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携着春的明媚,途经夏的热忱,步入绚丽多彩的秋天。秋景如画,秋韵如歌,在硕果飘香中,细数儿委会这一季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本季度儿委会共有六首童诗、一篇童话、两篇散文、三篇小说分别发表在国家、省、市等各级报刊上。两篇寓言发表在“寓言文学”公众平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童诗部分</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童诗,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童诗一直经受着关于童诗美学问题的争议,这争议像大潮一样,一波波冲击着每一个爱好童诗创作的作者和作家,作为童诗领域的“新人”,我们追求的不是打破什么,更多的是寻找,寻找童诗那种万变不离其中的真正的本质特征——诗性加儿童性!在一个季度的寻找中,郭丽娜、于艳水和汪立伟三位老师的6首佳作陆续发表。</p><p class="ql-block"> 郭丽娜老师的《叶子的梦》(外一首)发表于《少年诗刊》2022年第9期。这是一组关于拼搏与梦想、自我与朋友为主题的诗。</p><p class="ql-block"> 《叶子的梦》按照季节的春、夏、秋的顺序,写出了叶子为了自己梦想的努力,一生虽然只有一次,但是努力过,拼搏过就不后悔。</p><p class="ql-block"> 《棒冰的自述》是一首富有哲思的小诗。通过棒冰自述的口吻,写出了冬天的样子和夏天的样子。无论冬天和夏天,棒冰都喜欢自己。告诉小朋友,人要拥有自己,更要有朋友,人是独立的,也是群体性的。</p><p class="ql-block"> </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叶子的梦》(外一首)发表于《少年诗刊》2022年第9期</h3>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艳水老师《我的小院》(外一首)发表于《读友·清雅》2022年第9期。这是以浓浓的乡情为主旋律的两首诗作。<br> 童年的我,躺在麦草上看天,无比舒适、轻松和惬意,一片片云彩就是风海之上的船,“我”在海底,望着渐渐远去的云朵,心里涌出无限遐想……这就是孩子眼中的云船,更是孩子心灵上的云船。——《云的船》<br> 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小天地,在那里我们拥有一切,样样东西都值得记忆。拥有美好童年,就应该拥有过本该拥有的东西。——《我的小院》<br></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小院》(外一首)发表于《读友·清雅》2022年第9期</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汪立伟老师一直坚持童诗创作。本季度有多首童诗发表在报刊和公众号平台上。童趣加哲思是她近年来追求的童诗美学。</p><p class="ql-block"> 《红灯笼》发表于《小学生拼音报》2022年寒假合刊。她把红灯笼比作了金鱼,“鼓”“甩”“钓”“咬”“游”,一连串动词的运用,让红灯笼这个意象“动”了起来,“活“了起来,“美”了起来,这就是孩子眼里的灯笼,也正是作者心里的诗!</p><p class="ql-block"> 汪立伟的另一首童诗《窗户的愿望》发表于《宝葫芦》2022年第11期。她站在孩子的视角发现了一扇窗户的诗意:一扇窗就是一座房子的眼睛。有了这双眼睛,一座房子一辈子不动地方也不寂寞。这是窗户的愿望。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愿望呢?做人的哲理自然蕴含其中,耐人思考和回味。</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窗户的愿望》发表于《宝葫芦》2022年第11期</h3> <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b><font color="#ff8a00">寓言部分</font></b></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寓言和小说、散文以及诗歌相比,虽然是属于边缘文学,但却是重要的文学形式。短小精悍、寓意深刻是主要特点。白凤丽老师是农安作协儿委会唯一的一位坚持寓言创作的作者。公众号《寓言文学》是一个专注寓言文学的公众平台。 本季度白凤丽老师在此平台上共发表两篇寓言:《鸡群里的孔雀》2022年8月9日、《懂事的小松鼠》2022年11月7日。</p> 《鸡群里的孔雀》讲述的是孔雀“丑丑”的成长历程。借助“丑丑”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学会欣赏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自惭形秽,你就是你,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只要不断沉淀、积蓄力量,“丑小鸭”也会变成白天鹅。<br> 《懂事的小松鼠》是一篇科普寓言,通过文中小松鼠和小麦苗对雪有误解,由大树伯伯进行点拨、讲解,向读者普及了雪对冬小麦的作用。文中把小动物和小麦苗拟人化,充满了童趣,孩子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科学知识。<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鸡群里的孔雀》2022年8月9日、《懂事的小松鼠》2022年11月7日</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童话部分</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谢华良说,童话是故事,是具有幻想性的故事。儿委会的作者和作家们,经过一个季度的童话研学,很多老师创作了自己的第一篇童话。