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冬已至,疫将去。“停课不停学”,教学不止步,“停课不停研”,教研有新路。11月24日,神木市第十中学小学语文教师齐聚云间,以“共同收看一个本学科新课标或者核心素养的讲座或者优秀课例;线上研讨:(1)新课标如何在课堂教学落地;(2)如何让线上教学有实效,保证教学质量。”为主题的的网络教研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线上教研活动开始了,老师积极地参与进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首先,我们观看了名师何捷老师《新课标的解读兼谈核心素养与第五任务群》。我们小语组的老师们听得非常认真,不但写了笔记,还分享了自己的想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刘冬梅老师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 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听了何捷老师的解读,明白了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 读什么书,如何去读书,怎样才能读得更好,以及为什么读书。何捷老师的讲座给我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慕春霞老师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语组在教研组长王惠芳老师的组织下一起观看了何捷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我收获满满!在何教授的解读中让我再一次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语文课要体现儿童味,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乔普利老师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 此次讲座,何捷老师讲清了到底应该教什么、教成什么样。这就在提示我们教师,应努力将以往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的状态,转变为“清清楚楚一条线”。而这一转变,不仅停留在对新课标文字的研究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刘妮老师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一、勤学勤思,明确教育方向</p><p class="ql-block">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常常教育学生勤奋学习,却在琐碎的工作中忘记我们教师更需要不断学习,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作为外驱力不断推动着教师学习新知识新理念,而真正能让教师终身学习的是内驱力,是自我不断追求进步的意识。</p><p class="ql-block">二、常悟常研,助力自身成长 </p><p class="ql-block"> 做一个反思型,学习型,成长型的老师,不断思考,不断前行!</p><p class="ql-block">三、多行多为,实现职业价值</p><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所学的理论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往往最难的是走出的第一步与积极尝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刘菊老师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 听了何捷老师对新课程的解读,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教学评价这一块,教学评价应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师的评价教学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张月老师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 “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中提出的概念,要求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按我的理解,“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升语言、思维、审美能力,进而感受文化魅力、接受文化熏陶、传递文化价值。我们一定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他们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教应该服务于学,也必须服务于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郝小苑老师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 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如何读得更好,为什么读书,是我从何老师将核心素养与第五任务群讲解中学到的最深刻的内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从而更好的去交流分享, 提高个人素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王惠芳老师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 观看了何捷老师关于《新课标的解读兼谈核心素养与第五任务群》的讲座,我对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道路。我将借助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师生共读、同伴共读,朗诵会、故事会建立读书共同体,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经验等实现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要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白鹤老师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教研活动,我们通过线上学习了何捷老师《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与课例研修》的讲座。何老师幽默风趣地为我们详细地解读了新版《义教新课标》,让我更清楚地知道语文这门艺术课的重要性及作用。</p><p class="ql-block"> 我今年任教一年级,因此特别认真地记录了低段的学业质量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例如“口语交际”:与人讨论交流,注意倾听,用礼貌用语主动回应,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合作,积极参与讨论。我想自己在这方面的教学还有不足,主动性稍欠缺,没有做到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讨论,每次喜欢交际的总是那么几个。自己要努力找到突破口,慢慢引导更多孩子参与课堂。</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线语文老师,我觉得我们必须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在课标最后,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向我们提出了八条建议,第一条就是“坚持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所以我也要向何老师学习,深入研读,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更好地提高教研水平,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然后,我们小语组的老师线上研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1)新课标如何在课堂教学落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2)如何让线上教学有实效,保证教学质量。