园入口附近的显著位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叶利钦墓地很特别,他的墓碑前有一面白蓝红的俄罗斯国旗。据资料记载,这面俄罗斯国旗雕像是用三种不同石头雕刻的。白色的是选用中国大理石,中间蓝色的选用意大利蓝色威尼斯马赛克,红色则是巴西产的红色斑岩。这里红色是褚红色,并不是俄罗斯国旗红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选用俄罗斯国旗,主要还是纪念叶利钦恢复俄国的国旗,他作为第一任总统对俄罗斯国旗恢复做过贡献,因此叶利钦用国旗也显示他的尊贵地位,象征了叶利钦叱咤风云、大起大伏的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与其它墓碑上多有逝者雕像不同,叶利钦总统的墓碑只有三色大理石国旗覆盖,不见逝者的音容笑貌。叶利钦墓碑与中国的无字碑有异曲同工之妙,千秋功过,有待后人评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据称在他墓地右方已为普京预留了一块墓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按级别,曾贵为前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赫鲁晓夫墓址本应选在克里姆林宫墙外,与斯大林、勃列日涅夫等前苏联领导人一起守护列宁墓,然而由于政治斗争失利,赫鲁晓夫死后未能享受这份殊荣。</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赫鲁晓夫之所以葬在这里,主要还是因为“宫廷政变”后受到勃列日涅夫的排挤而失势,并在家养老。后来赫鲁晓夫因病突然去世,作为苏联前领导人,按理说应该葬在红场墓地,但勃列日涅夫不可能让赫鲁晓夫葬在那里。于是赫鲁晓夫就被安葬在新圣女公墓。他的墓碑是一个黑白分明的大理石雕像,预示着其活着时可以一分为二看待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赫鲁晓夫的墓碑设计者涅兹韦斯内曾被台上的赫氏公开辱骂为“同性恋”,但被赶下台之后的赫氏临终遗愿却是令人意外的请涅兹韦斯内为其设计墓碑,乾坤扭转局势令人唏嘘。</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赫鲁晓夫墓地的不远处,有一处墓地也很显眼,墓碑上非常罕见的雕刻着一张亚洲人的面孔,它的主人就是我国近现代著名人物王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明1974年在莫斯科逝世后葬于新圣女公墓,墓碑上写着“中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活动家”。王明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被称为斯大林的学生。王明因与毛泽东政见不合,解放后长期留在苏联治病,后客死在莫斯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中国有句俗话叫“叶落归根”,为什么王明没有回国安葬,却葬在新圣女公墓呢?从王明的身份和地位来看,他是最早的一批布尔什维克,苏联领导人当然要高看一眼。</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时又逢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把王明厚葬在新圣女墓地,既是对他的肯定,也是让他继续留在这里发挥不同的作用。王明去世后的第二天,苏联机关报《真理报》就刊登一篇名为《追悼王明同志》的文章,称王明是“国际共运的老战士,著名活动家”,“苏联的老朋友,苏中两国人民的友好和合作的积极捍卫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明夫人孟庆树和他们的女儿也葬在这里。据说孟庆树生前与王明的关系不好,死后也不愿与王明合葬。来公墓的中国游客都会到此凭吊,家乡故人也没有忘记他们,墓前摆放着安徽金寨县访问团献的花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明夫人孟庆树与先生侄女的姓名仅一字之差(同姓同名,仅树与书的差别),这也是我第二天又去新圣女公墓的一个理由。</span></p> 英雄人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对于卓娅与舒拉的故事是最为熟悉的。卓娅的墓碑造型取自她英勇就义时留下的照片。当卓娅英勇就义的事迹传到莫斯科后,愤怒的斯大林元帅发出“不受降全部绞杀!”的命令,绝不许接受此德军步兵团的投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卓娅墓的对面是她弟弟舒拉的陵墓,卓娅被德国军队绞死后,斯大林特批英雄的弟弟舒拉进入苏联的军事院校学习,舒拉毕业后参加了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他获得了卫国战争一级勋章和红旗勋章,在攻打纳粹首都柏林的战役中牺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舒拉墓后那块赭红色的墓碑就是母亲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的,是那本感动千万人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的作者,他们的母亲的陵墓。舒拉母亲守护着儿子,凝望着女儿,这个英雄的家庭在新圣女公墓团聚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在上个世纪几乎人人都会背诵,也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奥斯特洛夫斯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人物,临终前最后一刻,被雕塑家永远地定格在这块石碑上。墓碑上还雕刻有保尔·柯察金用过的军帽和马刀,留有保尔·柯察金的签名。</span></p> 航空先驱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大多数苏联航空界先驱都安葬在新圣女公墓,除了奥列格·安东诺夫、格奥尔吉·别里耶夫和米哈伊尔·米尔之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长眠在新圣女公墓的苏联航空先驱们,他们每个人都在航空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值得我们铭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看到他们的墓碑,突然想起来毛主席那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气势磅薄的话来。