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拉萨的朋友,一定会去参观一次布达拉宫。大家都认为如果没有进过布达拉宫,那还算去过拉萨吗?布达拉宫可是西藏建筑的灵魂。从这座建筑中,我们可以了解西藏的历史、政治、宗教、经济、文化。她在1994年被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是世界闻名的宫堡建筑。
现在为了保护布达拉宫,每天只发售2300张门票,特别是在旅游旺季,那真是一票难求。布达拉宫一张门票的价格是100元,如果参观布达拉宫的金顶还需要加收10元。 而且从进入白宫正式参观算起,参观时间为1小时,这么短促的时间,能观赏到的建筑、灵塔、壁画和文物珍宝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参观的匆忙和这座建筑平面布置的复杂,很多人都觉得布达拉宫像座迷宫一样神秘。可是我要告诉你,在1980年到1981年间,我几乎每天都要上布达拉宫测绘这座建筑。而且布达拉宫从基础的地垄墙到每间殿堂我几乎都进去过。据说有些修炼密法的殿堂由于法师修炼,室内会存在很强大的磁场,妇女不宜进入,会影响身体健康。可是我当时认为是迷信,为了测绘和拍照,我还都进去过。由于测量和绘图,布达拉宫就在我的脑子里,她并不神秘。这是一个多么值得自豪和幸福的经历呀。
1976年的秋天,我大学毕业,到拉萨建筑队实习后。被分配到西藏建筑勘测设计院工作。1978年设计院成立了西藏古建筑研究小组。当时一共就四个人,负责人是我们设计院室主任匡振鷃老师。他于一九六五年援藏,在此之前他在原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所工作。由于有这样的工作经历和背景。热爱西藏古代建筑并懂得古建筑研究方法就是不言而喻的了,他既是领导又是老师。虽然我们只有四个人,工作却非常有序,而且是很有效率的。当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他说服了西藏设计院领导同意组建西藏古建筑研究小组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搞建筑设计挣钱,搞古建筑研究没有经费来源。记得匡老师曾为我们没有奖金与院领导交涉。现在回想,测绘是没有收益的,这是不赚钱的事情,领导也确实爱莫能助,但是我们小组的每一个人都从未计较过。
小组里最有才华的建筑师叫龚耀祖老师,他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老大学生。由于出身不好,1958年又说过右倾的话,被发配到拉萨。他的建筑图画得特别漂亮,至今我经常看见一些西藏古建筑书籍使用或临摹他画的西藏古代建筑图。所以我相信,好的东西总是会流传下去的。历史就是这样,一些人没有获得本应属于他们的名利,但是他们确是中国的脊梁。龚老师已经去世多年了,他对我的关心和培养我一生铭记。
还有一个是至今仍坚守“西藏古建研究阵地”的活佛木雅.曲吉建才,我们都叫他建才拉,按藏族的习惯,名字后加拉是尊敬的意思。建才拉一开始是我们的翻译。他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也特别喜欢研究西藏建筑。几年前他在没有任何图纸资料的情况下,把在文革时期毁掉的桑耶寺乌策大殿建筑修复了,那可是唐代建筑,木构架非常复杂。他也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我们是1980年开始测绘布达拉宫的,刚好设计院给我们小组分配来四个学员。由于人少但工作量大,所以测绘花了近乎一年的时间。当时我和木雅 . 曲吉建才各带两个小伙子分工测量。建才拉负责红宫部分,我负责白宫部分。为了搞清楚两部分的衔接关系,我们也会去对方的“领域”勘测。但是我们公布的平面图纸一直都是我们分工测绘的两部分,没有进行整合。我发现很多刊物和书籍都会直接使用我们的图纸。因为从没有一张图纸是将红白宫完整拼接在一张图纸上的。要把布达拉宫每层平面完整正确的绘制出来,真是非我们小组成员莫属。用现在的话来讲,我们那时真是淡定得很,哪像现在有些人那么浮躁而不讲职业道德,拍两张照片抄抄别人的东西就出书赚钱了。
记得那一年,我每天都是从家骑车到雪城,把自行车放在红山南面的登山石道旁或无字碑前。然后开始攀登布达拉宫,由于缺氧,总是爬一会,歇一会,最快也得四十分钟才能爬到白宫前的德阳厦广场,然后开始进行工作。中午在德阳厦的布达拉宫管理员阿妈央金的小屋吃午饭,记得经常烤馒头吃咸菜,有时也用高压锅煮面条吃。
白宫的底层全是仓库,由于达赖喇嘛离开西藏已经20年了,仓库里的牛羊肉都成了木乃伊一样的肉干,青稞里也长满了小虫。后来看见一篇报道,讲布达拉宫在大修时,共清理出垃圾2345吨。因为在此之前,布达拉宫从不向外清除垃圾,垃圾都堆放在地垄墙里。我一开始到那些地垄墙的仓库里测量时,没有把裤腿扎紧,进库房后不久就觉得奇痒难忍,回家才发现两腿满是被虫咬的小红点。那时布达拉宫正进行着小规模的维修,我和那些藏族工匠和小工混得很熟,下班后常常与他们一起骑车回家。当时我家住在自治区政府大院的车队宿舍里。车队队长夫人是个穿戴时髦的上海丽人,高傲不喜搭理人。她看我整天穿着脏兮兮的帆布工作服与藏族小工们进出布达拉宫。纳闷地问我的司机邻居说,你那邻居怎么也不找个好点的工作,干嘛在布达拉宫打小工?邻居后来告诉我,他很不以为然地对她讲,人家可是大学生,工程师,还经常帮我儿子补习数理化呢,什么小工呵!那年月大学生在西藏也是“稀缺资源”,从此以后我们见面会互相问候。回想当年我是多么的灰头土脸和衣着邋遢。 但是工作的愉快可以完全弥补物质生活的一切匮乏。记得有个哲人说过,“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我深有同感。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布达拉宫年久失修,结构上存在很多残损险情,必须马上进行大规模维修。因此我们曾通过各种渠道向自治区和国务院反映,这也促进了1989年布达拉宫建成后的最大一次维修。从一般角度讲,我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从佛教角度讲,那可是积功德的大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