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双进士,老小两翰林

壮宝爷

<p class="ql-block">  翰林院是中国古代文学供奉宫廷的官署机构,早在唐代,内廷中就设有翰林院,但翰林院作为外朝官署则始于明代。在明代,翰林院掌管制诰、修史、图书、文翰等事务。清沿明制也设有翰林院,在院内任职和曾经任职者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大知识分子,政治地位高,是一地尤其是一个家族的祟高荣耀。这不仅因为进了翰林院说明自己己成为当时文化界的一流人物,更重要的是能受到皇帝的赏识和恩宠,官职上有可能步步升迁。清朝历史上的不少名人,比如林则徐、康有力、梁启超、曾国藩、李鸿章也都是翰林出身。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当了翰林,就想把孙辈鲁迅兄弟也培养成翰林,为此在家中挂起一块刻有“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翰林”字样的匾额启迪后人奋发。但鲁迅没走这条路,弃医从文,最后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p><p class="ql-block"> 这里要说的是在二百多年前的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地处穷乡避壤的小城吉县,也曾出现过两位很有名望的翰林官,这就是葛正华和葛天柱父子。当时人称葛正华老翰林,葛天柱小翰林。其祖茔墓碑镌刻一付有趣的千古名联:“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婆嫁翰,媳嫁翰,婆媳嫁翰”。横批“光前裕后”。实为历代县域罕有。</p><p class="ql-block"> 大翰林葛正华(1736——1792),先祖于明朝初年自湖北枣阳迁至山西省稷山县杨赵河,又于明万历十五年前后迁入吉州葛家沟。祖上尊师重教、祟尚耕读,葛正华天资聪慧、勤奋好学,都为以后步入仕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清光绪年间吉州知州吴葵之编撰的《吉县全志》记载:葛正华“吉州人,号临溪,少秉颖慧,先世得葛家沟土窑二孔,读书其中,吟哦不辍。年十六入泮冠军。”“乾隆已卯登贤书,庚辰联捷进士,以庶吉士用。”这就是说葛正华学习成绩优异,在学校考试第一,乾隆二十四年(1759),也就是二十三岁就中了举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山西乡试举人,主考官正是大名鼎鼎的纪晓岚。按照清朝的惯例,被主考官录取的人就是其门生了。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沐阳续录》中因比赛喝酒将葛正华介绍给其恩师孙人龙一事足可说明他们的亲密关系。</p><p class="ql-block"> 这事说的是纪晓岚乾隆十九年参加会试时主考官是孙人龙,后来纪晓岚入翰林院后也常得到孙人龙的悉心指导,使纪晓岚的学问日长,阅历渐深。当时清朝文人有狎妓助酒、谐谑风流的习惯,既便师生同乡赴宴也无所避讳。纪晓岚的恩师孙人龙不仅是文坛高手,也是酒场好汉。而纪晓岚因不善飲酒,遇有酒聚,恩师举杯敬客,众门生一呼百应,唯纪晓岚一人以不胜酒力屡屡却杯,大煞酒兴,让孙人龙很是不悦。自纪晓岚主持山西乡试认识葛正华后,关系日渐亲宻,既赏识葛正华的才华,又十分敬佩葛正华的酒量。称其喝酒的脾性是“不与之酒,从不自呼一杯;与之酒,虽盆盎无难色,长鲸一吸,涓滴不遗。”说有一次葛正华与五六个山西同乡官吏对飲,喝至曙光初照,其他人个个酡然而醉,颓然而倒,酣然而睡,唯葛正华神志清楚地指挥仆役打扫酒场,收拾飯局,并将众醉仙扶到床上,安置妥当,然后自己从容打道回府;仿佛众酒兵只是在他肠胃里借道行军而过、没有安营扎寨一般。纪晓岚发现自己门生中这位酒中奇才,好不欣喜,连忙修书一封寄给恩师孙人龙报告这一好消息。孙人龙见信大喜,将纪晓岚夸奖一番,并说我的再传弟子有了可以豪飲的葛正华我很高兴,以后有机会如论如何让我见识一下此君。随后由纪晓岚安排,在翰林院诏待处引葛正华和几个门生参见孙人龙。私人聚会拜见恩师,葛正华很是兴奋,随携幼子天柱一同前往。酒席间大人们免不了觥筹交错,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儿子天柱吃饱饭则闲逛玩耍,可巧此时乾隆皇帝溜达进来,见此情此景龙颜大悦,示意众卿免跪接驾,又见天柱小儿乖巧可爱,灵态可掬,围着厅柱绕着转玩耍,随口吟道:“小孩子围着柱子匝匝转”,还沒等乾隆想出下句,天柱不暇思索信口念道:“大老爷们当官步步高”。乾隆帝兴奋异常:“啊!又出来个小翰林”。惹得众卿举掌喝彩,高呼圣明。葛天柱迅即俯伏在地,连呼谢主隆恩。当然,这些传说只是封建帝王和文人墨客之间的一些风雅趣事而已,或真或假,不必细考。