其中高宏宇老师童话《大老怪和小鼻涕罐儿》发表于《文学少年》2022年第9期。这篇童话,无论是从幻想因素、文学语言、情节的内在逻辑还是细节描写,都营造了一种十足的童话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老怪和小鼻涕罐儿》用轻松细腻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长相丑陋、以吓人为乐的大老怪偶遇长年流着两条清鼻涕的小鼻涕罐儿,并在他热情的拥抱下,融化了包裹内心的冷漠,于是两个孤独的灵魂相爱了……故事主题温暖,治愈。</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老怪和小鼻涕罐儿》发表于《文学少年》2022年第9期</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散文部分</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散文观认为就文体来说,不骈就散,所以散文很包容。任凭你叙事、抒情、写人、写景等,无所不在散文之列。但是儿童散文的要求更高一些,要求必须是儿童视角,描写儿童的生活,或者儿童能懂的生活,表达儿童的思想和情感。</p><p class="ql-block"> 迟东晶老师既写成人散文,又写儿童散文。对于视角切换的奥秘有很多探索。本季度,她共创作发表两篇回忆性儿童散文。一篇是《母亲的豆芽》,另一篇是《糖纸往事》。</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豆芽儿》发表于《民情》2022年第7期。文章以朴实的文字、真挚的情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靠生豆芽儿和谐邻里关系、赚取孩子读书费用的往事,表现了母亲在艰难岁月中的乐观、坚韧、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母亲的言传身教给孩子的影响。通篇文章给人一种坚强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糖纸往事》发表于《参花》2022年第12期(中)。文章从孩子的视角,记叙了一件因攒糖纸而深受教育的故事。朴素的叙述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小孩子的内心世界,见证一段自我成长的心路历程,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亲的豆芽儿》发表于《民情》2022年第7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糖纸往事》发表于《参花》2022年第12期(中)</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小说部分</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儿童小说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这个季度的创作成果比较突出,共有三篇短篇小说发表: 郭丽娜的校园小说《含笑的百合花》发表于《艺术界·儿童文艺》2022年第5期, 姜连波的《五月的樱花》发表于《文学少年》2022年第9期,袁淑娟的校园小说《柳叶弯弯》发表于《中国校园文学》(青春号)2022年第11期。从题目看,三个文题都充满了浓浓的诗意。</p><p class="ql-block"> 《含笑的百合花》中徐小雅为了友情,不顾妈妈的反对,在朋友生日那天傍晚,送上了一束百合花。学习更重要还是交朋友更重要,在母女的碰撞中引发人们对当下儿童学习和生活的思考。这也是一篇作者和编辑共同打磨出来的小说,尤其是语言上,比如“亮”和“红”的对仗,“望着、望着”的重复……我们读到了中国语言的音韵美,还有断句、表述方式等都更符合儿童小说的语言标准。</p><p class="ql-block"> 《五月的樱花》的主人公是五月,五月是一个六年级的男生,在樱桃花开的时候,树下嬉戏的男孩叫女孩“英子”,一句“英子”,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文章语言质朴,表现了纯真的童年生活,结尾花瓣随风飘落,蕴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弯弯的柳叶》是一篇少年文学,讲了迈进中学校门的柳叶,开始有了自己的愿望:“想拥有一条蓝色的牛仔裤,走起路来,裤脚一甩一甩,像微风浮动的柳枝……”可是这个愿望的实现,需要的不仅仅是柳叶的耐心,在一波三折的生活际遇中,柳叶逐渐理解了亲人和同学,逐渐懂得了“美”的丰富含义……</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含笑的百合花》发表于《艺术界·儿童文艺》2022年第5期</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月的樱花》发表于《文学少年》2022年第9期</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柳叶弯弯》发表于《中国校园文学》(青春号)2022年第11期</h3>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学如梦,每一位作家都是幸福的追梦人。未来的日子,让我们共同逐梦,一路同行,精彩不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组稿 谢华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制作 杨会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定 汪立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农安作协儿委会 2022年11月25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