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每个年级根据不同的学情特点,分享了自己的锦囊妙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新课标如何在课堂教学落地》老师们都积极地分享了自己的想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慕春霞</span></p><p class="ql-block">一、树立“以生为本,育人为本”思想。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p><p class="ql-block">二、教育要开放。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适时补充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眼,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p><p class="ql-block">三、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四、改变教学方式。我们要走下高高的讲台,到学生中去。由权威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刘冬梅</span></p><p class="ql-block">一、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p><p class="ql-block">二、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都会使学生在“语言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p><p class="ql-block">三、注重学生的朗读背诵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于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一、转变观念,互尊互爱,营造平等,诱发学生创新的火花。新形势下,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是研讨的参与者,知识的获得者,能力的发展着,课堂上学生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自由讨论、争辩,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所以更应互尊互爱,把学生当朋友,营造平等友爱的氛围,诱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遇到难题,及时引导,学生思路狭窄,诱发他们去拓宽,老师也要学会蹲下与学生对话。</p><p class="ql-block">二、立足教材,认真专研,注重探索,防止“走秀”。新课标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应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看、读、议、说、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学以致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深挖教材,活用教材,防止走秀。</p><p class="ql-block">三、整合目标,研究学法,教与学要互动推进。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乔普利</span></p><p class="ql-block">1、落实语言文字构建语文课堂教材中的所选的文章,侧重点不同:有的文字优美,有的结构独特,有的层次分明,但都可以提供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作为教师首先要引领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领悟、挖掘文章的语言表达方法,再重点训练语言运用的能力认真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又是怎样表达出真情实感从中感悟出值得学习和运用的写作方法,然后进行方法迁移运用,使学生逐步学会表达。</p><p class="ql-block">2、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创建和谐课堂。语言文字不能脱离于文本,要在语境中体会品味。如《花钟》对一个词“含笑一现”的理解,教师解释“昙花开放时间很短,而且多在晚上,稍不留意就错过了,所以说昙花含笑一现”,依托文本在语境中体会。教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仅要了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还要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学生深入文本后,在自己感悟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个人的情感;品词析句。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品词析句,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作者的思想,揣摩作者的思路,从而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与对话;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内化文本的语言形式,再借助文本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一进一出,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进行融合。</p><p class="ql-block">3、落实教学目标创建有效课堂教学目标关系到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全面正确地把控目标。作为教师,课前应对课标总目标了然于心,熟悉年段目标,在把握本册教材目标的前提下,明确单元目标确定本课书目标。到底怎样找准教学目标呢?首先围绕学段目标找,认真研究领会课标中确立的学段目标,把目标合理地分配到教材的相关课文中,结合课文的特点,每课确定一、两个重点目标。有的课文侧重朗读能力的培养,有的侧重培养词句理解的能力,有的侧重某种学习写作方法等,教师一定要学会取舍,可以把所有的目标罗列出来后,想想哪些要教,哪些不要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刘妮</span></p><p class="ql-block">一、熟知内容,了解学情。我们应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熟知新课标相应学段的内容,不过度拔高,更好地落实课标相应内容。</p><p class="ql-block">二、勇于尝试,积极探索。哪怕是在游泳中学游泳,或者说摸着石头过河,至少我们要敢于试水,去尝试落实新课标,比如语文教学中的任务群学习,大单元教学,我们可以在尝试中归纳收获,进而更好地落地新课标。</p><p class="ql-block">三、关注德育,立德树人。新课标一直强调立德树人,语文又是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德育渗透。</p><p class="ql-block">四、激发兴趣,落实素养。在课堂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形式的转变,评价语的增加,结合当下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互动,拉近师生距离。如在网课时,我用了这样一个图片,你舍得让我卡姿兰般的大眼睛,因你不交作业而眼流泪吗?孩子们也很喜欢这种形式。同时,我们也可以结合时事来落实核心素养,比如课本中团结主题的还有《陀螺》陀螺一文,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主题,可以结合现在热门的世界杯,世界杯足球人物事迹,也可以结合疫情防控,让学习内容落地,更贴近学生,让孩子们有更强的真实感,体验感和参与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刘菊</span></p><p class="ql-block">1、加强学习,用课改新理念武装自己.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必要虚心学习.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重构新的教学体系。