不过这些故事却折射出孙纪之间、纪葛之间爱徒尊师的深厚情谊,既为清朝文坛的一段有趣佳话,也为葛正华父子随后的官位升迁增厚了铺垫。。</p><p class="ql-block"> 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的会试、殿试时,葛正华又考中了进士。先是庶吉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2册.278),后又授编修(高宗纯皇帝实录686卷)。在此其间的乾隆三十年(1765)还担任了一次顺天乡试监考官,因监考不询私情,不谋私利,深得朝廷器重和考生敬仰,还结识门生十三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至四十六年(1781)“由编修改授御史,监察湖广道,掌云南道。”御史是清朝督察院的监察官员,相当于现在的纪律检察人员,负责基层官吏的纠察、检举、弹劾诸事。查史料,道是清朝一级政权的官名,又称道台,是省(总督、巡抚)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乾隆朝于都察院下设十五道,因而分别冠以某某道地名。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五年(1790),保举葛正华山东督粮道,负责清朝南粮北运的生产、收购、储运的诸多事务。在位九年“以清白自失,著有惠政”。乾隆五十五年署山东布政使,官居正三品。“年末周甲,攒运积劳,卒于任”,享年五十六岁。</p><p class="ql-block"> 葛正华平时布衣素食,十分俭朴,为官萧然如寒素之士。他认为人生在世要讲操守、循礼法。他为人正直,不巴结权贵、富豪,以清正廉洁而著称于乡党。念其政绩卓著,人品高洁,朝廷封赠其父葛冲龄中宪大夫,山东督粮道(虚职);封赠其祖父葛琬中宪大夫,山东督粮道(虚职);封贈其生员的舅父刘儒文林朗(官名,清正七品,属文职散官)。其妻张氏病逝,吏部尚书刘权之亲撰墓志铭。道光元年(1821)奉旨旌表侧室邱氏,赐立“清标彤管”牌坊,矗立于西街一百三十余年,后扩街拆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小翰林葛天柱,字礼山,一字云夫,号阆鸿,乾隆五十三年出生。官宦之家,自应优越,然而由于六岁丧父,其父生前少有积蓄,生活很是清苦。两位母亲张氏和邱氏(生母)自孩提以至成人,怜惜备至,恩勤鞠育,田外耕耘,里屋纺织,节衣缩食供天柱读书。加之天柱自幼聪慧过人、机敏伶俐,在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影响下,嗜学爱读,刻苦勤奋,使他学习上进步很快,不久便在科举考埸大显身手。</p><p class="ql-block"> 嘉庆十二年(1807)二十一岁的天柱考取优贡,选升京师国子监就读。国子监是清朝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送此处学习的太学生相当于现在的学习特优生保送至更高级学校念书一样。</p><p class="ql-block"> 三年之后的嘉庆十五年(1810),本省乡试举人,葛天柱以名列第三的优异成绩金榜题名,被朝中会典館荐录为候选知县。嘉庆二十五(1820)年会试又中第九十六名进士。在皇帝主持的三甲殿试中,入二甲第一百名。朝考入选第八名,嘉庆帝钦典天柱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又晋升为编修(《吉县全志》192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步入仕途葛天柱,历任督察院广东道监察御史,行使纠察,主政弹刻,荐优举劣,惩腐扶廉, 在当地威信极高。随后任云南省澄江知府,下车即誓于众,以廉洁自期,兴学设教,祟尚礼义,务本息讼,革奸均赋,爱士恤民,除剔陋习,“俱有政声,士民仰戴如父母”。后任湖南常德知府,地发大水,天柱力倡募捐,以工代赈,广筹银资,固提筑坝;指令内贴坚石,外栽杨柳;另设救生船数艘用以施救;又广布粥棚救济灾民,民赖以安。奉旨离任返京,全城人挡车挽留;远处百姓则烧香祝拜,叩头祈福;文化人赋词吟诗赞颂:“公之明,皎如日月,公之才,堪任节钺,愿祝公福而寿。”晚年接任辰浣兵备道(清朝军政合一组织,湖南西北一带),蛮荒偏远,地域广阔,身为边帅,嗜苦为荣,勤慎镇守,政绩非常突出,楚人赞不绝口,将葛天柱比作远古先贤名士龚某和黄某,永存念想。见光绪《吉县全志》129页(清朝湖南西北为楚地,现为湘地)</p><p class="ql-block"> 总之,天柱为官一世,廉洁、爱民、勤政,对上朝廷器重,对下百姓爱戴。真可谓子承父道,良弓无改,保持和延续了其父的优秀品质和优良家风,也为吉县葛氏宗族树起一面光耀祖德的旗帜。</p><p class="ql-block">(文字原创,图片网络,)</p>