</span></p> <p class="ql-block">帕维尔·苏霍伊</p> <p class="ql-block">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p> <p class="ql-block">谢尔盖·伊留申</p> <p class="ql-block">尼古拉·波利卡尔波夫</p> <p class="ql-block">谢苗·拉沃契金</p> <p class="ql-block">尼古拉·卡莫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苏联早期飞机设计的奠基人之一、世界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安德列·图波列夫的墓地,墓碑设计的十分独特,国人熟知和过去经常乘坐的图154就是他设计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设计了大量图波列夫系列轰炸机、运输机,至今对世界航空业有着深远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的墓碑图案就是图154飞机飞翔的翅膀。</span></p> 作家名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墓地,小巧玲珑的白墙灰顶小屋,屋顶立着三根铁矛,</span> <span style="font-size: 22px;">墓碑上方的小屋是否寓意着套中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契诃夫只比果戈里多活了一年,死于肺结核的他去世时只有44岁。幽默的契诃夫在生前总劝告人们要珍惜生活。他曾经说过“如果你心爱的人背叛了你,你应该就感到万分庆幸,庆幸她背叛的是你,而不是你的祖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原来是医生,广泛接触平民了解生活,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的影响。他的主要作品有《变色龙》、《草原》、《第三病室》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果戈里的墓就在契诃夫隔壁,俄罗斯文坛上的两位巨擘在这里成为了邻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俄罗斯大文豪尼古拉·果戈里临终前立下遗嘱,让亲朋找一块黑色的石头放到他的墓地上,再在石头上立一个十字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果戈里是俄国“自然派”即现实主义文学的领袖。鲁迅先生说他是“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他的代表作是《钦差大臣》和《死魂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和他那本曾经令无数中国人热血沸腾的《青年近卫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播音艺术家尤里·鲍里索维奇·列维坦,前苏联著名的金话筒。在墓碑上,红军之星当头照耀,他镇定自若地面对话筒,身后一圈圈电波传向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的命令、指示、演说以及苏联情报局的重要战报,大多由他播出。他的声音通过电波鼓舞了无数苏联士兵的士气,令德国人闻风丧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41年冬,德军兵临莫斯科 近郊时,拟定的13人黑名单中,第一名是斯大林,第二名便是列维坦。</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乌兰诺娃,前苏联著名芭蕾舞蹈家。洁白的大理石上留下了她那优美的舞姿,这座圣洁的白天鹅雕像属于芭蕾舞艺术家乌兰诺娃,优美的舞姿永远定格在像幕布一样的碑刻上,让世人无法忘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老一代的中国人曾在电影里看到过她优美的舞姿。中国著名诗人艾青诗人这样描写她的舞姿: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她的墓碑是她主演的芭蕾舞《天鹅湖》中的场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留下美好在人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巴库列夫是俄罗斯最著名的妇产科医生,不管多可怕的难产他都能转危为安,他一生共接生了3万多个新生儿,被称为伟大的生命使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歌唱家夏里亚宾的墓碑是一座全身雕像。雕像的姿态是画家列宾为他画的肖像,夏里亚宾手搭扶手靠坐在沙发里,头微上扬、神情专注,似乎在倾听音乐。风流倜谠的夏里亚宾生前被迫流亡法国,去世46年后遗骸才从巴黎迁葬到新圣女公墓。</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虽未受过正规音乐教育却被称为“低音歌王”,中国人熟悉的是那首《伏尔加船夫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走进新圣女公墓,犹如翻开一部“百科全书”。在夏日的阳光下,这片美妙、忧伤、宁静的墓园是一个最能让人摆脱旅行者心态,而与俄罗斯大地直接拥抱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走在这个墓地里,面对着一具具灵柩,任何人内心都不会产生不适和恐惧,很多俄罗斯人独自一人在公墓里散步,或者拿着一本书,在鲜花从中,静静地坐在墓穴边上阅读,仿佛在静静地陪伴着死者。在俄罗斯,墓地成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纪念场所,是生者和死者可以经常聚会的花园,死亡只是一次演出的谢幕,是一次告别,人间和天国之间的沟通交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新圣女公墓,一处让人心灵震撼之地,在这里你可以触摸到俄罗斯民族的灵魂,俄罗斯和前苏联曾有32人获得过诺贝尔奖,无论在文学、绘画、音乐、科技、军事等方面有这么多世界著名的伟大人物,谁也不能藐视这个战斗民族的国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