</p><p class="ql-block">2、研究学生,还给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研究学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积极实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探索"促成学生发展"的新教学模式,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p><p class="ql-block">3、体现语文教师的基本作用。语文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表达、研究等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p><p class="ql-block">4、发挥语文教师的天然优势.语文教师应从学科特点出发,合理使用设置情景、示范朗读、讲相关故事、制作课件、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谈自己与文本对话的心得等课堂环节,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与兴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张月</span></p><p class="ql-block">新版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教师课堂上的所有教学都应坚持以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呢?新课标是这样定义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核心素养同样包括四个层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新课标设置了总目标。在总目标之下,又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方面,各学段的要求不断进阶。</p><p class="ql-block">如何成为可以培养校心素养的老师不仅要求从业者三观端正,还要学科功底要扎实对每一个学生有爱心,对于调皮孩了要细心耐心。都说人生如水,我觉得教书育人也应如清泉,保持内心本真,时而水流潺潺,时而涓涓细流,带领学生一起乘风破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郝小苑</span></p><p class="ql-block">一、教师方面 </p><p class="ql-block"> 1.多投入,精心研究课堂教学设计。2.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做反思型教师 。3. 做一个学习型教师。</p><p class="ql-block">二、课堂教学方面</p><p class="ql-block">1.要把握好三个关系:(1)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导”,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指导学生怎样学习,辅导学生高效学习。(2)讲与练的关系 课堂教学要精讲多练,当堂知识当堂消化,把大量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支配,做学习的真正主人。(3)全体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所有学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2.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课堂导入要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思考,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充足的学习动力参与学习。3.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传授知识的时,我们要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4.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没有目标,就像航船没有指南针会迷失方向。学习也是一样,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也就无所谓效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王惠芳</span></p><p class="ql-block">1、实施新理念,转变教学行为。</p><p class="ql-block">要想迎合新课标,将新课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首先得改变旧观念,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接受新理念。首先我们在行为上要有一定的转变。</p><p class="ql-block">2、优化课堂教学,迎合新课程改革。</p><p class="ql-block">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在交流、合作中实现成果共享。</p><p class="ql-block">3、作好合理的、科学的评价。</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人是为了得到赏识来到人间的。被人肯定、认可、欣赏所带来的成功,满足了他被尊重的需求,就像枯萎的庄稼遇到了雨水,迅速引爆了他的潜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白鹤</span></p><p class="ql-block">一、注重情景创设,营造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参加中进展。</p><p class="ql-block">参加是学生智力与能力进展的关键。我们教师必需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激活学生的热情。促使其主动参加。要营造和谐的气氛。必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识字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设计这样的开放性环节:让学生说出自己从哪儿已经学会了什么字,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学生自选生字汇报。这一教学环节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生成效果明显。</p><p class="ql-block"> 二、善于引导发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形成能力。“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学问,形成能力。”随着学生阅历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方法、发觉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把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阅历、我们也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字形。学生看到生字。就会调用已有的信息、将生字与熟字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记忆了。于是,学生惊喜地发觉、原来语文中的记字形、可以利用熟字加加减减。此时、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自己发觉的识字方法,学生也就特别自然地说出“加一加”“减一减”等识字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发觉的识记字形的方法,对比生字、进行检验。学生运用自己发觉的识记方法、记起生字来、简单有效,学习生字也可以变得轻松自如、学生心情高涨。</p><p class="ql-block">三、打破教学常规,让学生在识字中感受满满成就感。实践中积累的识字阅历,成为学生识生字的基础。汉字造字的规律性。为放手让学生尝试识生率提供了可行性。教学中,我们经常利用归类识字中认识同族字的特点、尝试着打破常规、让学生依据词语,运用规律,自己讨论归纳出生字。例如教第三册的“识字”时、我们首先教给学生基本字“包”、让学生把握音、形、义。再让学生找出带有“包”的熟字“跑”、作为例字引导学生发觉。“跑”是用两部分合起来表示的、“足”与字的意思有关,“包”与读音差不多。接着出示新词。“花炮”“泡茶”“长袍”“吃饱”等词语,学生借助声旁“包”字。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自己试着认识这几个生字。然后,学生在小组内沟通自己所发现的字,并说出理由,并在班上交流反馈。这样的设计、打破了归类识字课的一般做法,引导学生发觉形声字的规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最后,我们线上研讨了《如何让线上教学有实效,保证教学质量》请一起看看老师们的分享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慕春霞</span></p><p class="ql-block">1、减少授课容量,精心准备有的放矢。“直播”“在线课堂”授课师生不能面对面交流沟通,对学生听课的状态和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能够及时掌握,师生互动交流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所以我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少而精,课堂容量要比平时的课堂教学的容量小一些,教师可以把平常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分为两节课甚至多节课来完成,像解剖麻雀一样,个个击破。</p><p class="ql-block">2、做好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利用好钉钉软件或者腾讯会议,及时召开视频家长会向家长与学生提出网课学习具体要求,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每周定期召开线上班会,表扬网课学习“小达人”表扬最美家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刘冬梅</span></p><p class="ql-block"> 一、名师课堂引领,老师适时补充。充分发挥名师课程资源,让学生享受更优质的资源。</p><p class="ql-block">二、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利用好钉钉软件向家长与学生提出网课学习的具体要求,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督促孩子认真上课,认真完成作业,按时提交等。对表现好的学生及家长及时鼓励。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教师备课与学生预习相结合。 备课和学生预习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性条件。预习都会前一天进行布置,上传作业是连预习也要上传,这样就督促孩子进行预习,为后面学习做了铺垫,也制止了孩子偷懒的现象。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于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一、首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学生居家学习,学校思想教育跟不上节拍,学生的监管几乎交给了学生家长,由于现阶段家庭教育缺位、缺失,有的学生叛逆心理严重,对父母的教育存在严重的抵触心理,再加上父母外出上班,学生缺乏自我监管能力,学习效率低下,这样的网络教学,必定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严于律己的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获得成绩的提高;缺乏自律的学生游离于教学之外,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因此班级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对本周的线上学习进行总结,同时结合学科人文主题及时政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落实了立德树人目标。</p><p class="ql-block">二、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做好教学设计。在开展线上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网络上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微课、习题、知识拓展、课后训练等教学资源数不胜数,教师完全可以结合班情和学情遴选资料,提高备课的质量。同时,针对教学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按照"布置自主学习任务--直播教学重难点--借助家校群、班级群批改、抽查、评价、作业"在线教学"三环节"要求,少讲、精讲,针对教学重点进行有效的点拨,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和重复的教学设计,减少学生眼睛盯着屏幕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乔普利</span></p><p class="ql-block">1.加强线上教学的经验总结。因此线上教学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经验的总结,做好各种预设,不断地进行教学的改进。</p><p class="ql-block">2.是加强网课课堂测试,做到“有讲有测”。线上教学要提升效果,一定要增加相应的检测练习,没有检测练习,就没有办法知道学生掌握情况。</p><p class="ql-block">3.及时检查并反馈作业。</p><p class="ql-block">4.布置个性化作业。善于运用孩子们接触的网络语言,诸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交作业,只为解迷思。要么提交一张你与文学巨匠鲁迅握手拥抱的合照,要么请认真完成以下作业:1.点开下面图片,熟读前四张课文内容。2.点开第五张,完成预习单3.点开第六张,完成课外阅读(只写答案)最后愿你习得新写作方法,成为新一代文学巨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刘妮</span></p><p class="ql-block">一、功在课前,目标明晰。网上教学,对于课前要求更高,我们要在课前搜资源,制作PPT,调试设备,提前等候学生,总的来说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p><p class="ql-block">二、积极互动,主动学习。课中可以开摄像头,开麦,提问互动,让孩子们更有参与感和成就感,同时及时反馈,在反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网络热词,或者主播话语及时评价。比如说,大家听完成笔记可以给老师扣个一,哎,小主播听到孩子们的积极反馈,特别的开心,更有动力给大家直播了。同时网课后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小程序制作电子奖状,比如微信小程序里的奖状管家,评选“网课学霸”“阅读达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刘菊</span></p><p class="ql-block">1、做好课前准备。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对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要有清晰的把握。每节课的知识点不要太多,知识点太多学生记不住,听课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p><p class="ql-block">2、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次我都会提前开播几分钟,播放个小视频或者播放一首歌曲,让学生们进入时能感受到一定的气氛感。</p><p class="ql-block">3、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比如说检查学生有没有按时进课堂,上课随机提问,学生听课必须记笔记,检查学生的课本也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学生的听课效率。</p><p class="ql-block">4、表扬激励以及多元化的评价。对待优等生要多表扬,同时树立榜样,对后进生,要多多鼓励。评价语尽可能地多元化,让学生对你的每一次表扬都感到欣喜。</p><p class="ql-block">5、做好家校沟通。对于上课不及时,听讲不认真的同学。及时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具体原因。及时予以提醒纠正和思想疏导。努力提高线上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张月</span></p><p class="ql-block">一、多元作业,寓学于乐</p><p class="ql-block">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在线教学期间,作业的多元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一味的抄写只会增加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因而我们转变方式如:制作小报、创作小诗、续编故事等等,多样的作业形式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p><p class="ql-block">二、家校合力,共护成长</p><p class="ql-block">线上教学家校沟通更是必不可少,作为家校双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沟通时始终将缓解焦虑、传递温度放在首位,和家长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问题并尽最大能力给予帮助,获得家长们对老师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形成家校合力,才能让线上教学更有成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王惠芳</span></p><p class="ql-block">1、明确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 每次线上教学,根据学情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心中有目标,学习才有方向感。</p><p class="ql-block">2、做好学生培训工作,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p><p class="ql-block">扎实的学生培训工作可以解决学生愿意学习和学会学习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问题。学生培训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但是内容一定要瞄准有助于提升学生线上学习的效率设计。</p><p class="ql-block">3、注重学情反馈、作业形式多样。</p><p class="ql-block">因为老师没有办法见到学生,以往在线下教学的办法在线上难以进行教学,没办法把握学情,更没办法落实教学效果。。要把学情反馈、作业、评价、交流有机融合在一起,以学生学习目标完成为中心来设计作业,让作业变成作品,以作品来推动交流和评价,以评价来鼓舞和激励学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的线上教学状态是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郝小苑</span></p><p class="ql-block">1.加强线上教学的经验总结。线上教学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策略的提升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究和发现,因此线上教学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经验的总结,进行教学的改进。</p><p class="ql-block">2.制作精美有趣的课件。在进行线上教学的时候要制作精美有趣的课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将课件展示给学生,再结合老师有趣的语言讲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p><p class="ql-block">3.老师和家长做好沟通交流。由于学生在家里家长对孩子的教导和监督距离更近更有效,因此线上教学不可忽视的提升性策略是老师和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共同合作来完成线上教学任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白鹤</span></p><p class="ql-block"> 一、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p><p class="ql-block"> 优质的网络资源是上好网课的保障,教师需要选择方便操作而又功能强大的教学平台,熟悉平台的合理利用,并对学生进行培训,引导他们如何有效地在平台进行学习,如何和老师进行互动,如何避免电脑界面随机蹦出来的一些干扰画面等等。为了丰富教学形式,提供更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师除了直播外,可以收集一些优质的教学视频和教学网站推荐给学生学习,但是教师需要进行精心选择和比较,确保视频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教师需要在课前备好每一次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准确把握重难点,精心准备好教案和课件,确保在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真正实现课堂的实效性。</p><p class="ql-block">二、充当一名出色的主播。</p><p class="ql-block"> 网课不同于面授课堂,教师难以直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也因为隔着屏幕,很难感受到课堂的真实性。因此,教师要借助“声音”这一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有“千里眼”,也有“顺风耳”,时时刻刻都陪伴在他们身边。</p><p class="ql-block"> 首先,教师在上网课时要充分设置"互动环节。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坐堂旷课,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连麦,让学生回答问题,虽然有一些耗时,但是当学生听到同学们的声音,会感到兴奋和亲切,回答问题的学生更能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体会到网络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讨论区以输文字的方式进行互动,如:同意的同学回复“1",不同意的回复“2";在课堂中间,为了防止少数学生走神或者早退,教师可以随时发出一个指令,如“10秒钟内回复8”,没有及时回复的课后再找学生问清原因。其次,教师授课时要力争打造具有艺术性的课堂。教师可以适当改变自己的语速和语调,也可以适当幽默一点,或者时不时设置一个笑点,让学生感受到直播课堂的趣味性。鉴于部分学生没有家长陪伴上课,低年级学生难免感到孤单,教师甚至可以在练习课时也打开直播,陪伴孩子完成练习,时不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通过特殊的课堂,得到相应的帮助,并感受到别样的温暖。同时,教师在开展直播课时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严格控制上课的时长,确保精讲精练。</p><p class="ql-block">三、确保课后督促和评价到位。</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保证课堂效率,教师在上完网课后,要采取合理的督促和评价措施,及时反馈到相关家长,真正做到家校合一。</p><p class="ql-block">首先,每次课后教师要采取相关措施督促并检查学生上课的情况,如抽查部分学生的笔记,让几个同学用语音的形式讲解课堂上重点分析的一个题目等等。</p><p class="ql-block"> 其次,每周定期让家长对学生进行合理性的评价。网课期间,学生和家长朝夕相处,教师在很多方面都是鞭长莫及,因此,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网课的有效开展。教师可以引导家长以文字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客观的评价,为表现出色和进步大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奖项,并制作电子奖状,通过班级群发给学生。科学的评价和及时的鼓励是激发学生不断进步的“催化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研学共进,不啻微芒,造炬成阳。神木市第十中学小学语文组全体老师将继续坚守线上教学阵地,不断探索线上教研教改,以责任担当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冬来疫尽散,希望次第来的日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